2021-4-10 | 基礎教育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舞蹈作為素質教育的一種,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眾多的舞蹈受教者中不乏走上專業道路的人才,但對大多數人來說舞蹈教育是知識性教育、素養性教育,是提高審美力,提高藝術鑒賞力,提高舞蹈欣賞水平的重要途徑。
一、幼兒舞蹈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
現在的校內外幼兒舞蹈班大都以“藝術”冠冕,大部分幼兒舞蹈班開設了舞蹈、音樂等相關藝術課程。有的幼兒舞蹈班只是用藝術這個名字去吸引學生,但是它沒有真正了解到社會的需要,也沒有為幼兒設身處地的著想。幼兒天生就具有熱愛和探索藝術活動的傾向,只是這種自然傾向被后天非自然的強化和訓練,大多無法繼續保持,甚至被限制。
目前,各個校內外幼兒舞蹈班的教學場所條件不同,優劣并存,不規范的地板和把桿給教學帶來了很多不安全的隱患。有的幼兒園雖然開設了課程,但是大部分是走過場,沒有真正去抓。有的幼兒園的師資跟不上,老師教學方法機械刻板,沒有創新等。那么,如何改變傳統幼兒教育現狀,進一步提高校內外舞蹈教育的規范性,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教師應規范教育思想,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首先幼兒園應規范教室設施,提高教學質量。一個規范合理的教室對教學效果有著積極的作用。教育部門對舞蹈訓練班的設立就有明文規定的標準,教室不得小于45平方公尺、舞蹈教室應鋪設木質地板、教室須裝備面鏡及扶把,以及音響設備、通風設備、日光燈照明設備。可見,政府對舞蹈培訓教室的要求有一定的規范性。目前,各個校內外幼兒舞蹈班的教學場所條件不同,由于教室的緊缺、教師的不足、經濟收入的影響種種因素,很多培訓場所舞蹈學員一個班容量竟達到了三四十人。舞蹈教學的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是相當辛苦的,不僅要無數次做示范,嘴上還不停地講著動作要領,還要一一為學生糾正動作。針對這種現象,規范學員人數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班的學員控制在25人左右,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幼兒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超過30分鐘,所以教學時間的制訂上還得根據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合理規范授課時間,在有效的上課時間內達到最高的教學效果。
(二)加強幼兒舞蹈教育教材的系統性
教育是一門系統性極強的學科,舞蹈作為藝術教育的一部分,它同樣不能違背客觀規律,任何藝術沒有系統性的教學,就不可能有顯著的成績。因此筆者認為,教材的系統性是校外舞蹈教育的關鍵所在,可以采用幼兒舞蹈考級教材來針對我們的校外舞蹈教學。幼兒舞蹈考級教材是舞蹈家協會和教育廳藝術教育委員會,針對多數校內舞蹈教學和業余舞蹈培訓教材內容不系統、不規范而專門編制的。它把中國古典舞、中國民間舞的一些基本舞姿動作、舞步,按不同年齡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共劃分十個等級。教材具有專業訓練的科學性、系統性、全面性與民族性,同時還有少兒舞蹈的通俗性、普及性、趣味性與自娛性的特點,提高少年兒童舞蹈藝術的審美能力,在普及舞蹈教學過程中形成了一種便于教學、便于考試、便于比較的教學評估體系。
二、幼兒舞蹈教育的發展思路
(一)激發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為前提
在幼兒園,舞蹈教育是一項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活動,并以其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特點,成為幼兒容易接受的教育形式。但同時由于舞蹈是一種人體藝術,它要求舞者有良好的體形和必要的舞蹈條件,這樣就勢必要堅持練功,而舞蹈基訓又是那么乏味、單調、枯燥,這使得越來越多的孩子遠離了舞蹈。但正如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強有力的動力之一,只要幼兒對舞蹈有了興趣,就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幼兒集中注意,在愉快、緊張的心理狀態下,產生積極的影響,讓孩子快樂舞蹈。
幼兒注意力容易分散,又比較喜新厭舊,所以,幼兒學習舞蹈時,在基礎訓練階段,必須要加強趣味性,教師們要選擇生動趣味性強的舞蹈來吸引孩子們,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少兒舞蹈的創編,一開始的時候以培養興趣為主,在培養興趣的同時進行簡單的舞蹈創編,可以比較簡單地教點形體動作,主要教少兒歌表演、小舞蹈和兒童集體舞等,讓學生在比較容易接受的過程中,去學習舞蹈,活躍氣氛,讓他們有唱有跳,讓學生在歡愉的氛圍中得到提高,產生興趣。
(二)幼兒舞蹈教育要走向開放化,走向全面發展
幼兒舞蹈啟蒙教育應引入“互動式”的教育理念。開放性教學即由老師和幼兒一起設計活動、進行活動的模式。幼兒期是舞蹈發展的重要啟蒙期,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舞蹈的學習缺乏耐心、恒心。那么怎樣將開放性的原則與舞蹈教學相結合呢?教學方式的開放性應從研究老師的教轉變為研究幼兒的學。在舞蹈教學中體現在:幼兒主動提出自己的看法,而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最豐富的,因此對問題都會有獨特的見解,在這個時候老師要給孩子充分發揮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