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細化人的工作,建立幼兒園的核心價值觀
1、調整管理架構,組建“和順、雅正”的管理團隊社會的快速變革,直接影響了人們的價值取向,人員的流動、管理也一直是必須要正視的事情。根據我園的發展情況,我們重新理順了行政、園務委員會、層級組長、學科帶頭人等管理架構,同時深化了“五制”改革,把園長負責制、全員聘任制、崗位責任制、考核獎懲制、結構工資制落到實處;完善多元用人機制,通過每學年的競爭上崗,形成能上能下、合理流動、優化人力資源的運行機制。沒有學習力就沒有競爭力。對于中層干部,我們經常鼓勵他們運用各種形式學習、掌握新資訊:通過雜志接觸時尚、藝術,通過外出學習增廣見聞、拓寬眼界,培養團隊精神。每一次活動和交流,使大家像重新充了電似的,再次鼓起工作激情。培養中層管理干部要做到:(1)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進取精神、敢于負責的精神、務實的精神、容忍的精神;(2)要進入角色,做到不缺位、不錯位、不越位、要真正地到位;(3)要經常變換管理者、控制者、執行者、被監督者、普通人的角色;(4)在管理實踐中要完善自己的形象,如要有良好的執行力、指揮力、應變力、決斷力和感召力。大家勁往一處使,群策群力,在工作中講奉獻精神、團隊精神和創新精神,使幼兒園形成了“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融洽、和諧、上進”的管理團隊,幼兒園的各項工作的開展、落實都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2、開展園本培訓,建設“廣博、文雅”的師資隊伍園本培訓是改變教師被動等待、被動接受的一種有效方法,通過有針對性的培訓,幫助教師了解幼教發展的動向和趨勢,掌握幼教改革新理念、新觀點,從而促進教師知識的更新和專業化水平的提高。我們開展了兩個不同維度的培訓,一是全員培訓,每學期都組織全體員工學習,引導大家在師資、師表、師德、師心方面進行對照,自覺遵守幼兒園各項規章制度,在工作上、形象上、態度上、師德上都嚴格要求自己;盡量做到:臉笑、嘴甜、腰軟、心熱。同時,還針對實際問題開展調查、學習、討論、達成共識。我們還認真推進質量管理考核,把工作質量作為分配的主要依據之一,建立重貢獻、重實績、重效益的價值觀。二是教師的業務培訓,通過外出學習、觀摩、展示提高認識和層次。我們參加了區教育發展中心的“研耕工作坊”,請來廣州市名師工作室的教師對教育教學現狀進行診斷分析,鼓勵和指導教師參加了區的品牌教師展示、對口幫扶、優秀課例展示等活動,讓教師在享受教育、遠離教訓的教育過程中形成謙虛、平易、踏實的個性品質,養成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提問的學習品質。做到學會思考、解決問題,同時具有冒險的精神,熱愛學習,敢于面對工作中的各種困難,大膽開展工作,使實踐中所獲得的經驗得以升華,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進而提高教育教學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二、優化教育過程,提升教育品質
1、構建生態教育模式生態式教育提出,以一種生態的眼光、態度、原理和方法來觀照、思考、理解、解釋復雜的教育問題,并以生態的方式來開展教育實踐。從這個意義上說,生態式教育既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育實施策略,它是一種系統觀、整體觀、聯系觀、和諧觀、均衡觀下的教育,是一種充分體現和不斷運用生態智慧的教育。我們融合本園的整體辦學理念,以生態教育觀為指導思想,著手構建“雅樂生態幼兒園”。首先,我們以生態式幼兒園建設為基點,運用生態學的原理與方法,認真分析幼兒園教育系統的外部生態環境與內部生態環境及其對作為幼兒園教育生態主體的幼兒園教育生態系統與該系統中不斷發展著的人的影響,從而探討解決幼兒園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在園舍建筑上,我們按照“充分、適宜、安全、保健、暢通、靈活、效率、經濟、擴展、外觀”的功能性特點和審美性、靈活性、開放性要求,通過有效調整顏色、光線與照明、噪音、溫度等物理環境因子,以及教室布置、課程設置、教育內容選擇、師幼交往、情感發展等,按輕重緩急有序地進行園舍改造和各項修繕工程,完善了辦園條件,使之成為更適合幼兒發展的“和美、雅致”綠色家園。其次,在課程構建上致力于“和樂、博雅”的體系建設,完善“和諧•快樂•自主•發展”為中心的課程建構。
生態式教育是創建生態式幼兒園的最基礎系統,包含了環境、目標、內容、活動、人際等各個子系統。我們把生態式教育理念運用到生態式綜合活動中,鼓勵幼兒自主地提出活動意向、自主地發現、自主地探究,成為自主學習的主人。這樣做不僅使枯燥的活動變得有趣、生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探究能力都調動起來了,更重要的是幼兒獲得了進一步學習的知識經驗、挖掘了自己的潛力,對其可持續發展奠基了良好的基礎。此外,探索生態式教育理念下的幼兒美術游戲,在原有幼兒園美術游戲重視“愉悅感”的基礎上,加入關注其身體的、情感的、社會性的、藝術審美的等全面素質的發展,形成既注重幼兒快樂的體驗,又能夠提供具有個性化表現的幼兒園美術游戲活動。在一個學期的實踐中,教師體會到,只有在了解幼兒的基礎上,才能夠設計針對性的活動來促進幼兒的發展。以發展的眼光評價幼兒,并通過不斷的反思改進自己的教學目標和教育策略,初步形成了勤總結、勤思考、促發展的局面,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美術教學水平,更促進了幼兒參加美術活動的興趣和技能發展。
2、積極吸收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完善幼兒園的基礎課程質量我園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努力完善幼兒園的基礎課程質量。開展教育科研行動研究能使教師切實轉變思維方式,主動靈活運用各種教育手段,以新的視野和新的價值觀解決教育實踐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我園堅持在實效性、針對性、科學性上下功夫,使得教育工作在濃厚的教科研氛圍中得以不斷創新和發展。我園在已有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放手發動教學骨干開展課題研究。如,近年來,我園教學骨干負責開展了國家級課題“創建節約型兒園的行動研究”、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子課題“新時期幼兒園家長學校管理模式的實踐研究”、廣東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子課題“生態式幼兒美術游戲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以及荔灣區2011年立項小課題“大班兒童畫游戲式發展評價的研究”、“大班幼兒愉快歌唱的實踐研究”、“通過自主性活動培養幼兒規則意識的實踐研究”等。扎實有效的教育研究使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有了很大的轉變,研究意識和研究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三、利用多種資源為幼兒搭建平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隨著知識社會初現端倪,現代幼兒發展的主旋律是從封閉走向開放。我們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和資源,為幼兒搭建平臺,讓他們充分地展現自我,培養自主、陽光、自信、健康的個性。一是結合校園文化的開展,創設本園層面的舞臺。如,每月的打破班界限的快樂日活動、去年“六一”在友誼劇院進行的“夏舞•花飛揚”表演會、故鄉里親子游的表演會等,幼兒個個參與,人人是明星,自信心和表現力得到了充分的提升。二是搭建對外交流的平臺。如,在廣東省美術館舉辦“擦火柴———兒童創意思維課堂”,在廣州美術學院舉辦“童真少兒美術作品年度展2011(第二回)”,邀請10多名畫家到園進行“花兒朵朵向太陽”交流活動。這些活動,有的與市內姐妹園聯手進行,有的與專業機構如廣東省美術館合辦,還有的是與專業人士直接交流、面對面溝通,幼兒在這些活動中開闊了視野。三是放下比拼的功利心,大膽地對外展示幼兒的實力。多年來,我園在基礎課程上也比較重視特色課程的建設,特別在美術、舞蹈、武術、棋類教育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作者:林慧明 單位:廣州市荔灣區廣雅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