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養成教育論文
一、正確認識行為養成教育
現代教育的長處是學科各有分工,使每一門學科的教育盡可能適合科學自身的體系和學生的認識規律。其弱點則在于容易發展到只見學科而不見人,而我們教育的任務則正是要培養人,培養德、才、學、識全面發展的人。這是關乎到以知識為本,還是以人為本的原則問題,每一位老師,每一堂課各有分工,任務是很明確的。但是人的全面成長,特別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只能滲透而且必須滲透到各種教育之中去,潛移而默化嘛。否則就不可能完成培養全面發展人的任務,所以,“行為養成教育”應當是我們都能掌握的教育藝術。我們要明確: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是教育的本質之一。
二、“行為養成教育'從細節開始
常抓不懈“行為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好的行為習慣的教育。它往往從行為訓練入手,綜合多種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知、情、意、行”,最終形成良好的習慣。“行為養成教育”既包括科學行為知識的傳授,正確行為能力的引導,也包括良好行為習慣的訓練。既包括行為習慣培養,也包括語言習慣、思維習慣、學習習慣等等的培養。從我校學生在學習和日常生活的表現看,不管在課堂上、課堂外,還是在校外,許多學生常常出言不遜,污言穢語不堪入耳。這些似乎是小事,但實際上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我們進行“養成教育”,必須首先從語言文明抓起。《(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明確規定:“如不吸煙、不佩帶手飾等”這些細節如果真的抓好了,而且常抓不懈,學生定會養成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長期如此就達到了教育的基本目的。
三、“嚴是愛,松是害”,“行為養成教育'還應體現在嚴格訓練上
解放軍為什么能打勝仗?因為解放軍有嚴明的紀律和嚴格的訓練。對于職校生的教育,每一位老師從嚴執教,決不放任和遷就,絕不養癰為患。長期如是,會逐步糾正學生懶、散、犟等的壞習慣。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林崇德教授講:“愛在細微中,嚴在當嚴處”。我想,這就是師德的力量。老師首先要熱愛教育,關愛學生,在愛的基礎之上,一定要嚴格要求學生,一名合格的老師,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底線:教書育人,不能誤人子弟!“嚴師出高徒”,這是歷史檢驗過的真理啊!我國有學者曾問德國校長:“你們有政治課嗎?”回答:“沒有”。又問:“有道德課嗎?”回答還是沒有,“那你們怎樣進行教育?”這位德國女校長說“道德不是說出來的,是練出來的”。可見,德國的學校非常重視對學生行為的嚴格訓練上。她還說:“道德教育主要靠四條:教師的人格;家長的榜樣;學生的實踐和訓練;社會的影響”。而我們恰好只重視道德說教,忽視道德訓練,結果學生的行為存在很多問題。教育無小事,事事可育人”,嚴格訓練,注重實踐的重要作用,通過每一次實踐訓練,可以克服學生對人不感激、對物不愛惜、對己不克制、對事不努力的弊端。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學生行為的養成教育,我們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明確認識,必須走出傳統的道德說教誤區,克服庸俗的教育作風,從細節人手,重視嚴格訓練。“山重水覆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期待職業德育教育出現一片新天地。
作者:高飛 單位: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