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式互動模式。從表象來看,這種互動模式所呈現出來的課堂氛圍積極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熱情洋溢,充滿激情;從參與互動的角色來看,該互動模式是指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從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層次來看,教師雖然處在高位,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通常是深入淺出地講授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激情,進而啟發學生理解并掌握專業技能,實質上教師扮演的是一位“推手”———推動者的角色。此為推式互動,而非拉式互動。泰戈爾說:“激情,是鼓滿船帆的風,沒有風,帆船就無法航行。”因此,沒有激情、熱情和興趣的教和學都不會取得好的效果。⑥互動教學法的核心是指教學要達到理想的效果,這種理想效果的獲得最重要的是要激發、鞏固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興趣,使學生自始至終沉浸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之中,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盡興、流連忘返。學習興趣是學生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某項活動、某項知識和技能的心理傾向。在課堂上,這種傾向一經產生,就會表現為聚精會神、緊張愉快、積極主動等心理狀態,形成良好的學習心境和互動狀態。
教師保持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基本途徑,是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的講授技能和運用水平,開展各種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活動。靈活、幽默、富于聯想的教學風格是激起學生興趣的扇子,生動、形象、別具一格的講解形式則是增添興趣的浪花,真摯、適時、方法多樣的講授形式是提高學習興趣的無二法寶。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在以下三個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傳授知識和技能的水平。一是溝通能力,課堂的技能傳授過程就是師生之間相互溝通的過程。教師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溝通技巧和規律、溝通的基本特性以及溝通的基本要素等。二是講解方法。教師對技能的講解實質上是教師以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具體要求為依據,以興趣愛好不同、學習情趣各異的學生為對象,對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整理、加工和提煉,用簡要明快的語言進行的一種知識和技能的再創造。因此,教師的講授是一項藝術的再創造工程,而絕不是照本宣科。教學的對象和內容紛繁復雜、多種多樣決定了講什么和怎么講不可能有一成不變的方法模式,知識和技能的講解方法必然是千差萬別的,每位教師的個人條件、教學范圍、專業特長等各不相同,這也決定了個人的講解方法千變萬化。
2. 平式互動模式。這種互動形式一般是指學生之間,兩個知識和技能水平相當的學習個體或團體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具體形式有:分組討論、技能模擬、技能展示、技能競賽等。互動教學強調這樣一種理念,就是“學習是靠團隊來共同完成的”。特別是專業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不同于普通理論知識,技能的掌握需要交流和互動,需要別人的配合,靠單個個體是無法完成的,高職教育應該創造多種教學交往形式促進專業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⑦比如,“導游業務”課程中有一項交際技能,在導游帶團的過程中或者在導游和游客的日常交往過程之中,交際技能就是導游和游客交往的藝術。這項技能的理解、掌握和精通,就不可能單靠教師講解或個人的演練來達到目的。具體做法是,將交際技能再進一步細分,分成若干小項目,然后將這些小項目分給各個小組完成,最后進行技能的展示和技能的比賽。例如,交際技能可以分解出接近、交談、提醒、勸服、回絕和道歉等小項目,其中勸服技能是導游服務過程中經常用到的一種交際技能,勸服技能常見這么幾種情況:一是誘導式勸服,導游人員通過有意識、有步驟的引導,澄清事實,講清利弊得失,使得游客逐漸信服;二是迂回式勸服,導游人員不對游客進行正面、直接的勸服,而是采用間接或旁敲側擊的方式,用巧妙的語言讓游客領悟到導游人員話語中的含義,從而使游客主動放棄原來的想法;三是暗示式勸服,導游人員不明確表示自己的意思,而是采用含蓄的語言或示意的舉動使游客領悟。這些技能的學習和精通需要同學們一起討論、研究和交流,教師可以啟發大家模擬若干導游工作情景,再以小品的形式將這些技能用幽默的方式展示出來。這樣的學習效果事實上已經證明是相當有效的。專業技能的模擬展示可以將技能直觀化、具體化和形象化,給學生更加深刻明確的印象。技能的比賽則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得模擬的情景項目更加精準和貼近實際,促進學生花時間去反復推敲和研究,這個過程也是學生學習技能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3. 拉式互動模式。高職教育要善于利用校外的教學資源,要重視企業和高職院校之間的交流,要做好畢業生的跟蹤服務工作,并提供適當的后續性服務。拉式互動主要是指校外對校內的拉動、企業對學校的拉動、師兄師姐對師弟師妹的拉動三個方面。學校普遍重視校外對校內的拉動、企業對學校的拉動作用,但是很少有人會重視師兄師姐對師弟師妹的幫教作用。這種拉動作用其實不容忽視,其互動作用極大,筆者將這種教學模式命名為“反哺幫教”。因此,拉式互動具體包括到企業參觀、見習、實習、企業技能觀摩、現場教學以及反哺幫教等內容。在本文,筆者僅談談現場教學和反哺幫教的一些實際經驗。在“導游業務”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將組織技能、語言技能和講解技能組合在一起,設計成一個教學項目,分成若干小組,模擬旅游團隊和散客,組織學生到廣州光孝寺進行現場教學活動。邀請已經畢業并在旅行社擔任全陪或地陪工作的師姐參加這些活動,邀請師姐先展示組織技能、語言技能和講解技能,然后是學生模擬展示各項導游服務技能,這就是筆者所指的現場教學活動,是拉式互動模式的一種分支模式。而反哺幫教則是直接邀請已經畢業了的師姐或師兄回校講學、交流甚至是經歷經驗的分享,這就像是高校“助理班主任”模式一樣。⑧尤其是要邀請那些在工作一線兢兢業業,做出一定成績受到客人和單位普遍認同的師姐師兄,他們對學校的這種反哺作用不容忽視。例如,在“導游業務”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在講到導游服務基礎技能時,教師完全可以將這部分內容交給師姐來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予輔導和幫助就可以。在實施反哺幫教活動時,一方面是要特別注意人選的篩選,教師要確保人選的專業技能和工作業績過關,確定人選要綜合考慮;另一方面,教師必須密切注意幫教過程,因為這些畢業生不是專業教師,沒有授課的專業水平,教師事前要給予適當的輔導,事中要監控、校正,事后要提醒改進和做必要補充。
注釋:
①吳群力.高職課程設置的綜合化、模塊化與多樣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8):28.
②余一明.芻議高職教育旅游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和調適[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