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平面設計論文
一、水墨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現狀分析
在我國繪畫領域,一大批水墨藝術家對水墨藝術進行不斷創新,并因其創新成就了自己的藝術地位。這些藝術家有早期的黃賓虹先生,近代的林風眠先生等等,他們都注重中西方文化的結合,他們的不斷努力為中國傳統水墨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打下了基礎。在我國近代的設計領域,靳埭強、陳幼堅先生以其大師級的創新理念,將水墨藝術運用到平面設計中,從而對中國傳統水墨藝術和西方平面設計都形成很好的傳承和發展。當前,水墨藝術廣泛應用于平面設計中,最為明顯的是水墨藝術觀念和水墨藝術的構圖方式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平面設計中。
(一)水墨藝術觀念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前面提到,中國傳統水墨藝術的一些創作理念諸如“計白當黑”、“虛實相生”、“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等等,在現代的平面設計中被廣泛地應用,并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申奧標志是我國設計家韓美林的作品,他將奧運五環傾斜45度角,形成具有動態感的五角,使之既像傳統的中國結,又似一個打太極拳的人。這種設計,就充分地運用了中國水墨藝術中的“似與不似”的藝術理念。在形似和神似之間,表達了奧運的運動主題和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國設計師畢學峰的代表作是《蘇州印象》,這一系列作品用粗細不一的中國傳統水墨畫的筆觸,對作者心目中的蘇州進行了描繪,使之呈現出唯美的意境。這一系列作品可以說是水墨畫,也可以說是設計,確切地說是融入了中國水墨藝術中“境生相外”的平面設計。吳勇作為我國著名的平面設計師,在他設計的《老子他說》一書的封面上,將“老”字的一筆設計成一支禪手,用其表達人的意會能力,以此來傳達“道”。這正是應用了中國水墨藝術的“虛實相生”的表現手法。
(二)水墨藝術的構圖方式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構圖方式,在中國傳統的水墨藝術中,被稱為“布局”、“章法”。就中國傳統水墨畫來說,其突出的“布局”表現為廣泛應用“散點透視”的方法。“散點透視”指的是畫家在進行創作時,畫中表現出的觀察點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需要,移動著立足點進行觀察,凡各個不同立足點上所看到的東西,都能表現到畫面中去。中國水墨畫的構圖方式使之能夠表現出“咫尺千里”的遼闊境界。而在西方藝術界,多運用“焦點透視”方法進行構圖,這樣會受到眼界地域的限制。“散點透視”使得畫面更能抒情達意,更能創造優美意境,這無疑為平面設計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思路和空間。另外,中國傳統水墨藝術中“計白當黑”的構圖方式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平面設計中來。在水墨畫中,空白的運用能夠將畫面構圖上的美感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使之將主題的特性顯現出來,使設計具有明朗性。現代許多設計師都對水墨畫的“留白”作了很多的運用和借鑒,這種形式的運用使觀者感受到心靈的震撼,引起強烈的共鳴。例如,我們所熟悉的“魯賓之杯”的設計和中國人民銀行標志的設計都是“計白當黑”應用的典型優秀作品。
二、水墨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前景分析
應該說,隨著前人的不斷探索和努力,水墨藝術在平面設計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也應當看到,水墨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依然任重道遠。我們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當務之急是認清形勢、找準方向。
(一)認清形勢。就水墨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前景來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水墨藝術若是能夠同平面設計完美結合,使之能夠借平面設計這一西方之“形”來傳遞中國傳統文化之“神”,這對于水墨藝術來說,是一個機遇,這樣能夠讓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了解中國,對于提升中國的軟實力無疑具有巨大的影響作用。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當看到,藝術的生命力在于創新,想要達成上述宏愿需要我們的藝術家在藝術道路上不斷探索,探索出水墨藝術與平面設計新的融合方式,這也是一種挑戰。我們需要潛心研究二者結合的方式,并不斷深化,使二者的這種融合不僅僅體現在形式上,同時也是思維模式和精神文化的融合。
(二)找準方向。對藝術的創新永無止境,在探索水墨藝術和平面設計的融合時我們要把握住方向,以免盲目地探尋。我們在探索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尋求標新立異。藝術的生命力在于創新,所以,水墨藝術與平面設計的相互融合要努力尋求立意的新穎、別致,要想別人所未想,發別人所未發。
2.要尋求藝術的和諧。水墨藝術和平面設計雖說具有很多藝術上的通性,但是二者畢竟是分屬于不同地域具有不同表現形式的藝術,因此,在對二者進行融合時,要注重二者的有機結合,否則容易造成不倫不類。
3.要努力追求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這也是藝術作品的最大追求。要努力找尋能與觀眾產生共鳴的好的創意,不斷在生活中尋求靈感,找尋最有力的藝術表達方式。
作者:牛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