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學前教育論文
一、幫助減輕國畫學習中自身的困難
在準備中國畫工具材料時起點不能太低,如果讓學生自備工具材料,由于學生對工具材料的認識不足,易出現學生為了節省費用而購買品質低劣的工具材料,學習效果必定大打折扣。不過現在購買中國畫工具材料的費用對學生來說已經不是問題,國家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已經對職業教育學生實行了免學費的政策,家庭困難的學生還可以申請困難補助。老師應該有效幫助學生選擇恰當的工具材料,工具的選擇必須精簡,能夠較好表現出中國畫特色,不宜過于繁雜、低劣。毛筆選擇軟毫和硬毫大、中、小共六支,書畫墨汁一瓶,三尺宣紙一刀,國畫顏料一盒,畫氈,調色盤等。這些都是初學中國畫必備的工具材料,條件較好的可以備上印章、印泥等。教師在工具材料的選擇購買時應該把關。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感受到中國畫的魅力。
二、選擇恰當的國畫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首先學習寫意花鳥畫。這有利于初學者理解中國畫的韻味,掌握中國畫的用筆用墨技巧。寫意花鳥畫有用筆簡潔、氣韻生動、易于接受、易于掌握的特點。近現代許多國畫大師也有大量的寫意花鳥畫可以作為范本學習。例如,齊白石就有許多描繪梅花、青蛙、河蝦、牡丹的寫意花鳥小品畫。由寫意花鳥畫入手較易掌握國畫的用筆用墨技巧,理解墨分五色的含義。可以把寫意花鳥畫分“傳統中來”和“寫生中來”兩方面來學習,這樣就有繼承有發展。可以真正做到“師古不泥古”。掌握國畫筆墨技巧以后再向山水畫、人物畫再向工筆畫擴展,就更加易于掌握。還可以運用在寫意花鳥畫中掌握的筆墨技巧來畫兒童畫,會別有一番情趣。
三、國畫游戲化教學
筆者在學前教育專業班級所上的一節中國畫課,是梅花的第二課學習,在已經學習了梅花的畫法、梅花的用筆用墨技巧后,把學生分成六組,每組六位同學,桌子圍成圈坐好。每位同學拿出一張四尺八開空白宣紙,先運用畫梅花枝干的方法在紙上隨意畫兩筆長線條,然后按順時針方向傳給下一位同學,按自己的想法接著畫兩筆長線條,相同的方法傳到第三位同學手上,最后到第四位同學手上時畫面上已經有六根大小長短粗細濃淡不一的線條在畫面上,由他進行最后完成一張完整梅花作品。這樣完成的每張畫都是經過四位同學之手共同完成,是在接力游戲中去完成作品的,作品的最后效果不是大家能夠想象得到的,每位同學既是一張畫的第一位畫了兩筆的作者,又是一張畫第二位畫了第三第四筆的作者,還是一張畫畫了第五第六筆的作者,更是一張畫的最后調整完成的作者。這節課沒有刻意去追求畫面的最后的效果,但是每張畫的效果都是出乎意料的好,同學們看到自己把別人的畫按照自己的審美情趣加以改造完成,就有成就感;看到自己的畫被別人加工以后出現的意外效果,就會驚奇不已。整節課同學們積極性非常高,課堂效果出奇得好。
綜上所述,中國畫教學活動,使同學們發現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膽創造的信心,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把自己潛在的創造力充分表現出來。這種創造的過程將會使同學體會成功。學生的點滴創造不單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同時也學會了尊重別人,喚起美好的情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把學習到的中國畫鑒賞能力,中國畫技能技巧等運用到今后的幼兒園教學中去。近幾年,筆者帶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到幼兒園見習,見到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開展中國畫教學,讓人非常欣慰,因為中國畫有望被傳承發揚光大了。
作者:徐濤 單位:浙江臺州市路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