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物理教學論文
“階梯式快樂導學”教學法克服了上述傳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因此,在我校這種基礎薄弱的鄉鎮初級中學的教學中推廣實施是非常必要的.
1、精簡“導學案”盡顯減負之樂
導學案預習模式讓學生閱讀課本,有的放矢,知道哪里是重點,哪里是難點,這樣的預習有很強的目標性.但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發現這樣的現象,有的學生只是把在課本上直接能找到的內容抄在導學案上,根本就沒有去認真思考,更有甚者直接抄襲別的同學做完的導學案.因此我們在利用導學案時要思考兩個問題,一是應用導學案時是否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二是導學案的有效性如何才能更大化.為解決這兩個問題,“階梯式快樂導學”教學法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1)精編導學案
“導學案”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課前準備.在江蘇省教育廳“五嚴”規定下,在“減負增效”的大背景之下,課堂教學時間大幅度減少,精編導學案尤為重要.我校學生基礎較差,學習能力不強,因此我校編制的導學案主要有這樣幾個部分:復習部分、課前新課導學,隨堂練習、課后拓展延伸.例如《光的折射》一課的導學案的設計,復習部分設計了三個問題:(1)一般情況下,光在玻璃、水、空氣按照傳播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什么?(這個知識在講解光的折射規律記憶的技巧時要用到)(2)光的反射概念是什么?(3)光的反射定律內容是什么?(本節課筆者是把折射規律和反射規律進行類比教學,所以反射的相關知識是本節新課的知識基礎.)這三個問題為本節新課目標的達成作了知識鋪墊.課前新課導學部分主要針對的是本節的核心問題———光的折射規律及其實驗.隨堂練習部分是需要用折射規律作圖的兩個題目.課后拓展延伸部分則是畫出光從空氣射入三角形玻璃磚及從玻璃磚射出的光路圖(為下一節《透鏡》做準備).
(2)導學案完成方式的多樣性
導學案的題量要盡量精、少,但題量少并不意味著所有學生都能用好導學案,為避免學生直接抄襲導學案,導學案的復習部分和課前新課導學部分的基礎問題可以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解決.
(3)重視實驗預習,突出科學探究
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因此實驗是學習物理的重要部分.為了順利地開展實驗探究活動,我們可以在“學案”中設置一些必要問題,如:在《滑動摩擦力》一節,可以在導學案中布置以下幾個問題:你們小組的假設是什么?如何控制實驗變量?如何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如何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如何改變物體接觸面積的大小?如何改變物體對接觸面積壓力的大小?這樣的實驗設計既讓學生了解了每一個實驗步驟的意義,又讓學生達到了實驗的目的要求.而且,有條不紊的實驗,必定會帶來實驗的成功,讓學生興奮不已,終生難忘,學生還可以以良好的興趣、態度參與實驗.
2、幽默課件盡顯風趣之樂
我校學生基礎差,學習能力低,對一些學生來說學習是枯燥乏味的,學生難理解,越學越覺得索然無味.把漫畫引入課堂,使學生的興趣隨之遷移,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漫畫表現形式獨特,常常通過夸張、比喻、比擬、借喻、對比等手法來塑造形象,表達主題,所以漫畫極易使學生產生興趣.而且借助漫畫實物、卡通圖片、簡筆畫,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
3、分組學習盡顯合作之樂
分組探究學習要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突出基于自主學習基礎上的合作學習,特別是互教互學.以互動探究、互教互學激活思維,增進對知識的理解、內化,進一步落實學思結合,要創造條件激發生成,要適時關注和處理生成,讓課堂預見性生成和非預見性生成成為激活學生思維、落實學思結合教育原則的重要途徑.通過分組學習學生不僅可以學到知識而且在分組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到合作的快樂.
4、課后鞏固多樣化盡顯成功之樂
在我校學生基礎差的實際情況下,要切忌課后作業與課堂教學內容脫節,層次性不強,難度和跨度的把握不恰當,綜合性作業多,專項練習少.學生僅靠當天所學知識根本不能完成作業和練習,打擊了學生學習積極性.課后的作業不應該只是書面上的作業,作業應該是多樣化的.比如布置一定的基礎知識通過組長檢查背誦過關的形式完成;再比如,可以布置一些課后小實驗制作,學生把做好的小制作拍照傳給老師檢查,或直接把小制作拿給老師看.“階梯式快樂導學”教學法實施是必要的和可行的,該教學法在我校教學中使用還處于初級階段,經驗不足,因此我校每位教師都應該努力踐行“階梯式快樂導學”教學法,全面推動教學改革,實踐“課程改革”理念.
作者:劉世委 單位:江蘇灌南縣堆溝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