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畜牧獸醫論文
1畜牧獸醫行政管理與執法司法課程教學應用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畜牧獸醫行政管理與執法司法的學科性質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案例教學法在該學科教學中的高度適用。這種教學手段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綜合水平,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畜牧獸醫行政管理與執法司法是以中國畜牧獸醫相關法律、條例等法學知識與畜牧獸醫學自然知識相結合的復合型和邊緣性學科,是研究畜牧獸醫行政管理與執法司法這一特定社會現象及其規律的學科。如今,伴隨著畜牧獸醫行政訴訟案件以及在養殖過程中利益所受侵害的案件日益增多,我國對畜牧獸醫行業的管理也得到進一步加強,從而實施了獸醫執業資格考試,以規范中國獸醫的執業操守,而《畜牧獸醫行政管理與執法司法》也隨之被列入考試范圍,由此可見,該課程的學習及應用對于將從事畜牧獸醫行業的學生是至關重要。該課程的學習不僅要求學生要具備畜牧獸醫的專業知識,而且要掌握畜牧獸醫行政管理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應用相關法律、條例等知識解決現實所遇問題。如何使學生較系統、全面地掌握畜牧獸醫行政的理論知識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并熟悉司法程序是教學的關鍵所在,在有限的學時內達標地完成教學任務,實施案例教學是必要的。其次,西南大學畜牧獸醫行政管理與執法司法課程的開設在學生修完全部畜牧獸醫專業知識和基礎法律課程之后,已有一定法學知識儲備。綜合上述,在畜牧獸醫行政管理與執法司法教學中開展案例教學是切實可行的。
2案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案例教學不僅代表了一種現代教學理念,更是一種注重操作技術的教學方法,對教師自身的素質、能力要求很高。教師除了需要具備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較高的學術水平外,還要求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及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和應變能力,以便能靈活處理課堂上發生的突發情況。在案例教學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如果教師欠缺實際經驗致使所舉案例與課堂內容不相符合,就會使課堂氣氛緊張,而不活躍,從而降低了學生的興趣。并且教師在對案例教學的內涵的理解上存在一個誤區,即把舉例子等同于案例教學,引用案例僅僅為了以此為“例證”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使自己成為“演說員”,而不是像真正的案例教學那樣通過案例創設一種情景,并將學生導入其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去思考分析案例事件中的問題,使學生得到發言機會。教師對案例教學這種教學方法掌握不到位,勢必會對教學效果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2.2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
案例教學法的效果不僅與教師的知識能力有關,而且與學生素質有著密切關系。通過在該課程實施案例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在課堂的表現可以將學生分為三類:不參與型、踴躍參與型及選擇參與型[5]。第一類學生所占有的比重與第二類學生大致相當,都比較少。而第三類是選擇參與型是介于前兩類之間,是所占比重較大的一部分。他們的特點是遇到感興趣的案例學習內容,就會專心聽課,積極參與案例教學。反之,遇到不感興趣的學習內容,他們的參與熱情會大大減弱。所以,從教師的角度而言,一堂課的教學任務能否順利完成,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這一類學生的學習參與狀態,抓住他們就等于抓住了整個課堂,同時也體現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3案例教學法在畜牧獸醫行政管理與執法司法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3.1圍繞教材基本理論知識選材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以教學目標準則、教材理論為基礎進行案例的選擇,而不是一味地只為提高學生興趣選擇一些熱點但又脫離教學目的與教學內容的案例,從而偏離教材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因此,應在教學要求的指導下,選擇成熟、典型、針對性強的案例,避免選擇尚不成熟或自己把握不準的案例進行教學,以免誤導學生。朱兆榮老師所編寫的《畜牧獸醫法律法規實用案例解讀》中所涉及的案例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幫助,還可以為養殖戶提供服務。目前,畜牧獸醫行政管理與執法司法課程的相關教材缺乏案例敘述,學生在自學上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可以在教材的編寫中適當引入案例的敘述,如朱兆榮老師新出版的《畜牧獸醫行政管理學》案例版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3.2選取合理的案例
3.2.1時效性。根據國家畜牧業發展所需,畜牧獸醫行政管理涉及的條例、政策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學生可以通過新聞、網絡等媒體渠道獲得信息,因此在畜牧獸醫行政管理與執法司法課程中所舉案例一定要具有時效性。在案例教學中所采用的畜牧獸醫行政或與養殖行業相關的案例,最好是新近發生的行政管理事件。一般來說,學生對身邊的事關注度往往比較高,如果選取的案例是那些當下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具有非常強的現實性的案例,就比較容易激發學生參與討論的熱情。如介紹“獸藥生產經營管理”時,可以將“瘦肉精”事件相結合講授違禁獸藥的分類及管理;又如介紹“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時,將“美國牛肉”事件作為例子進行講授相關法律法規。由于這些事件發生不久,尚保持一定的新鮮感,對學生就會產生比較大的吸引力。
3.2.2典型性。案例的典型性表現為其具有普遍意義和代表性,學生通過對這樣的案例進行分析研究,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2012年,媒體報道的山東部分地方養雞戶在養殖過程中,超劑量、超范圍違規使用抗生素的問題引起農業部高度重視。根據《獸藥管理條例》規定:“禁止人用藥品用于養殖業生產、禁止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添加激素類藥品和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禁用藥品、禁止銷售含有違禁藥物或者獸藥殘留量超過標準的食用動物產品”。這樣的養殖場所生產出的肉食品將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同時也對我國相關部門再次敲響警鐘,應該加強執法力度,為人類健康保駕護航。
3.3實現教師角色轉變,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在案例教學中,案例、教師和學生三者構成了一種新的三角互動關系。案例是討論的基礎,教師和學生是參與主體,教師不再是課堂的操縱者,而是案例討論的的設計者、組織者[4]。要推進案例教學,必須轉變傳統觀念,使教師建立新的角色意識,促使其實現角色轉換。教學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教師只是一名導演。要成功“導演”一堂案例教學課,首先教師需要有較強的業務水平和實踐能力,課前一定要熟悉案例材料,對有關背景知識要作更多的了解,設計案例問題,以利于啟發學生的創造性,讓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得到最充分地發揮。然后為案例教學創造一個讓學生感到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使學生能夠自由地表達意見,充分地展開交流。案例教學倡導開放性、實踐性。在畜牧獸醫行政管理與執法司法教學中,案例教學不僅突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表達、交流及合作能力,還促使教師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做到與時俱進。因此,案例教學為提高畜牧獸醫行政管理與執法司法的教學質量,培養綜合素質的行業精英提供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
3.4建立有效的課堂評價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長期以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主要來自于考試成績,這樣的評價方式呆板,評價內容單調,評價標準單一,難以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作出全面真實的反映。然而,評價對教學具有一定的導向功能。在案例教學中,案例中的問題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學生對案例和案例中的問題提出各自的觀點與解決辦法,教師利用學生個人對案例的學習,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形成個人獨立的對問題的看法。在班級討論中,視角獨特,觀點新穎而又能有效解決問題的辦法受到教師的歡迎和贊賞。學生不同觀點的呈現,是智慧的匯集,是學生創造性和個性的生動展現[5]。如暴發一類動物疫病時,對疫點的染疫動物及同群動物實施撲殺過程中,有些養殖戶會進行阻攔。
學生進行討論時有人會說沒發病的動物暫時不撲殺,殺了的確太可惜;也有學生認為應該全面撲殺,避免疫病的傳播。實際上,學生說得都有道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有關規定,對一類疫病在控制和撲滅上,要對疫區實行封鎖,對疫點的染疫動物及同群動物實施撲殺,其墊草、排泄物等污染物要銷毀。并且根據地方政策,在撲殺后政府會給予一定補償以減輕養殖戶的經濟損失。
4結語
案例教學作為一種現代教學方法,它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為優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在案例教學中重視師生之間的平等交往與彼此的尊重和信任,教師可以就案例闡述自己的觀點,學生也可以就案例發表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的思想,成為案例教學中的主體[6]。但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案例教學只是為了達到教學目的而采取的一種教學手段。因此,應將教學目的貫穿始終,掌握好課時分配,使學生在掌握系統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的實際能力。
作者:羅藝晨 劉娟 朱兆榮 單位:西南大學榮昌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