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農業技術論文
1農業技術創新及對策分析
從我國農業發展實際出發,應將農業技術的創新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生物科技中主要是遺傳育種及病蟲的防治方面;二是農產品增值科技中有關農副產品的加工與轉化、保鮮及貯藏等方面;三是農藥生產技術中有關環境的優化,無毒、低毒農業的研發等方面;四是化肥生產技術中有關環境良好、長效緩釋及養分平衡等化肥的研發等方面;五是肥料施用技術方面的;六是節水灌溉、資源高效利用科技方面的;七是海洋農牧業相關技術等。
以不同農業技術特點為依據進行農業技術創新運行機制的建立根據農業技術的應用效應及其權屬關系,可將其成果分為公共、私人及半公共三類技術。私人技術消費方面具有競爭性、排他性以及獨立性等特點,因此,對于農業私人技術的創新而言,最有效的機制為市場機制,必須積極發展和培育農業技術市場。而公共技術具有非競爭性與非排他性特點,其創新最有效的機制為政府創新供給。半公共技術主要具有非獨立性與排他性,因而其創新機制最好是政府干預同市場機制二者的結合。
應進行農業企業的培育及發展,并提高其創新意識及能力應采用現代企業制度等相關理論對農業企業制度進行進一步完善及規范,并對農業技術創新激勵機制進行構建,以便提高農業技術創新主體的活力。搞好應用型農業機構企業轉制方面的工作,對農業科技企業進行培育和發展。
2加強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對策分析
2.1擴大農業推廣隊伍
推廣農業技術體系,擴大農業推廣隊伍,是保持我國農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首要目標。農業模式運轉素質的提高可以增加模式運轉的效能,鑒于此,應當樹立明確重點和兼顧全面的原則。采用多樣化機制、精簡隊伍人員、加大技術力量、優化隊伍結構、提高人員素質和能力等都是有利于農業技術推廣的措施。除此之外,靈活運用模式主體,創造良好的建設環境并結合相關政策,支持、鼓勵和推廣農業技術的體系建設,進而形成農業技術推廣快速發展的局面。
2.2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對推廣機構進行進一步完善
對于農業技術的推廣而言,其可以將科技的潛在生產力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因而屬于一種社會公益性事業。但是,由于近些年來經費的投入不足,因而導致農業科技的推廣工作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因此,應當進一步加大推廣經費的投入,對農業技術推廣機構進行進一步完善,以確保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順利運轉,并充分發揮其效用。
2.3科研、教學及農業推廣應進行合理分工與合作
對于農業科研、教學及其推廣而言,其雖然為3個各不相同的單元結構,且科研及教學單位也會局部進行農業技術推廣的承擔及參與,但是,從現代農業角度而言,農業科研、教學及其推廣這3者的結合具有其必然性,只有3者相結合方可實現3者功能及優勢的互補,從而實現整體效能的最大化。通常而言,推廣部門所推廣的農業技術多離不開科研及教學單位相關人員的長期努力與研制,然后通過新技術的組裝及配套,以及適用性方面的開發等程序推廣到農民中來。而脫離推廣部門,農業技術成果很難轉移到農業技術受用方,而農業科技所得成果也無法發揮其巨大的作用。由此可見,3者應當充分進行結合,并合理進行分工,在各自運轉的條件下大幅度提高農業技術推廣效率,充分發揮各方面的優勢,從而大大提高農業技術的轉化效率,使其能夠充分發揮其生產力作用。
3結語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農業技術的不斷創新,及其推廣體系的積極探索,農業技術在我國農業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再加上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化,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多元化、多層次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屆時必將為我國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和建設發揮更大的作用。
本文作者:王洪美 單位:山東省諸城市賈悅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