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工業建筑管理論文
一、相關研究回顧及研究問題提出
我們運用頭腦風暴法對綠色建筑項目利益相關者進行了識別,篩選出需要重點考慮的主要利益相關者,包括使用單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咨詢單位、政府部門、工程所在社區和社會公眾等。協調是一個跨學科的概念,它涉及的學科領域主要是系統學、控制論、經濟學、管理學、并行計算及人工智能等,各個學科對“協調”一詞的界定各不相同。在系統科學里,它被理解為系統的自適應和協同(哈肯,1990),系統論認為,組成系統的各要素之間和系統與環境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賴和相互制約的;在社會學中,它意味著互惠合作(R.M.Axelrod,1996);在經濟學里,它被認為是看不見的手、看得見的手(A.D.Chandler,1977)或者是制度及制度環境(D.C.North,1990);在管理科學中,法約爾將協調列為管理的一種重要職能??状恼J為,協調因其普遍性而在管理中成為跨越各種職能的核心要素。綠色工業建筑全壽命周期的總過程可看作一個大型的復雜建設項目。其利益相關者數量眾多,且利益相關者相互之間異質性非常鮮明,關系錯綜復雜,因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沖突和利益協調問題日益凸顯。如何建立利益相關者間的有效協調機制,形成共贏的伙伴關系,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二、基于自組織理論的綠色協調機制分析
自組織理論是系統理論中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復雜自組織系統的形成和發展機制問題。根據H.Haken的觀點,自組織是系統在不存在外部指令的條件下,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種規則,各盡其責而又協調自動地形成有序結構。從上文的分析中可知,綠色工業建筑的全壽命周期過程是一個多元素動態系統,而自組織理論無疑提供了一個極佳的分析視角。本文主要從自組織理論的耗散結構理論(DissipativeStructure)和協同學理論(Synergertios)對利益相關者的綠色協調機制進行分析。
(一)利益相關者管理流程分析
1.開放系統是產生耗散結構的前提。根據熵增原理,孤立系統不可能產生有序結構。只有開放系統不斷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給系統帶來負熵,才能使得系統有序性增加大于無序性增加,從而自發形成新的結構和組織(即耗散結構)。因此,建立相對穩定的開放性系統是保證不斷適應新環境的必要條件。系統在不斷與環境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過程中,將新理念、新知識、新制度、新人才等有利于增強負熵的若干因素引入,進行組織的再造和管理的創新。基于此,綠色工業建筑項目需動態式組建項目團隊。在建設階段,以公平理念為原則,以成員共贏為標準,遵循優勝劣汰原則。一方面,項目主導方不斷在潛在的團隊成員中進行選擇,即成員的優勝劣汰;另一方面,項目主導方在與潛在團隊成員的大量交流中不斷地修正項目,即項目方案的優勝劣汰。兩方面在外部條件的作用下達到動態平衡。在發展階段,淘汰的含義是退出與替換機制。
2.遠離平衡態是有序之源。系統僅僅開放是沒有用的,平衡結構是一種“死”的結構,與外界交流僅僅是類似微擾作用,不能使系統發生本質的變化。而耗散結構是“活”的結構,只有在非平衡條件下依賴外界才能形成和維持。在綠色工業建筑項目隊伍的發展階段,秉承退出機制。這一階段項目已經處于穩步運行推進中,團隊成員應各司其職并通力合作以促成團隊利益最大化,那么淘汰不合格成員的退出機制就是保障措施。關注團隊成員發展,以責任制激勵成員,并以公平為原則、以共贏為標準來要求和監督責任制的落實。從綠色管理和團隊成員發展的角度來看,責任制的關注要點應是過程與結果雙導向的,不僅考核任務結果,還要對成員的發展進行規范和修正使之更具適應性。從以上論述可知,綠色協調應始終堅持公平與共贏的核心理念。淘汰機制與成員發展管理在團隊成員這一關注點上互為補充,淘汰機制是對團隊成員的考核,成員發展管理是對團隊成員的促進。流程如圖-1所示。
(二)利益相關者合作機制探索
自組織理論認為,系統的有序是由系統內部要素之間協同作用形成的。在利益相關者間建立共同愿景,并達成共識的合作機制,建設“團隊”。團隊這一理念是對利益更為清晰與全面的一種界定,即追求整體的、全面的和最大化的利益;同時,也界定了參與各方之間的聯系,即以追求整體的、全面的和最大化利益為目標的,良性的競爭性及制約性合作機制。從綠色工業建筑整體的過程來看,各團隊成員間的相互關系及所扮演的角色是錯綜復雜的。但是,從項目過程的單一環節來看,項目的發展推進具有單線性的特點。比如說,項目的某單一環節可以抽象為設計者、施工者與監管者三種基礎角色共同作用。這里的三種角色表述更加寬泛:設計者所做工作在項目當前環節之前已經完成,且其工作對施工者具有基礎性和指導性意義;施工者即為項目當前環節項目工作的主要執行者,施工者會首先檢視設計者的工作是否足以支撐其完成當前工作;監督者監管當前項目環節的進展并對過程和結果擔負監管責任。這一環節的成員角色關系如圖-2所示。圖-2所示的關系環即組成一個完整項目的“細胞”,綠色工業建筑項目團隊各成員間的合作關系均是這樣“細胞”的組合。對這些“細胞”的組合,是整體實現綠色協調的思路。綠色協調機制需要涉及利益協調、目標協調、沖突協調、信任協調和文化協調等。基于這些特征,我們對基于綠色協調的合作機制進行了如下探索。(1)引入項目權力的相互制約,即“三權分立”。在任何一個項目環節中的三種基礎角色,其地位均等;每一角色完全自主工作,接受問責和承擔義務;同時,三種角色共同為當前項目環節的結果負責。(2)引入項目環節的交付驗收機制(見圖-2)。首先,由先期完成工作的設計者作為乙方,而施工者作為甲方;之后由監管者作為甲方,對乙方施工者的工作過程及結果進行檢視驗收;最終,本環節所有參與角色共同作為下一項目環節相關角色的乙方。(3)引入溝通平臺,建立有效的綠色溝通機制。首先,建立一個各方代表參加的正式溝通小組;其次,構建綠色數據庫,促進項目進程中信息資料的統一管理和及時分享;最后,加強對利益相關者的綠色培訓。此外,充分發揮非正式溝通渠道的積極作用。
三、結論
綠色工業建筑的建設運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其利益相關者協調工作內容范圍廣泛,涉及技術設計、施工現場管理、建筑理念貫徹落實等活動,因而需要進行技術協調、管理協調和組織協調等工作,溝通和協調工作非常困難。綠色協調的引入使得大量信息可有效地管理。(1)協調的時間具有階段性,每個階段又可以劃分為若干時期,各階段利益相關者眾多,交易關系不同,建筑項目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較為復雜。在綠色協調中,本文的項目“細胞”分析方法,能夠相對清晰地處理這種復雜局面。(2)協調的難度和復雜性比較大。協調的性質多種多樣,所涉及的關系千頭萬緒,有項目與目標因素之間的協調,項目各子系統內部、子系統之間、子系統與環境之間的協調,各專業技術方面的協調,各種管理方法、管理過程的協調,項目實施過程的協調,各種管理職能方面的協調以及項目參與者之間的協調等等,因而協調工作的難度比其他任何一種協調難度都大。綠色協調的制約機制、交付驗收機制、交流平臺的建立可實現高效、高質量的協調合作。
用團隊的理念對利益更為清晰與全面的界定,并界定各方間聯系的本質,即合作關系,但具備競爭性與制約性的特點。競爭性體現了共贏理念的要求,而制約性則是公平理念的保障。綠色協調將有助于綠色工業建筑建設項目各參與方之間以及項目與外部環境之間的協調合作,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建設項目運作效率,成功地實現整體目標。
本文作者:宋克新、宮靖、韓蓉 單位:天津海泰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海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南開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