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證券市場論文
一、中外證券交易市場模式分類
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當經濟發展受到沖擊時,可以借助政府的力量通過一定的管制手段進行調控,以保證本國的經濟利益,這在一定條件下能夠保護本國的經濟發展,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加深,將逐漸被直接開放模式所慢慢取代。
二、中外證券交易類型的比對
雖然大部分新興證券交易市場都采用開放式模式,但是在開放過程中選擇的開放策略卻有所差異。在西方國家中只有很少國家采用的是直接開放的模式,因為這種開放模式要求國內的貨幣能夠完全兌現,所以西方的證券交易市場通常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實行對本國的保護政策,他們通常選用的是間接的開放模式,比如,美國、英國等發達的西方國家。其實它們在金融證券開放的早期采取也是限制直接開放模式,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在受到金融市場全球化的沖擊之后,對證券市場的限制逐漸出現松動,間接開放的程度也市場的放開而越來越高了。我國在選擇證券開放模式時,既充分考慮本國國情同時也受改革開放政策的影響,所以采取的是直接開放模式與間接開放模式相結合的方式,這主要是由我國的經濟發展現狀決定的。
在證券開放的過程中,通過在A股與B股之間實行嚴格的分離,二者相互之間不受干預,因而當前中國的證券交易市場的開放程度還很低。然而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相比,我國的證券市場在政府的調節下,具有較強的穩定性,所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是能夠實現證券市場的開放。但是在我國實現證券市場開放的過程中,市場環境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的人民幣還沒有實現完全的兌換、市場的壟斷現象嚴重、法制環境的發展還不成熟,這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的證券市場開放的步伐。雖然我國的經濟發展的速度非???,但我國人口多、底子薄,國內人均占有量低,所以在證券市場的開放程度還不能與西方國家相比。
三、對證券市場開放模式的反思
根據中西方證券開放模式的比較可以發現,在選擇開放模式的過程中,應該根據本國的實際發展情況確定具體的開放模式;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加深,我國也應該加快證券市場的開放速度,在開放的過程中,可以選擇直接開放模式與間接開放模式相結合的方式,因為我國經濟的構成要素復雜,所以在開放的過程中應該結合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開發模式和開放速度。在證券市場的開放過程中,應該規范A、B股證券交易市場,借鑒西方證券市場發展中的有益經驗,規范我國的證券交易市場。對于國內發展程度已經相當成熟的企業,可以鼓勵這部分企業在西方的證券市場上上市,并允許西方企業到中國的證券市場投資,不斷地完善和發展我國的證券交易市場。
四、結語
在新興證券市場開放模式的不斷完善下,為了促進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必須根據我國證券市場發展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合的開放策略,以適當的開放速度,積極穩妥地推動我國證券市場的對外開放程度,保證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
本文作者:李涵 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投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