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初中生物論文
1.運用媒體教學
媒體教學也是課堂中常用的教學方式之一,傳統的媒體教學包括掛圖、模型、實物等,現代的媒體教學更加發達,包括幻燈、投影、電視等.可以通過音頻、視頻、圖片等內容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直觀全面的了解,更容易接受所學知識.教師在提前準備課件時,可以對一些學生理解有困難的知識進行相應處理,變成更加直觀的形式,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但是在多媒體課件準備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課件的重點要突出,避免出現本末倒置的情況.如在教授花的結構時,教師就可以提前利用多媒體制作出相應的動畫展示,在課堂講解過程中按順序剖開花的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最后對子房進行縱向剖開,對子房內的胚珠進行觀察,本來只依靠課本講解對這部分知識理解不清楚的學生就可以一目了然,對花的結構理解得更加透徹.再如講解腎的濾過和重吸收作用及相應原理時,這節內容一直是重點和難點,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教師就可以制作相應的多媒體課件,形象地向學生展示腎單位的各種作用,便于加深學生的理解.
2.進行實驗教學
生物學科因其與實踐密切聯系的課程特點,注定了在教學過程中離不開實驗教學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合理地運用實驗教學,不僅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教師在設置實驗教學時,首先應當帶領學生對相應準備知識進行必要的了解,并且提出假設和質疑,最后通過親手實驗的方式進行驗證并且發現新的知識.如在教授《血流的管道-血管》一節時,就可以運用學校的實驗設備,首先帶領學生學習血管的基本概念,等學生對血管有了初步了解后,可以在實驗室分給每個學生一條金魚,讓他們在顯微鏡下觀察小魚尾鰭血液流動的情況,并且觀察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使學生們實際觀察到真正的血管,把課本上的內容變得形象化,讓學生們真正體會到生物學習的樂趣.
3.培養課外閱讀
初中生物是一門涵蓋面非常廣泛的學科,單純的課本學習已經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時就要求教師在保證教學內容的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豐富的課外資料不僅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生物知識是多姿多彩的,課本上只是包括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重視課外閱讀,也對加深課內知識的理解有著重要作用.如在教授《人的生殖》一節時,課本上的內容太過單一,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試管嬰兒相關的課外內容進行閱讀,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人的生殖過程的理解,還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教師應當提前做好相應準備,向學生們推薦各階段合適的課外讀物,如《百科知識》、《大自然的奧秘》等都是比較適合初中階段的學生閱讀.
4.注重鼓勵教學
初中階段的學生有其特有的心理特點,他們大多比較敏感,有時在教學過程中的適當鼓勵也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一些難度適宜的問題,給學生留取充分的獨立思考時間,并且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耐心的傾聽,根據學生的回答發掘出學生真實的情感,并進行相應的鼓勵.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點頭、微笑等肢體語言對進行及時肯定,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在學生完成回答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對問題進行追加,帶領學生逐漸深入到課堂學習中.如在進行動植物細胞異同點總結時,教師就可以在學生第一次回答不全面時首先進行肯定,接著通過引導鼓勵學生對問題的答案進行逐步完善.這種鼓勵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充分體會到生物學習的樂趣,從而帶著更大的學習熱情投入到以后的學習中去.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高效教學應當引起每個初中生物教師的充分重視,教師應當利用初中生物的實踐性、靈活性等特點,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生物課堂中,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楊志萍 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