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地質學論文
經濟林套種法防治水土流失方法
1 .生態環境問題中水土流失產生的原因在國內一些生產力水平不高的地域像貴州的喀斯特等山區,人們為了緩解生活壓力就只顧解決眼前問題,對土地資源實行過度無限制的開墾;還由于當地耕種技術條件以及知識限制,采用不科學的耕種方法,使得人們沒有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甚至,有些地區片面地把只適合林、牧業利用的土地開辟為耕種農田,造成“越開越貧,越貧越墾”的惡性生態循環;更有甚者,為了單一的追求經濟發展建設,不顧及可持續性發展,進行不科學不合理的土木建設,亂挖樹根、草坪植被,這些都直接地加重了該地區的生態環境的水土流失;除此之外,像降雨分布不均,降雨強度日照等自然環境問題;以及不利于不合理盲目的開墾存水種植的地況,如坡度、海拔等地形條件也都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
2.經濟林套種防治水土流失內容防治水土流失的經濟林套種分類:我們根據資料研究分析可以總結出經濟林套種主要有兩種:①復合式經濟林套種,這種主要是采用取長補短的優勢進行合理的科學分配;②單一式經濟林套種,這種主要是因地制宜,根據地域的土質環境特點進行單一樹種種植。經濟林套種防治水土流失的方法:總結歸納為以下幾點:①“擋”:施行“三保工程”,根據選擇樹種、行距、樹齡等特點,進行樹下筑盤,做到保水保土保肥的目的;②“蓄”:選擇里切外填,加大溝寬;階面里低外高的水平階帶地狀模式進行經濟林種植;③“排”:對部分山坡地進行挖穴,坡面溝壟的種植方式,對大小雨水有序排泄的防護種植模式;④“攔”:對裸露的地面構筑綠籬水平臺攔截流失土壤,減弱水土流失緩解面坡度,減少對土壤地面的直接沖擊。經濟林套種不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同時還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附加值,提高農民收入。貴州省東北部江口縣采取經濟林下套種中藥材,不但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同時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我國法律、法規對水土流失防治范圍的有關規定
國務院在 1983 年,下發的《水土保持工作條例》1~6 章規定:“防治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工作方針……”。以及在1991 年,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 7 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 20 次會議于 1991 年 6 月 29 日通過,現予公布的《水土保持法》的相關內容嚴肅提出:“對于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預防和治理措施”等等,這些法律條文內容從水土流失防治方針的確定到監督管理,無不看出,國家對水土流失的防治力度之大之嚴。
結論
雖然我國已經通過頒布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水土流失的生態環境問題防治力度,但是由于政府生態環境的監管不夠,水土流失控制制度不夠完善,以及現有水土流失的監管面不到位。所以至今,水土流失仍是我國乃至全球都頭疼的生態環境主要難題。本文簡要分析了我國水土流失愈演愈烈的現象、從水土流失原因寫起,闡述了經濟林套種這一手段對水土流失的動態作用影響。最后,筆者希望人人積極投身到保護生態環境活動中間來,力圖一起攜手預防水土流失,讓我們所生活的環境越來越好。
本文作者:李福斌 單位:貴州省江口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