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農業科技論文
本文作者:葉永鋼 熊濤 單位:江西省農業科學計財處 江西省農業科學院科技處
現代農業發展背景下構建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的必要性
提升區域農科科技創新能力的關鍵通過把江西數量眾多的農業科研單位簡單的整合在一起并不一定能夠形成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因為長期以來這些單位相互之間缺乏有效的資源整合與聯合共享機制,研究力量相對分散,缺少統一規劃和調控,制約了農業科技創新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現在:①現有科技體制層次不清、力量分散,創新效率有待提高;②受地域和行業局限,科研院所條塊分割、重復研究,造成人、財、物浪費;③科研、開發與生產相互脫節,造成農業技術創新過程不暢,許多成果沒有轉化為現實生產力;④科研定位集中于產中階段,而產前基礎研究與產后加工環節科研力量薄弱[1]。大力推進區域性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則有望解決以上這些長期困擾江西農業發展的問題,從而提升區域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是促進區域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動力來源江西是農業大省,農業在江西的經濟發展中依然占據著較大的比重,江西農業的發展對提升農民的收入水平和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為此,推進江西農業現代化建設一直是江西省委省政府長期緊抓的一項重要工作。江西省政府的相關單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推進江西農業現代化建設,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從整體來說,現階段的江西農業現代化之路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推進區域性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是促進區域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動力來源。
構建適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的思路
今年中央一號明確了農業科技的基礎性、公益性和社會性的地位,為農業科研事業單位改革指明了方向。目前,江西省有不少地方農科所尤其是農業廳下屬農科所都是事業與企業混合體制,不利于科研事業單位的分類改革,中央要求“加強市地級涉農科研機構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納入省級科研機構直接管理”,地市(廳)科研院所首先應徹底改變小科研大農場的不良結構狀況,將科研部分從大農場中剝離開來,按照公益性科研事業單位納入到全省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統一管理[2]。各級主管部門應站在有利于全省科技資源有效整合、有利于提升區域農業科技綜合競爭力、有利于全省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全局高度,摒棄部門利益,加強資金投入,科學制訂方案,切實推動江西省農業區域創新體系的建設工作。重點做好分類改革、優化整合現有的農業科研開發機構的工作。由于農業科技事業的公益性特征,農業科研機構的改革總體上宜實行非營利機構的運營管理方式。但對不同研究性質、類別和不同級別的研究所、學科、室(組)等,應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加大改革力度,進行結構性調整。對于農業基礎性工作,應由政府根據工作重點、方向和實際需要,通過專項建設、基地建設、運行費補助和項目等形式給予長期支持和保障;在科研機構改革過程中,對于市(地)級農業科研機構,除少數具有明顯學科優勢、專業特色、區位特點的予以保留,進行整合、重組外,原則上應按自然區劃、生態類型和區域經濟發展需要設置,同一自然區劃、生態類型區內各保留一個,并把主要力量放在農業科技成果的二級開發及技術引進、開發、服務與推廣工作上[3]??h級農業科研機構,除少數改建為區域農業研究開發中心的科研示范開發基地外,應與當地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合并,以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農業科研院所是我國農業科研的主力軍,是構建國家農業創新體系的重要基礎,在國家農業創新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要通過市場引導和政府調控,調整現有農業科研機構,形成以省和市兩級為重點的全省農業科研創新體系。省級層次科研機構要重點支持以省農業科學院為主體的農業科研機構群體;地方層次應根據農業發展需要,以及自然、經濟區劃,以市級農業科學研究所為重點,給以重點扶持,逐步發展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區位優勢的區域性農業研究中心[5]。
構建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的對策
完善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的運行機制江西區域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是:根據江西省“十二五”農業科技發展需求,建立江西省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圍繞著江西農業主導產業組建若干個創新團隊,設置一批科研創新崗位和成果轉化崗位,建設一批綜合試驗站。要完善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以農產品為單元、以產業鏈為主線、以綜合試驗站為基點的新型農業科技資源組合模式。要以崗位設置和實施重大項目為手段,不斷抓好創新團隊建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要加強與不同層次的農業科研院所與單位溝通與合作,積極深化改革,打破現有的體制障礙,通過以產業為導向的創新團隊建設,整合科技資源,實現產業鏈的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與推廣的有機結合。要明確省級創新中心與地方農業科研機構之間的業務指導與管理關系,根據各地市所的現有優勢,規劃建設綜合或專業試驗站。各試驗站歸屬于省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管理,創新中心在各試驗站設置科研創新崗位和成果轉化崗位,明確責任任務,全面帶動地市所的科技創新工作[6]??蒲袉挝坏亩ㄎ弧5丶壥修r業科研單位不可搞“小而全”式的“綜合性”科研所,應分析自己的特點,通過科學客觀的論證,集中才、財、物在一個或幾個方面來突破和發展。
只有建立了自己的優勢學科并在優勢產業發展中發揮作用,才有競爭力。建設好江西省農業科技創新體系,首先要扶持好各地市的優勢學科建設,地市農科所應納入全省農業科技創工作分工合作體系,根據各地市所現有的優勢規劃建設專業試驗站和綜合試驗站。這樣有利于整合農業科研資源,實現資源共享,避免項目重報,設施重建,機構重設,不會造成經費、人才、物資等資源浪費。農業科研機構的整合與區域分工。從架構和運作機制看,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是一個涵蓋農業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高技術和實用性技術研究領域的復雜大系統[7]。各區域、各部門農業科研機構優勢互補、相互協作,有效促成農業科技迅速轉化為生產力。而目前我省農業科研體系條塊分割、低水平重復、學科專業過窄、缺乏計劃和協作等現象還比較嚴重。因此,我省必須優化整合現有農業科研機構,加快建立新型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目標是形成布局合理、區域分工明確、優勢資源互補一體化的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3.1.3農業科技運行機制和體制的改革和創新。要打破傳統的農業科技體制宏觀管理條塊分割、組織布局分散、研發層次重疊、管理效率低下,學科設置陳舊,研發方向與市場需求脫節,運行機制、分配機制、激勵機制僵化落后的狀況,要按照科技發展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深化農業科研體制改革,對科技布局及機構設置優化配置。并建立新的運行機制,改變農業科技管理模式和內容。要推進靈活、公平競爭、蓬勃向上的運行機制建設,實行公開招標、競爭立項,人員自主結合、競爭上崗的辦法,發揮每個農業科技崗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