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期貨市場論文
作者:邱桂杰 楊菲 單位:吉林大學軍需科技學院
吉林省作為傳統農業大省,以玉米產業為例,播種面積、產量等多項指標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與此同時,我省玉米深加工行業也迅速崛起,截止2009年7月,全省糧食收儲企業3000余家,規模較大的玉米深加工企業16家,參與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的很少,事實上,這幾年玉米價格波動較為劇烈,給玉米深加工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如果能夠利用期貨市場,則結果大不一樣。
期貨機構數量少且分布不均吉林省僅有4家期貨公司,營業部17家,主要集中于長春市,像吉林,通化這樣的二級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營業網點較少。網點的擴充需要期貨公司加大力度擴大規模,包括符合期貨從業資格的業務人員及前期資金的鋪墊。
期貨人才短缺從從業人員專業情況上看,金融類、經濟類、管理類專業是吉林省從業人員的主要專業。涉農專業人才僅占吉林省從業人員總量的2.26%。顯然,各期貨經營機構還沒有建立“利用現貨專業人員發展期貨業務”的經營理念。綜上所述,吉林省從業人員情況不容樂觀,未來必須大力培養和引進優秀研發人員,積極打造優秀的研發團隊,以適應現代期貨市場競爭。
加強對期貨市場的宣傳力度期貨市場的基本功能,決定其在經濟發展中享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眾多投資者的積極參與是其基本功能得以正常發揮的必要前提。從吉林省目前的市場情況看,大多數市民和企業對期貨概念還很模糊,有些投資者對期貨投資的真正意義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國期貨市場起步較晚,對期貨市場缺乏必要的宣傳機制,投資者對期貨行業認識上的不足是其徘徊在市場門外的直接原因。政府應通過政策上的傾斜支持,促使期貨公司加強對期貨投資的宣傳力度。
向公眾普及期貨投資基礎知識教育期貨市場在國內作為一個朝陽行業,它的推廣可以帶動整個金融產業的發展,是對投資者現有資本投資方式的有效補充。對投資者進行期貨知識普及教育,不僅可以加強其對期貨市場的理性認識,而且在促進理性投資的同時提升公眾的投資理念,達到活躍區域資本市場的目的。
組織期貨公司進入企業,充分發揮兩者的互動關系通過組織期貨公司進入企業方式,可以對企業員工的定期培訓,提高企業的套期保值、規避風險的意識。期貨公司和現貨企業的有效對接使得期貨公司能夠充分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幫助企業規避不必要的市場風險,鎖定企業的生產成本,確保未來銷售利潤。有助于減輕市場價格波動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
鼓勵金融集團,特別是期貨行業入住吉林適時開放金融業對吉林省金融行業的發展可以起到推動作用。一方面,知名金融企業,在帶來壓力的同時也將形成有效的競爭機制,有助于提升吉林省金融行業的整體服務質量;另一方面,這些成功企業的介入將帶來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將給吉林省金融產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帶來新的活力。
在高校開設期貨課程或相關專業期貨業務后備人才的培養是確保期貨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堅實基礎。期貨業需要高校不斷輸送理論基礎扎實的專業型人才。從目前情況看,各高校對期貨學科的普及程度遠遠不夠。專業人才的缺失必然會成為期貨產業未來發展的瓶頸。
依據期貨不同品種的季節性差異,適時舉辦產業類會議多數商品具有較強的生產、消費淡旺季,而在旺季來臨之際舉辦相關品種產業鏈會議,上下游企業間不僅可以獲得互相交流的機會,更重要的是通過會議對未來宏觀形勢及供需市場的分析展望,企業可以部署季節性生產經營戰略,產業性會議是站在全局的角度,更高的層面上分析宏觀市場,與企業的微觀經營理念將形成有效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