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英語教學論文
為了更有效地為學生傳授知識,提升老師的綜合素質,不僅需要專業基礎知識的嫻熟以及專業技能的扎實,也要求有敏銳的教育研究意識,并需要關注校內外與英語教學有關的教研活動。反思和總結教學和教師發展的作用,記錄教學日記,參與座談和聽課觀摩等活動。最后,需要將“文獻研究法”、“經驗總結法”、“行動研究、教育敘事研究法”、“教育實驗法”、“案例研究、跟蹤調查研究法”等應用與科研與實際教學,做到“研”以致“教”。
1.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
自主性學習(learnerautonomy)通常被認為是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從而能夠掌握適合于自己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并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我負責的一種能力。它起源于上個世紀80年代,由著名學者HenriHolec(1981)首先引入到英語教學中。從此以后,國內學者,包括李秀萍(2006)等人對于英語自主性學習做了大量的理論和實際的研究,并將其與中國的基本文化和教育觀念進行系統詳細的闡述,試圖尋找出一種適合于中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方案。英語自主學習者必須具備的一些特征包括:了解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學習策略;對于課堂教學有自己的看法;制定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利用學習策略和資源學習英語;監控和評價自己的學習過程。因此,學生首先必須對于自己的學習狀況要有所了解,當然除了自我認為以外,也需要老師和周圍同學的幫助,從而獲取客觀的評價以增進自我了解。其次,需要學生對與課堂教學有明確的認識,包括對老師的教學方法有基本的了解,對老師的教學程序了然于心,從而結合自身的情況獲取課堂上最有用的信息。另外,計劃的制定也是不可或缺的英語學習動力,除了大學里需要通過的四六級目標,在未來的全球一體化進程中,英語發揮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視。因此,需要將英語學習設定為一種長期的目標,結合自身當前目標,進行針對性、專業性的學習是必不可少,而將英語學習作為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是一項長遠而宏偉的目標。此外,要善于發掘和利用身邊的資源,盡一切可能將資源轉化為有用的知識。精于發現資源的同時也需要甄別資源的優劣,盡可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找出適合于自己的知識點進行學習。在平時,不能單純地為了應付考試,而死抓住英語課本不放;在校園生活中,應該多參與學校舉行的英語角活動,并樂于與人交流英語。最后,自主學習者應該時刻評價自己的英語學習狀況,對自身能力的提升進行客觀的評價,將每一天的英語學習心得和學習成果記錄于紙上,不斷地反思和總結,最終便會獲得事宜于自己的自主性學習途徑。
2.學生與老師課堂互動的增強
在英語教學這門語言學科中,學生和老師的互動是課堂教學的主要途徑。對于實時的了解學生的知識吸收狀況有重要的意義,并可以據此分析授課方式的有效性,以及對教學方法進行動態的改進。而在劉東燕(2011)對于中國和國外課堂上互動式的研究中表明:中國學生對于互動教學能否產生有益成果的問題上,并不能持完全的肯定態度。這說明中國傳統的缺乏互動的教育模式已經在中國學生心中產生了根深蒂固的影響,學生心中最原始的固定性心理導致了學生對于傳統教育模式的接受和變革式互動教育的排斥。因此,課堂上英語教學的互動式開展困難重重,這就需要在教學方式上首先打破思想上的瓶頸。在這其中,師生關系作為首當其沖的問題,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摒棄傳統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觀念,大力倡導“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把平等的師生關系當作自然的事情。其次,需要淡化課堂上嚴肅的氣氛,使得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活躍,使學生不再將上課當成一種包袱,而是樂在其中。當師生之間的觀點或意見發生沖突的時候,學生可以隨時提問,不再需要履行“舉手提問”的繁瑣程序。最后,老師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上應盡量多的詢問學生的觀點和意見,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性和創造力,鼓勵和肯定持有不同的觀點學生。只有通過增強課堂的互動性,才能使學生自信的學習并且應用所學的英語知識。
3.外國文化對英語教學的促進
在現行的教育體質下,應該將更多的外國文化滲透于英語教學當中。人們常常驚嘆于國內學生詞匯量的巨大和英語語法知識的精通卻很難將英語口語脫口而出,這一切都可以歸結為中國學生對于國外文化的淡薄,使得中國學生的英語語言思維坐落于傳統的中國文化之上,而很難用英語國家的文化思維來指導語言思維,使得國人的英語生澀并且拗口。因此,英語教學需要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使的英語文化思維這個基礎能夠完美的支撐英語語言這個上層建筑。在如今課堂教育多樣化的模式之上,應該充分地利用多媒體英語教學,通過互聯網這個媒介使學生充分的閱讀國外的報刊雜質,掌握歐美國家的寫作特點和宣傳風格,并且可以通過播放英語影片來使學生了解外國人溝通的技巧以及他們的處事風格。只有將教育重點充分的聚焦于外國的文化的培養之上,才能使得學生了解國外語言思維,使中國學生的英語更加外國化。
結語
1.英語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勢在必行,需要增進英語教師不斷學習的理念以及對自身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視。2.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能能力,學生需要結合自身的狀況,訂制一套屬于自己的學習計劃,并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擔負責任。3.增強老師和學生的課堂互動,需要倡導師生平等的理念,以及活躍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創新性和創造力。4.通過媒體教學的方式,將外國文化滲透于日常的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從而促進英語學習。
作者:李雨瀟 單位:西安石油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