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培訓論文
本文作者:華沙 王薔馨 單位:三江學院教務處
根據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的要求,結合學校定位、優勢與特色、服務面向等,制定試點專業的培養標準、培養方案。按照“校企共贏、重點突出、分類指導、循序漸進”工作原則,扎實推進“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全面實施,并積累經驗,帶動其它學科專業的改革與提高。強化校企合作,推進校內外教學基地建設各試點專業均要和合作企業共同制訂培養目標、共同建設課程體系和確定教學內容、共同實施培養過程、共同評價培養質量。
學校應以工程技術人才應用能力培養為目標,加強校內公共基礎實驗室、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加強公共共享的教學實驗配套設施建設,加大校內實驗、實習場所的開放力度,為學生創造理想的工程實踐環境氛圍。同時各試點專業要按照相關規范和行業標準,統籌考慮不同課程體系實驗教學和技能訓練的需要,積極推動與企業合作共建專業實驗室,為學生應用技術能力培養創造更為真實的工程環境。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各試點專業要結合學校辦學定位,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構建與“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相適應的人才培養體系。遵循工程集成與創新的特征,整合、重組教學內容,推進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要著力推動探究式學習、基于問題的學習、基于項目的學習、案例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式,并實行多樣化的、與試點目標相適應的學習效果評價方式,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加強教師工程實踐經驗,提高教師實踐教育水平一方面,對專職教師要明確提出具有企業工程實踐經歷的要求,并通過有效的制度和政策,支持、鼓勵、保證現有專職教師到到企業掛職、頂崗工作或參與工程項目和產學研合作項目,獲得足夠的工程實踐經歷。對于沒有工程經歷的教師,學校要制定剛性的培訓政策,安排他們到企業去工作,參與企業實際工程項目或研發項目,以獲得比較豐富的工程實踐經歷,提高工程實踐能力;對于過去具有工程經歷的教師,學校要制定到企業輪訓的制度,有計劃地定期安排他們到企業工作,以更新工程知識,掌握新的實踐技能。
另一方面,要通過多種方式、多種途徑,面向社會、行業和企業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專家和管理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承擔各層次專業課程教學任務,指導實習實訓、工程實踐、工程訓練和畢業設計。組織機構學校應成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校領導任組長,教務處、人事處、財務處、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學生工作部和相關院(系)負責人任成員,主要負責研究相關政策措施和實施辦法,協調解決工作中重大問題,提供政策、人力、財力保障。領導小組應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各項工作的實施、協調和管理。
經費保障學校應對“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實施提供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卓越專業校企聯合培養、課程建設、教學方法改革、師資培訓、教材建設、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等。同時大力支持各試點專業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籌措經費,加大對試點專業的經費投入。
制度保障學校應逐步建立并完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卓越計劃”的順利實施并取得預期成效。關于“卓越計劃”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經費使用辦法;校內學習階段培養方案;校外學習階段培養方案;試點專業教學管理規定;試點專業人才培養標準;試點專業教師培訓制度;試點專業教師評聘與考核辦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