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電視發展論文
作者:譚康 單位:成都體育學院新聞
四川體育電視的發展和全國大多數地方體育電視是同步的,從萌芽到高潮再至低谷短短20多年,四川體育電視的發展圖景影射了地方臺體育電視的衰落軌跡,成為我國體育電視發展的一個縮影,頗為典型。這里,我們對其發展歷程加以梳理,就是為了從中覓出阻礙我國地方臺體育電視發展的癥結。由于四川體育電視主要由四川電視臺(無線臺)、四川有線廣播電視臺、成都電視臺三分天下,而其他地、市、州的體育電視節目幾乎處于空白狀態,因此,在研究四川體育電視發展史時,就必須將以上三者分別討論。
萌芽時期
這一時期,四川的體育電視尚處萌芽狀態,只出現了零星的體育電視節目。四川電視臺(無線臺)由于建臺早,技術力量雄厚,人員素質較高,節目資源也較充足,因此,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推出了體育電視節目,但是當時的條件有限,其體育節目的形態僅為一般的消息報道,且播出時間并不固定。80年代末,四川電視臺(無線臺)推出了《沱牌體育新聞》的周播節目,每期30分鐘,播出內容主要為國際體育新聞,由于當時的傳送條件所限,只能靠郵寄錄像帶獲取素材,故該節目的時效性較差。這一時期,四川電視臺體育電視節目沒有大的發展,仍處于一個緩慢成長的態勢。進入90年代,隨著中國體育的長足進步和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全國上下逐漸掀起了體育熱,這為體育電視節目的發展提供了極佳契機,90年代初,四川電視臺推出了一周播出三次的《體育新聞》,每期10分鐘,逢周一、三、五播出。
成都電視臺也在這一時期介入了電視體育報道領域,在1987年1月3日開辦了《體壇集錦》,每次播出10~20分鐘,在一共播出了資料片39集之后,于當年9月18日停辦。①1990年,成都電視臺15頻道推出了周播節目《體壇博覽》,針對國內外體壇熱點、焦點事件進行分析、點評,在觀眾中有了一定影響,但由于節目素材匱乏等原因,該節目于2003年停辦。總體來說,萌芽時期的四川體育電視由于經濟、地理位置、技術等因素的制約,雖有發展但較為緩慢。
繁榮時期
始自1994年的中國職業足球甲級聯賽為四川電視臺體育電視節目快速發展注入了催化劑。四川電視臺(文體部體育組)在中國職業足球甲級聯賽最初的幾個賽季緊緊抓住這一良機,使自己的體育賽事直播水平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并打造了一個自己的體育賽事直播團隊,這個團隊中的一些關鍵人物也成為國內知名的體育電視人,如電視體育評論員李博、導播鐘亦工、張樹年等。隨著賽事直播經驗的日益豐富,該臺直播的體育項目也從早期的足球這個單一項目逐漸擴展至籃球、排球、田徑、游泳等多個項目。
除了大量體育賽事的現場直播之外,四川電視臺(文體部體育組)此時也適時推出了《體育長廊》、《體育新聞》、《體壇追擊》等新聞類、訪談類體育節目。尤其是1999年2月12日開播的《體壇追擊》,這檔訪談節目以它獨有的結構融新聞性、知識性、藝術性、娛樂性于一體,邀請了100多名世界冠軍、亞洲冠軍走進演播廳參與節目制作,把各類競技體育介紹得有聲有色,因而在全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獲得體育愛好者和眾多觀眾的喜愛。其收視率也名列前茅。但該節目終因資金不足、選題難保全國性等因素在制作了70期后偃旗息鼓。進入新世紀,四川電視臺(文體部體育組)開始購買NBA和意甲聯賽的信號以補足其國際體育賽事直播不足的“短板”,培養打造出了劉泉、唐露等較為優秀的電視體育評論員。此間,該臺還曾在多屆奧運會、世界杯、歐洲杯(歐洲足球錦標賽)、全運會期間推出了大型系列專題直播節目,在體育愛好者心中樹立了良好形象。
四川有線廣播電視臺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因此其開始進行體育電視傳播時間也比四川電視臺(文體部體育組)晚,先是于1997年靠著亞太啤酒的贊助推出了一檔體育新聞節目———《亞太體育網》。接著在1998年世界杯賽之后逐漸推出了該屆世界杯精彩賽事的重播節目。此時,由于此前與ESPN長期合作的成都有線電視臺體育頻道中斷了與ESPN的合作,于是四川有線廣播電視臺迅速出擊,與ESPN展開談判,并購得了ESPN節目在四川省的獨家轉播權。1998年12月6日,四川有線廣播電視臺以轉播亞運會為契機,將原有的經濟頻道改為體育頻道,確為明智之舉。此舉對該臺的跨世紀發展意義深遠。從1999年1月1日開始,該體育頻道全天播出16個小時以上,成為西南地區首家省級電視體育頻道,信號覆蓋全川,具有廣泛的收視群。
四川有線廣播電視臺體育頻道建立之初,由于人員素質、技術條件所限,幾乎沒有自拍節目,只能將ESPN的部分節目掐頭去尾加上自己的片頭、片尾和主持人打包播出,這些打包欄目有《繽紛體壇》、《大賽場》、《晚間賽場》等。盡管如此,由于ESPN體育節目迥異于國內體育節目的制作風格,也開始吸引四川體育愛好者的目光。1999年,該頻道利用ESPN節目資源推出了NBA和意甲聯賽以及歐洲冠軍聯賽的賽事直播,受到了四川體育愛好者的熱力追捧,凌晨直播的歐洲冠軍聯賽直播節目的收視率達到了4.5%。與此同時,四川有線廣播電視臺原總編室副主任熊志沖出任體育頻道副主任一職,上任伊始便狠抓節目質量并借2000年歐洲杯之良機,策劃推出了大型系列專題直播節目———《激情綠茵》,進一步鍛煉培養了該頻道的制作團隊同時也樹立了頻道的良好形象,使四川有線廣播電視臺體育頻道真正成為四川省體育電視傳播的主流通道。此后,由于種種原因,該頻道主任郝亞蘭、副主任熊志沖先后離開,四川有線廣播電視臺原新聞資訊頻道副主任李有智調任體育頻道主任一職。李有智對體育電視傳播的諸多環節均較生疏,所以,此時該頻道的具體技術工作實際上由副主任鐘亦工負責。此時的體育頻道除了保證每天16個小時的常規節目播出之外,已經不滿足于體育賽事的演播室直播了,而是將體育賽事的現場直播作為提升頻道實力的重點,于是先是以全國女足超級聯賽的現場直播為練兵之機,形成了該頻道較為訓練有素的現場直播團隊,接著該頻道就順勢推出了中甲聯賽的現場直播節目,并培養打造出了佟寧等較為優秀的電視體育評論員。
2001年7月1日起,四川電視臺和四川省有線廣播電視臺、四川教育電視臺(籌)各頻道進行重新定位,統稱四川電視臺“××頻道”。但是四川電視臺和四川省有線廣播電視臺兩臺的電視體育報道工作并未合二為一,只是此時四川有線臺體育頻道將臺標和呼號改成了四川電視臺體育頻道。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04年年初,直至成都成為2004亞洲杯足球賽分賽區,四川電視臺承擔了成都賽區公共信號之后才有所改觀,基于此次直播活動需要的機位較多,兩臺的體育電視攝像、解說、導播人員開始合作共同直播賽事。可以說,雙方的這次首度大規模合作直播,雖然過程多有坎坷,但結果卻是完美的,憑借多年進行足球賽事直播積累的豐富經驗,賽后,提供公共信號的四川電視臺得到了亞足聯和亞廣聯官員的高度贊揚。此后,雙方還合作直播了第13屆世界拳擊錦標賽、中國足球超級聯賽等國內外多項賽事,進一步進行了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