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文化發展論文
作者:莫春燕 單位:深圳市寶安區沙井文體中心
文化是社會活動過程中人們借以娛樂的方式,是體現人類在歷史進程過程的文明標志。而群眾文化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晴雨表。因此,我們在當今時發表展的大工業、大繁榮的大好形勢下,如何開展群眾文化,滿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夯實社會基礎,鞏固改革開放建設成果,促進社會和諧進步,著實需要對社會關系的潤滑元素———群眾文化進行開拓性發展。
一、當前特區群眾文化的發展現狀和問題
特區建設已經走過了三十多年的時間,綜觀三十年來的特區文化發展歷程,有喜有憂,喜的是基本容納了全國和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習慣,并且能在一個不是很大的區域里能夠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并存了三十多年,憂的是特區發展已經走過三十年了,仍然存在文化生活發展不均衡的情形。比如,文化設施建設不合理,在人口集中和政府機構集中地區文化設施也好,文化活動也好,與在工業區較集中的地區的各捉文化生活設施就不都是能相提并論的了,相比之下出現了嚴重的不協調情況。人均文化座位占有率倒置,影院座位、圖書館座位和書籍擁有量都不是很合理,活動的開展就更是得不到平衡。
(一)職能不清,是影響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瓶頸
群眾文化的管理體制復雜,每個部門都好象都有義務和責任,有著宣傳部、文體局、廣電局(區級的工會、團委、婦聯)等作為管理部門,雖然增加了決策的高層和有效性,但各部門中諸多要考慮的原因也是同樣給群眾文藝化活動的開展帶來難度和效率上的影響。承辦群眾文化活動的又多是文化館、文化站(中心、室)等基層文化部門,還有一個文聯機構也是起著團結各階層文化人員的能力。大家知道:婆婆多了并不是好辦事,作為管理體制下的管理職能的宣傳口的主要職責是把握政治方向,搞好相關單位和領導間的協調溝通,確保從各渠道籌集來的文化活動經費準時到位,負責驗收階段性的群眾文化活動工作的成果。承辦群體文化活動的文化館等部門負責策劃、組織、輔導培訓、實施文化活動。目前文化管理部門就存在著主管部門和基層文化職能部門職能不清的情形。管理體制的不完善成為了一種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瓶頸和借口,嚴重地制約著群眾文化活動的有效開展。
(二)資源分散,是影響群眾文化活動效率的致命弱點
文化組織資源也是制約群眾文化活動發展的嚴重問題,文化館、文化站(中心、室)等基層文化部門是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實施部門,也是群眾文化的主要組織資源,然而,由于地方政府的行政部門和行政官員對群眾文化概缺乏深入的理解,或者對群眾文化活動的感情不深,在管理投入上的量化指標不夠,也是制約著群眾文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人才匱乏,是影響群眾文化活動持續發展的關鍵
社會的發展是離不開人的因素,而人是有生命活動周期的個體,因而在群眾文化在能夠持續發展的要求下,解決人才問題是一個關健的因素,由于受體制上的因素影響,在編人員存在年齡原因不可能擔負更繁重的工作,而又不能加編的情況下,就出現人才跟不上的問題,就是一個很嚴峻的存在因素。所以解決人才問題不能停留在現有體制環境下,為了搞好群眾文化,要多找解決人才的辦法,如借用和兼職,在民間物色培養,以業績掛鉤方式在保障人才生存基礎下為他們創造創作的空間。
(四)服務意識差,是群眾文化活動得到良好發展的障礙
在新的城市化發展階段,服務質量成為成功的必要因素。隨著人民鑒賞能力的不斷增長,人們在精神層面的要求也是不能同日而言,以往為了解決吃飯,可能用簡單的文化活動來消磨時間就可以了,在今天可能是上升到思想境界的享受。對文化的服務意識是對當下的群眾文化活動一個新的期待和要求。
(五)硬件設施不完善,會使群眾文化活動發展缺乏動力
文化專項投資不足,決策層關注度不夠,民間資金投入還有政策層面的諸多限制,產生的利益分配不到位是當前基層文化設施發展跟不上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制約群眾文藝發展的一個因素,各種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在設施不足中艱難進行著,也導致了各個街道和社區的文化發展極不平衡,在對經濟發展上層次上檔次的時代要求下,導至合理轉型產生社會效益和個人效益不利影響也制約著民間資本對文化投入的考慮。
二、在發展城市化進程的群眾文化的困難和不足情況
在世界社會中文化習俗仍存在差異,各個民族的數千年來的生活活動影響著各自的文化傳統,因而各個民族間的整合并全空間還有很大的基礎,共同意識下的文化觀念還沒有形成,會對社會文化的需求也產生不同傾向。
(一)民族和區域來源的差異帶來的困難
我們的國家土地遼闊和文化歷史悠久,沉淀產生出來的文化多種多樣,正是由于這些原因,給群眾文化的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素材,同樣由于這些差異的存在,也會給今后的群眾文化發展帶來整合的困難,兩者是相互作用的。同時由于歷史的原因造成的宗教信仰所演變出來的文化傳統也大相徑庭,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帶有地域特征的文化體系,長期以來在一定的區域內產生了不可改變的以意識形態存在的文化風格。
(二)文化層次區別帶來的困難
由于人類與生俱來的個體差別和社會發展下生活質量之輕重帶來的生活資料差別所導至日后所受文化教育不同下的文化差異,也是影響城市化進程中群眾文化發展的一個因素,文化是人在社會環境下生存的必備要素,文化是社會交往的工具和內涵在特定場合的綜合表現,是認知社會的鑰匙。作為政府文化行政機關就要切實考慮到不同階層的人在充分享受國家賦予的文化福利下的存在因素。這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文化普及工程,要求作為文化體系統的行政管理體制下的機關抑或是基層的文化館(中心、室),必須肩負起這個艱巨重任。
三、今后完善城市化后的群眾文化的策略探討
城市化的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大格局所定,人類的發展離不開世界范圍內的互通。中國也正處在城市化高速發展的路口,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成果證明,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發展,如何完善城市化后的群眾文化是社會學科的一個命題。
(一)加強政策的研究,完善政府職能的轉變
不同的社會特征成就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文化追求,政府職能的落實關系到管治成功與否的后果,就要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要作出深入了解和研究,對照現行政府的權責是否合理體現社會的本質情況,再通過這些本質來制定合理的文化發展策略,就會對社會的群眾文化發展帶來有成效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