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文化發展論文
作者:賈瑞光 包銀圖 單位:大連民族學院體育教學研究部
“那達慕”,蒙古語義為“游戲?娛樂?游藝”,也作“戲弄?玩笑”解,舊時還含有“賭博”之意。傳統意義上的那達慕包括三項競技、歌舞以及其他各種游戲、娛樂活動,是各種游戲和娛樂活動的總稱。杜爾伯特那達慕是杜爾伯特蒙古族文化中最有包容量的景觀,它凝聚并規范著杜爾伯特蒙古族的文化心理、宗教信仰、倫理道德、價值觀念、生產活動以及各種文化習俗等,從物質文化的衣食住行、婚戀嫁娶、歌舞娛樂到精神文化的民族意識與民族性格的形成,無不在杜爾伯特那達慕中得到體現。改革開放為杜爾伯特那達慕的發展,創造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良好的政治、文化環境。時代精神的注入和外來文化的影響,使杜爾伯特那達慕發生了深刻的歷時性演變。
一、杜爾伯特那達慕的演變歷程
“杜爾伯特”漢語的語義為“四”,杜爾伯特部落最初見于《蒙古秘史》記載,十三世紀初,杜爾伯特部游牧到嫩江與通肯河之間。清順治五年(1648),杜爾伯特部建為杜爾伯特旗。蒙古族是這里的世居民族。1946年人民政權建立,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奠定了民族間平等和諧的關系。黨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視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每屆那達慕都受到黨和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1956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撤消杜爾伯特旗,設立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1]。清代,杜爾伯特旗那達慕分為“呼蘇”(旗)、“努圖克”(區)、“也拉”(村)三級,一般與祭敖包或廟會同時舉辦。那達慕由王公貴族們主持,各項競技冠軍“巴圖”將獲得數匹馬和數頭牛的優厚賞賜。那達慕除體育比賽和游藝外,還有商品交易和娛樂活動。旗內三級那達慕層層篩選運動員,參加哲里木盟以及全蒙古的那達慕比賽。偽滿康德11年(1944)八月,王爺廟(烏蘭浩特)舉行成吉思汗落成典禮暨那達慕大會,杜爾伯特旗一名“布克沁”(摔跤手)獲得亞軍。
1954年,敖林西伯蒙古族自治旗和東吐莫蒙古族自治旗相繼成立,分別召開那達慕大會,進行摔跤、賽馬、射箭、蒙古棋等比賽。以后兩區、公社那達慕時常召開。1956年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成立,決定每年的秋季舉行全縣的那達慕大會。杜爾伯特那達慕的比賽項目與其他蒙古族地區那達慕的比賽項目大體相同[2]。三項競技和三項游藝永遠是那達慕的內容。三項競技是:“烏努嘎沁”(賽馬)、“布克沁”(摔跤)、“哈熱瑪嘎沁”(射箭)。三項游藝是:“烏蘭”(踢牛膝骨)、“沙他拉”(蒙古棋)、“布魯”(拋曲棍)。還有“布木格”(踢高球)、“波根吉拉嘎”(鹿棋)、賽駱駝、跳駝、馬球等。1957年8月,召開了全縣首屆那達慕大會,除“三項競技”項目外,增加了武術、球類、田徑等體育比賽項目,并且邀請鄰縣(旗)蒙古族運動員參加比賽。省、地區領導和有關部門出席大會。大會期間,除體育比賽外,還組織文藝演出和商品交易活動。此后,每屆那達慕都增加了現代體育項目。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那達慕停辦,1976年20年縣慶,恢復舉辦那達慕大會。1986年那達慕大會后,自治縣決定每3年舉辦一次那達慕大會。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繁榮,那達慕各個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除了1966年受到政治因素影響(文革時期)外,那達慕的比賽項目、表演項目、運動員、參賽隊的數量都逐年增加。那達慕從蕭條到繁盛,體現了國家的強盛、社會的穩定、各民族的團結。
二、杜爾伯特那達慕對體育事業的積極影響
1.促進了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體育事業的發展
杜爾伯特那達慕推動學校體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全縣中小學適齡生達標率實現80%;職工體育方面:有42%的職工經常參加體育鍛煉,90%的職工出操;農牧民體育方面:5個蒙古族聚居鄉鎮普及摔跤、賽馬、沙特拉等體育比賽活動,全縣有20%的農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自治縣群眾體育鍛煉中53%的鍛煉內容是那達慕的項目。青少年、中老年人在摔跤、賽馬、射箭等項目上的鍛煉目前成上升趨勢。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各級中小學體育課程也增加了蒙古族傳統體育的內容,特別是在蒙古族中學、小學校中有專業的蒙古族體育教師和那達慕傳統項目訓練課,蒙古族傳統體育項目突出的學生,被推薦到傳統競技體育學校進行專業訓練,有很多學生在國內各級比賽中取得優秀成績,成為省市優秀運動員。完善了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為迎接1993年那達慕,大慶市投資143萬元,建成了東北地區最大的草原賽馬場,占地235畝,周長1000米,可容納3萬人,是一個融體育、文化、旅游、經貿、娛樂為一體的大型綜合設施。1997年,擴建賽馬場并增加賽馬博彩項目。為迎接2003年那達慕的到來,修建了自治縣體育場、摔跤館2處,占地5000平方米。自大慶賽馬場建成之后,那達慕大會開幕式、各項比賽多在賽馬場舉行,體育場成為那達慕期間燃放焰火、文藝表演場所。中小學運動會與滑冰訓練、比賽有時也在體育場舉辦。
2.那達慕是蒙古族娛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蒙古族因地域環境和傳統文化的影響,以及各種歷史條件的限制,其文化在歷史發展中內在的因素很重,其他文化很難融入進來。為了滿足蒙古民族人們生存、享受和發展的基本要求,產生發展出了符合本民族特點并適應蒙古族牧民社會身心需要的傳統體育,并逐漸成為蒙古族民眾強身健體、自娛自樂、美化生活、溝通情感不可缺少的體育活動。在調查訪談中發現:幾乎所有的訪談者都一致認為杜爾伯特那達慕是深受本地蒙古族群眾喜愛的娛樂活動,是本地區娛樂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那達慕以其生動活撥、豐富多彩、緊張激烈的內容和濃郁的蒙古族特色,贏得了蒙古族社會的廣泛喜愛和重視。因此那達慕成為蒙古民族娛樂活動的重要內容,同時也使得那達慕具有了娛樂功能。
3.那達慕對增強蒙古族群眾體質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杜爾伯特那達慕在增強蒙古族群眾體質方面貢獻是巨大的,在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活動中起到了因地制宜的作用。杜爾伯特曾獲得過“全國少數民族體育先進縣”的稱號。《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中指出:積極發展民族傳統體育,在民族地區廣泛開展以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為主的體育健身活動。那達慕不僅在蒙古族精神文化發展中作出了貢獻,同時在增強蒙古民族的體質、發展蒙古民族體能、強健蒙古民族體魄起到了重大作用。蒙古民族在漫長的社會生產、勞動實踐中逐步產生、發展各種鍛煉手段,逐步形成強身健體的鍛煉意識。那達慕中的三項競技都具有顯著的健身功能,使蒙古族群眾在生產、生活之余,能得到體力與精神的鍛煉和調節。對于繼承和發展蒙古族傳統體育,促進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增強蒙古族群眾體質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