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交通經濟論文
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的關聯性越來越強。交通運輸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力越來越強,作用力越來越大。只有真正的從科學角度對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分析,才能更好的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運用到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規劃上。通過對地理系統中經濟要素的分布狀況進行分析研究,經濟活動的基本聯系和空間格局必須依靠完善的交通網絡才能實現,經濟活動的地域組織需要完善的交通網絡組織為基礎。只有實現運輸網絡的擴展、加強、綜合化,才能促進經濟空間結構的變化發展。在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之間必然需要金融關系、商業關系、區域化關系、企業間的分工和集團化作用才能保證二者相互作用,協調發展。從自然的角度分析,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交通運輸費用和交通運輸時間的減少對空間距離產生重要的影響。從經濟角度分析,衡量空間距離狀況的是費用和時間,主要是指人們克服此類障礙時期所付出的代價。
經濟業績是各國政府普遍關心的問題,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差異性導致經濟業績之間存在很大的不同。移民、收入、失業、工業結構等問題大都是因為地理差異造成的,經濟發展與區域福利發展空間不均衡問題會導致國民經濟水平的下降。交通運輸對經濟資源的配置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為再配置奠定了重要基礎。交通運輸對經濟發展產生一定的效應,產業布局會受到交通條件的限制,交通運輸對區位劃分產生重要影響,所以交通運輸與地區開發和地區繁榮產生不可分割的聯系。
1交通運輸對區位經濟影響的效應研究
交通運輸對區域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是區位影響因素的最重要成分,運輸費用對一個地區的工業、農業、服務業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交通運輸條件也是判斷一個地區是否是貿易中心和經濟中心的重要條件。交通運輸的費用如果很小,達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狀態,區位選擇效應會很明顯,任何企業都會選擇對自己成本要求最小的區位,所以企業都選擇成本低的區位導致產業積聚,最終促進區域經濟高速發展,按照此種模式進行下去,產業都會選擇成本低的地方,形成規模經濟效應,所以產業會聚集到幾個最有利的地方。如果按照相反的模式進行推算,如果交通運輸費用達到一個很大的狀態,導致遠距離運輸成為不可能的狀況,區域交流會減少,區位優勢很難得到體現,只能依靠自身供應[1-2]。因此廉價交通運輸費用是地區經濟規模形成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區域經濟繁榮的重要基礎。如果運輸費用處于很低的狀態,社會產生的運輸量會顯著增加,所以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會拉大,經濟的活動范圍同樣會擴大,最終導致貿易范圍擴大。經濟發展與交通運輸費用的降低有著很大的關聯性,但是從現實狀況看,交通運輸費用的下降總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空間距離仍然是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通過區位研究可以清晰的看出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聯性,交通運輸對經濟發展產生積極的效應,只有發展好交通運輸業,才能帶動經濟又好有快的發展。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中首先需要考慮的是交通運輸因素,交通運輸因素中最核心的因素是交通運輸成本,交通運輸成本對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通過交通運輸成本和其他相關區位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可以看出交通運輸成本可以通過定量方式表示,所以區位理論一般都是以交通運輸成本為根本出發點進行研究。經濟發展與運輸成本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運輸因素和積聚效應對區位經濟發展會產生一定的約束效應。區域經濟對區域結構的影響產生重要作用,區域經濟結構受到三個因素的影響,其主要表現為生產過程的不完全可分性因素、生產要素的不完全流動性因素、服務和產品的不完全流動性因素[3-4]。從生產要素的角度看主要體現在區位自然資源優勢方面,規模經濟可以促進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因此離不開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第三個要素是交通運輸,此三個要素中交通運輸要素產生的作用最大。交通運輸成本對聚集經濟和自然天賦產生重要的影響。
2交通運輸與地區經濟發展研究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政府對交通運輸基礎社會建設的投入力度越來越大,積極的財政政策給我國交通運輸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對交通運輸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只有加快交通運輸事業發展,才能更好的實現交通運輸業為經濟發展服務的目標。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發展會產生最直接的影響,交通運輸投資應該向落后地區傾斜才能保證落后地區更好的發展經濟,才能形成區域發展的動力[5-6]。從發達國家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狀況看,由于交通運輸條件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所以區域會產生規模經濟效應,導致區域經濟的運行速度會越來越快。我國很多地方由于交通運輸投資不夠,導致區域交通條件差,所以地方經濟一直很難發展,交通運輸條件會直接影響較經濟發展的速度。交通條件落后會導致物流效率低,物流效率低會對整個區域經濟發展產生影響,嚴重制約地方經濟的發展。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產業在不斷升級,產業規模的不斷發展,必然要求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能夠配套發展,才能符合經濟發展的需要。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大力發展交通循環經濟是一種趨勢,交通循環經濟是交通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交通循環經濟需要從運輸生產、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輸裝備等領域進行展開,才能更好的拉動經濟全面發展[7-9]。我國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的關聯性要求,只有走內涵式、集約型經濟發展道路,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內涵式、集約型經濟發展道路需要交通現行,只有完善的交通網絡,才能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才能帶動產業升級,實現全面發展。交通運輸促進經濟發展方面只有采取資源化策略,才能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我國必須發展持久、循環、高效的經濟模式,從根本上要求需要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同時需要合理利用交通資源。從而實現有限的交通資源達到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狀態。
3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的關聯性研究
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只有從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的關聯性角度分析協調二者的關系,才能促進交通運輸發展的同時帶動經濟發展,同時經濟發展又反作用于交通運輸,促進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最終實現二者的全面發展,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10-11]。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交通運輸與經濟之間各種協調關系平衡,但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的構成要素上存在很多的不協調因素,只有從根本上解決此類不協調的因素,才能促進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針對我國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不協調的狀態,只有不斷調整才能實現交通運輸系統與經濟發展系統之間的動態平衡。交通運輸行業既具有第三產業的特點又有物質生產行業的特點,從交通運輸業的服務性和基礎性特點看,交通運輸發展過程中需要很多物質產品,充分利用物質產品的同時,帶動相關行業的穩定發展,促進經濟的全面協調發展。交通運輸行業與宏觀經濟的發展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性,經濟結構發生變化的時候交通運輸必須適應其要求,才能促進經濟的發展。通過對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導致企業之間的空間距離時間距離更近,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相互作用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和經濟效率,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與經濟發展的關聯性之間存在一定的函數關系,只有分析好二者的對應關系,才能保證交通運輸投資對經濟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交通運輸對經濟發展會產生階段性作用,不同發展時期交通運輸對經濟的影響完全不同。從長時間的經濟社會發展看,交通運輸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一定的正相關關系,通過對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會對經濟產生一定的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從交通運輸的間接效應,主要是建設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過程中產生的運輸服務營運崗位和就業機會。建設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建筑材料等要素,因此對經濟發展可以產生一定的關聯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