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鄉村經濟論文
本文作者:孫遠姍 單位:陜西理工學院經濟與法學學院
1目前鄉村公路的狀況
“要想富,先修路”。這在鄉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得到無數次的證實。在此,以山地為主的地形使得呂河鎮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交通的發展。呂河鎮交通便利,水陸通行,過境東呂、316國道安旬段、十天高速呂河工業園區段溝通東西南北。旬呂江南路已全線通車,進一步拉近了與城區的距離,呂河區位優勢更加明顯。公路實現村村通。全年新修通村水泥路6條16.5km,新修公路4.2km,改造村級道路9km,全鎮交通基礎面貌不斷改善。西康鐵路、襄渝鐵路對這些公路的修建起到了很好的促進和拉動作用。
2鄉村公路對鄉村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
第一,交通運輸設施的發展促進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在解決溫飽問題后越來越注重生活質量的改善,各種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賴于交通的發展。“農業收入仍占農戶收入的主要部分,農戶收入主要依賴于農業的現實加劇了農戶對農業基礎設施投資的需求,尤其是對公路等基礎設施的需求。”就住房而言,鄉村公路的成功修建就會促進農戶建造房屋。首先,公路的修建可以方便快捷的運輸建造房屋所需的鋼筋水泥,這不僅節約了運輸成本,還提高了建造房屋的效率。其次,公路的修建也吸引了周邊地區的農戶向公路兩側靠近,以依靠擴大的人流物流資源。
第二,公路建設推動了城鎮化進程。梨河村以前是一片桔園,現已成為臨近竣工的十天高速(湖北十堰到甘肅天水)、“安旬”二級公路以及“旬平”二級公路的交匯處。因為這些公路的修建,這里的桔園現在都被占來用作蓋樓,把以前分散的居住點變成現代新居民點,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布局。這是農村城鎮化的開始。公路建設使沿線農戶交通區位優勢顯著增強,使城鎮的城市功能、職業特色和人口吸納能力不斷加強,使區域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第三,公路建設促進了鄉村特色產業的發展。冬青村的獅頭柑、平定河流域的大棚蔬菜、江店村的烤煙都是呂河鎮的特色農產品,這些農產品的發展依賴于交通設施的完善。交通的發展不僅擴大農產品的銷售渠道,而且還便于引進外來資金對這些產業的支持。此外,交通的發展加強了鄉村與外界的聯系,通過公路交通運輸功能的發揮實現鄉村生產資料的合理配置,整合區域內的各種資源,促進鄉村與外界之間物資、信息、人才、資金等的流動,促進鄉村產業結構的調整,打破落后地區封閉的發展模式,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形成良性的經濟發展模式,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的發展。
第四,公路建設創造了直接就業機會和更加廣泛及長久的間接就業機會,在很大程度上吸納了當地的剩余勞動力。梨河村因“十天”公路等的修建為當地農民提供了一條很好的就業渠道。一來在這里就業離家近,可以照顧一家老小,而且住宿問題也不用發愁。也不至于因長期離家而造成家里沒人管等現象。二來也可以利用閑時回家種地,定期回來照管,也不用因沒糧食而買著吃。這里的工資也是相當不錯,每人每天100元,而且管吃管住。這和在外地打工的工資差不多,但是較外地相比方便的多了。所以這對吸納一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有了很大的幫助。此外,公路的修建還為依附于公路而開設的零售、餐飲等相關行業提供了更大范圍、更加廣泛的間接就業機會。“通村公路還加速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加快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速度,特別是把農民從小農經濟中吸引出來;同時,同村公路還縮短了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差距。”
第五,公路建設改善了農民的出行條件和旅游條件,直接推動了鄉村旅游帶、旅游圈的形成和拓展。隨著人們對都市美景的審美疲勞,鄉村特有的自然風光越來越受青睞,交通的發展則為成功的開拓鄉村旅游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隨著汽車越來越多地走進普通家庭,便捷的公路交通條件則對自駕車旅游市場的開拓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3鄉村公路存在的缺陷
第一,鄉村公路在修建過程中沒有處理好征地的補償問題。梨河村對于所占的農民房屋,政府按兩個等級給予一定的補償。一等房屋按450元/?進行拆遷、二等房屋按350元/?進行拆遷。所占土地按1800元/667?進行補償。而對于所占土地有橘樹的按每棵樹50元進行賠償。但這些措施在實施過程中卻遇到很多難題,比如,房屋等級的認證很難達到完全公正化、完全準確化,即便等級能得到準確認證,等級之間的補償差距也并不能代表房屋之間的等級差距,這就產生了很多矛盾。
第二,農村道路質量差,等級低,養護不到位,通達深度不夠,增加了通行困難。呂河鎮以山地為主的地形給鄉村公路建設帶來了難度,道路線性比較差,且彎多、彎急、坡度陡,路面質量差,破損嚴重,多為混凝土或沙石路面。遇到夏秋季的雨水天氣,山地公路的山體滑坡現象比較嚴重,致使許多鄉村公路被破壞。加之養護不到位,道路不堪重負,不能經久耐用。而且許多道路建設標準不高,很多路面寬度僅3.5m,汽車會車困難。再者,農村公路之間、農村公路與干線公路、高速公路之間尚未完全暢通,仍有許多鄉村公路是“斷頭路、泥巴路”。
第三,鄉村公路在修建過程中未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且存在安全隱患。呂河鎮的鄉村公路很多是盤山公路,公路的修建必須開山毀林,這不僅對當地生態環境有一定破壞,而且盤山公路特有的彎多彎急及坡陡等特點也增加了行車的危險性。在公路的修建過程中,殘渣廢棄物的隨意堆砌破壞了原有植物的生長。此外,因開山而進行的爆破對當地居民的房屋有一定的破壞作用。像險灘村一組就因公路的修建導致許多農戶的房屋的墻面出現裂痕,更嚴重的是墻面出現錯位。雖然政府對這些情況都進行了一定的補償,但是鄉村公路的安全性也是不容小覷。這種只注重效益提高的發展從長遠來看必將制約經濟的持續發展。
4關于公路建設相關問題的建議
4.1在新農村公路建設中應注意統籌規劃,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實效
新農村公路交通發展與小城鎮建設、農業區劃、土地總體利用、農業產業基地及移民搬遷、扶貧開發等統籌規劃,與農村山、水、田、林、渠治理緊密結合,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運輸發展協調安排,做到規模適當,結構合理,經濟適用。在統一規劃指導下,根據農村地理條件、經濟水平、交通需求、資金供給和公路使用功能,恰當利用地形,合理選擇路線方案、技術指標和路面結構型式。在項目實施安排中,先易后難,先急后緩,突出建設重點,明確建設任務,做好示范帶動,講究重點突破,分步有序地推進農村公路的各項工作。切忌急于求成和貪大求高,切不可因農村公路建設增加鄉村債務負擔。公路交通設施的規模、布局、等級標準及管理服務,充分體現農村實際和農民需求,既要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為,既要滿足當前需要又要兼顧今后發展。堅持以人為本、質量和效益第一。公路設施建設應堅持可靠、耐用、適用、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