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中等教育
素質教育就是全面提高與發展人的素質的教育,是通過科學的教育途徑,充分發揮人的天賦條件和各種素質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就是要解決培養什么人和怎樣培養人這兩大問題,是人的培養模式的一次深刻變革,是教育領域最核心的一個變革……通俗地理解素質教育,就是讓我們的孩子既要成人,又要成才。”
中國職業教育法第三、四條指出: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就業的重要途徑。實施職業教育必須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傳授職業知識,培養職業技能,進行職業指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職業教育法》也為中等職業素質教育作了具體的表述:使學生成為有一定文化水平,一定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初級管理人員或中級技術工人和其它專業人員。當今世界各國的綜合國力的競爭將集中體現在經濟實力的競爭,經濟實力競爭的關鍵是人才和職工隊伍素質的競爭。因此,重視教育和發展教育,特別是大力發展職業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實現現代化的迫切需要。
“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和學會審美,為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創造的能力以及生存與發展的能力打好基礎。近幾年來,我校依據《職業教育法》中對中職生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及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的全面需求,結合我校辦學的實際情況,對在中等職業學校中實施素質教育做了如下幾點的嘗試,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一、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從素質教育角度來講,中等職業學校應該以培養應用智能型人才為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中專教育改革,應以社會需要,專業學科體系和學生的發展作為基本點,改革現有的課程模式,構建以全面提高素質為核心,面向全體學生,注意發展創新個性的新課程體系。
1、改革基礎課程內容,為學生身心健康,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為學生走向社會打好基礎。對于基礎課程的改革,我校的具體嘗試是,英語課、數學課采用分層次教學。按學生的成績、理解能力及興趣要求,把學生分為A、B、C三個不同的層次,實行目標情景教學。這樣做,大大地降低了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學習難度,減少了他們對于英語、數學課的畏難情緒,增強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在課程結束的考試、考察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同時,為了培養學生們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的能力,培養他們自我認知、自我心理、情緒調節的能力,還在基礎課中,添加了“職業就業信息指導”、“心理健康”、“演講與口才”、“美育”等多門選修課程,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和條件,選擇個性發展。
2、改革專業課程內容,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讓學生及時地將所學知識同實際應用緊密地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職業實用能力。為此,我校最近幾年來,一直本著“有用”、“實用”、“夠用”的原則,對已有的各種中等職業專業教材做適當的調整、改編,編寫了大量的科學、實用的校本教材。對于“數控”、“電子”等專業,對于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要求多的課程,實行了邊教邊做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試驗室、實訓室及多媒體教學手段,克服了學生對理論課感到難、感到乏味的畏學心理,通過直觀、具象、所學即所得的方式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態度,增強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3、拓寬實習、觀摩基地的渠道,讓學生及早地看清未來職業發展的方向,培養學生明確努力、發展方向的職業能力。近幾年來,我校不斷擴大校外實習、觀摩基地的發展。爭取一切與我校各專業相關的大、中、小型企業,與學校建立、保持長期的聯系。定期、不定期地組織學生進行實時、實地的實習、考察學習。讓學生建立所學專業知識同各企業生產之間的聯系,消除對企業生產的距離感、陌生感。從而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和發展方向。
二、第二課堂活動成為培養學生工作能力和發展個性的空間陣地
近年來,第二課堂活動,在我校迅速地活躍起來,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在人才素質培養上起著積極作用。
1、課外社團活動。近年來,我校根據素質培養的需要和學生個人興趣,建立了書法、繪畫、音樂、文學、攝影等各種社團組織。不定期地聘請校外專家、社團到我校進行經驗交流活動,并且定期地舉辦各種展覽、競賽活動,大大地活躍了校園文化氛圍,滿足了學生個性能力的發揮,促進了學生個性能力的發展。
2、社會實踐活動。近年來,我校不斷組織學生參加有益于學生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先后組織學生開展了中專生志愿者活動、中專生就業跟蹤調查活動和中學畢業生升學狀況考察等社會實踐活動。大大地培養了學生主動參與社會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獨立實踐調查的能力和統計整理工作的能力以及把社會實踐活動轉變、上升到理論指導的能力。
3、法制、安全觀念教育活動。針對中等職業學生法制觀念薄弱,自我保護、愛護心理不足的問題。近幾年來,我校同社區治安管理警察及消防部門建立了長久的校內、校外法制、安全教育活動。定期舉行法制、安全教育活動。大大地加強學生的防火安全意識和法制道德意識,使學生能夠安全、健康地成長。
三、與學生的家庭建立和諧互動、互信的信息溝通網絡
素質教育的成功,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就能夠取得的。要通過學校、社會、家庭的多方努力。其中學生家長的通力配合和充分信任是十分重要的。幾年來,我校利用網絡信息等多種方便快捷的手段,為每一位同學建立詳實的家庭信息檔案。與學生的家長建立了持久、穩定的信息互動網絡。及時地了解學生家長對學校培養目標、模式的期望、意見和建議。及時地把學生的學習、生活的成績、問題反饋給家長,讓學生家長在第一時間內了解到學生在校的學習、成長情況,對學生學習情緒的穩定以及心智成長與成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大地改善和提高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平衡與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職業教育發展的路還很長,我們隨時隨地都會面臨不同的挑戰。通過近幾年來的不斷嘗試、不斷實踐,我們取得了很好的經驗與成績,因此,我們有信心通過不斷的學習、嘗試,進一步更好地實現我們中等職業素質教育的目標,迎來中等職業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