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音樂
在現實的教育常態中,由于受應試壓力的影響,音樂課在學校課程中的地位沒有被提高到應有的高度。因此有不少音樂教師就放棄了曾經的追求,原本應當充滿魅力的音樂課變成幾首歌的循環播放,甚至在有些音樂課堂上,用視頻或收錄機代替了音樂老師的指導,成為一種機械模仿與重復。在筆者看來,就算有應試壓力的存在,音樂老師也是大有可為的,因為音樂教學的質量固然取決于外在的客觀條件,更在于音樂教師在課堂上的演繹,“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只要我們音樂老師能夠認真地對待所上的每一節課,音樂課一樣能在日常教學中綻放出應有的光彩。
那么初中音樂教師應如何腳踩堅實的土地仰望星空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尊重自己的工作,從教學設計開始
相對于其它學科而言,音樂具有減緩學生壓力的作用,因此學生相對而言是比較喜歡音樂課的。但這種喜歡往往又是一種表面的喜歡,往往是由于其它學科枯燥而產生的一種“移情”現象。因此,要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音樂教師還需要從教學設計開始,依靠學生的興趣點,采用多種方法實施教學,這樣才會收到預期的效果。
分析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我們可以發現,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求知欲望旺盛、模仿能力強,但又心智發展不成熟,存在持久性不強、耐力弱等缺點。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就要關注到學生存在的優、缺點,確保教學過程中能揚長避短;然后結合所要教授的內容,分析教學重點與難點,研究音樂作品的風格及所包含的音樂知識等。特別要強調的是,很多音樂作品不能只教作品本身,更要向學生介紹作品誕生的背景、作者創作的心態等。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等方式向學生介紹這些背景知識,讓學生從心理上產生一種共鳴,產生一種認同。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視唱練耳等基本音樂技能的教學,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值得一提的是,音樂教師可以從班上選擇幾個音樂素養較好的學生作為示范,結合當地的音樂特點進行教學,這樣的課堂更具生命力,也更容易凝聚學生的注意力,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二、注重研究課堂,從教學過程開始
如果說好的教學設計往往都注重課堂開端的話,那我們認為在上述基礎上,音樂課的開端就沒有太大的問題。同時,我們又注意到,一節好的音樂課固然需要一個好的開端,但僅有好的開端還不足以在四十五分鐘的時間內完全吸引住學生。
因此,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加強把控力度,讓課堂成為一個整體,讓學生享受過程的美妙。
一節課的環節較多,以課堂各環節的銜接為例,如何在環節過渡時形成一種比較良好的承上啟下的效果,常常是考驗音樂教師對課堂掌控能力的關鍵。
而做好銜接工作的關鍵就在于研究上下兩個環節的關系。有了堅實的開頭之后,如果加上一個華麗的結尾,則一節好的音樂課也就此形成。
資深的音樂教育專家提出,“一節好的音樂課的收尾,一定要具有將課堂推向高潮的效果,這樣一節音樂課才能完美謝幕。”那怎樣進行結尾呢?有經驗的教師總結出這樣幾點可供我們參考:一是可以通過師生共同合唱來結尾,由于合唱具有凝聚精氣神的效果,因此往往能將課堂推向高潮,特別要注意的是師生共同合唱時最好能夠起立,教師的聲音要有感召力和凝聚力,這樣更能保證效果;二是可以師生對唱,對唱是一種互動,盡管不是那種問答式的互動,但在對唱中,用心對唱的雙方往往都能感受到對方包含的情感,從而能產生一種共鳴,而在這種共鳴中,課堂也易推向高潮。
三、注重教學效果,從研究教學方法開始
好的教學效果一定來自于好的教學設計,而教學方法則是教學設計的核心與靈魂。初中音樂課的核心是什么?除了內容層面的歌唱技巧、器樂及其它音樂基礎知識之外,更包括對音樂的欣賞教學、對音樂律動的感受教學等。這是同屬于音樂范疇但處于不同層次內容的教學。不同的教學內容面對不同的學段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教學要求,音樂老師的使命之一,就是研究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結合課標提出的要求,尋找最佳教學方法,追求最佳教學效果。這樣才能將因材施教、以學定教的理念落到實處。
一般認為,好方法是相對的,同一種方法在不同時間使用效果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我們認為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而要真正做到契合學生的需要,就要把握準學生的興趣點。以音樂教學中簡單的節奏把握教學為例,我們除了通過打節拍的方式,讓學生結合節奏感強的音樂進行節奏教學之外,還可以通過讓學生尋找身邊有節奏的聲音的方法,例如不同油門強度下摩托車排氣管的突突聲;通過用多媒體給學生提供一些有節奏的聲音,然后進行簡單模仿的方法,并讓學生在小組之內兩兩結合,模仿給對方聽,從而增強學生的音樂節奏感,對學生以后聽音樂記樂譜也會打下很好的基礎。
四、注重整體感受,從音樂鑒賞開始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音樂鑒賞并不是一個必教的內容,應試形態下的音樂課堂更是如此,但正如文首所說,音樂教師應該利用音樂課的時間,給學生提供全面的音樂營養。
對于初中生而言,一個簡單且有效的做法就是,在創設了適當的情境之后,給學生提供一個完整的音樂,如《黃河大合唱》,讓學生在完整的音樂欣賞中,感受合唱、輪唱的魅力,感受不同樂器給聽覺帶來的沖擊,感受因為視覺影響給人帶來的各種聯想,并在聯想中產生對音樂的認同以及對音樂力量的感受。
為了產生較好的效果,要注意給學生提供音樂時盡量采用較好的教學手段,盡可能地使用多媒體和較好的音響,以產生較好的視聽效果。當然,這要結合各校的實際來施行,具體不再贅述。
初中音樂教學感想良多,以上是對其中的幾點摭而談之,不當之處,還請同行們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