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城市生態論文
“建設性的”后現代主義是與以否定和解構為特征的激進后現代主義相對而言的,是以一種既批判又超越的立場轉向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思潮。后者對因工具理性的單面訴求所造成的環境惡化、生命意義的喪失進行徹底解構,然而因為缺少建構,倡導多元、價值虛無的緣故自身也面臨被解構的危險。建設性后現代主義“為確保‘換湯不換藥’的情況不再發生,為確保思想霸權、方法霸權永遠不再建立,為‘使王位的空缺成為常態’”[1],倡導多元整合的思想,在有機聯系的基礎上,將傳統、現代、后現代和當代有機整合,關注與人類存在和命運息息相關的生活世界,試圖用生態倫理這一新的思想向度突破現代工具理性機械計算所帶來的人與自然冷漠敵對的關系,積極尋求重建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美好的新世界,以一種積極樂觀、富有創見的全新運動為人與自然建立新的倫理秩序,將“真”、“善”和“美”還于人和自然,在人與自然重歸有機整體基礎上謀求人與自然協調發展。
一
包括建設性后現代主義在內的“后現代主義”思潮意在顛覆傳統的理性與倫理的扭曲,實現生態倫理轉向。倫理原本作為內在于人的道德規范,其基礎性和規范性在現代主義的視閾下,逐漸被理性取代———理性成為一切法則的基礎,倫理成為外在于人的禁令,道德行為者由自我審視的道德關注轉向外在倫理原則的權威與規定,最終導致人的道德自信力缺失,拒絕道德判斷力,活生生的個體之間的倫理關懷變為緘默與冷漠對視,現代主義的倫理悲劇由此出現。“一方面它力圖以普遍道德理性構建各種形式的普遍倫理規范,以保障現代人的生活自由和價值追求;但另一方面這種規范化的倫理約束又在客觀上制約著個人自由,與現代的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價值追求相悖。”[2]
現代主義的倫理生活是自由資本主義經濟生活中資本邏輯的延續,以物的增殖為邏輯的“增長的邏輯”是理性邏輯的現實呈現。伴隨著資本主義的擴張,它以全球化的勢頭迅猛占領全世界,以機械計算為特征的現代主義價值觀被大肆宣揚———對世界以認真的觀察、精確的測量和技術的分析實現利益的最大合理化。“面對巨大的全球性生態危機,科學或宗教,都不能獨立應付。如果每個人和每個國家都只是一味地爭取經濟的利益和生活的舒適,生態系統就會凋零,物種就會繼續滅絕,也許上億的人類會喪失生命。如果不將科學與世界的精神傳統結合為一體,人類縱然可能活過現在這個世紀,但留給后人的將是一條千瘡百孔之路。”[3]現代主義的以工具理性為本質的價值觀從根本上排斥價值,以功利、實用的價值觀為主導,以“知識就是力量”的價值目標僅限于利用、控制和征服自然。在現代主義價值觀的作用下,道德被嚴重“物化”,卓越與崇高相對缺失,缺乏終極關懷成為現代社會的普遍道德現象。在這種狀況下,以單純物質提升為生活目標的價值取向并未改變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處境,相反物質生活富裕的背后卻隱藏著更為嚴重的危機和矛盾。一方面,破壞性的開采,自然資源瀕臨枯竭,生態失衡;另一方面,機器大工業又把生產中出現的有害物質排放到自然界,進一步惡化自然環境,人類生存的空間逐漸縮小。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以損毀自然資源為代價的,現代主義價值觀對自然資源的破壞史無前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被打破,人類生存家園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現代社會出現新的危機———生態危機?,F代主義所推崇的旨在為人類謀幸福的夙愿并未如期而至,所倡導的“人類中心主義”也并未給人類帶來任何福祉,相反卻加劇了社會的危機和矛盾,越來越落入了馬克思曾經表達的“異化”的狀況之中,人對自然的征服依其慣性走向了人對人的征服,其直接的呈現就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一系列戰爭給人類造成空前的災難和痛苦,人性的殘忍和墮落與其大力宣揚的人道主義為核心的價值觀形成強烈反差。
“理性與科學”神話破滅,現代主義走向了人的對立面,理性附著在冰冷的機器之上,科學變成了掠奪財富與投機致富的工具,價值理性臣服于工具理性,人從理性主體的中心位置一落千丈,淪落為工具理性的奴隸,淪為機器的碎片。人們以機械的思維和碎片化的方式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同時也促使他們用一種懷疑和批判的目光審視著現代性的生活及信念。他們發現,理性和科學并非現代主義謀劃所想象的那樣公正、合理、美好,人道主義所要塑造的人不是活生生的現實的人,而是抽象的大寫的“人”,是個性受壓抑的人,人性不能獲得全面發展的人。面對以主客二分為基礎的現代理性主義所造成的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困境,于是就有了使用各種否定解構和破壞為方法對現代主義進行顛覆的后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對現代主義的批判、否定與質疑是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生態、倫理危機和矛盾的必然反映,是現代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
以否定和解構為特征的后現代主義秉持這樣的根本立場:現代主義總是從某種假定的東西出發,后現代主義則反對任何假定的“前提”、“基礎”、“中心”,對“唯一中心”、“絕對基礎”、“純粹理性”、“大寫的人”、“一元方法”采取徹底否定的態度,志在摧毀傳統封閉、簡單、僵化的思維方式,打爛一切人類迄今為止所認為普遍必然的東西。被現代主義奉為萬能的理性在后現代主義眼中變得一文不值。理性既不能為人們提供終極關懷也不能提供終極解釋,“上帝死了”之后,人也死了。
后現代主義以一種“去倫理觀”的方式實現了對現代主義倫理觀的克服。“現代主義倫理觀”所倡導的一切“絕對命令”和道德法在后現代主義看來已經不再適用于這個時代,人們拒絕道德約束的同時也拒絕道德關懷,由于缺乏價值引領,倫理道德淪為碎片,道德走向虛無。被現代主義所貶抑的情感、欲望相反則得到高揚,非理性受到極力推崇,世界變得無秩和混亂,從這個意義上說解構性的后現代主義對現代主義倫理觀的破壞是徹底的,也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