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農業
1引言
林業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承擔著生態建設和林業產品供給的重任,現代林業具有多種功能,能夠滿足社會的多種需要,為社會創造多種福利,加快現代林業發展,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
2現代林業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蘭溪市現有林業用地面積6.93萬hm2,其中有林地面積5.6萬hm2,森林總蓄積量240萬m3,森林覆蓋率49.48%,林木綠化率51.46%,平原區林木覆蓋率17.9%。屬典型的丘陵縣市,俗稱六山三水一分田,近年來,通過大力發展現代林業,對推進新農村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1)發展現代林業是加快農村生產發展的重要內容。森林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等功能。據實地觀測,農田防護林能使糧食平均增產15%~20%,通過發展現代林業,充分利用好山地、林地這些非耕地資源,有利于保障農業穩產高產,有利于增加木本糧油、果品、菌類、山野菜等各種能夠替代糧食的森林食品供給,減輕基本農產品的生產壓力,維護糧食安全,拓展農村生產發展的空間。
(2)發展現代林業是實現農民生活寬裕的有效途徑。發揮林業的生態、經濟和社會等多種功能,特別是大力培育和發展多種林業產業,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蘭溪通過大力發展現代林業,大力培育建設主導優勢產業,積極創建特色林業基地等有效舉措,林業在農民家庭收入中的比例逐年提升,尤其是楊梅、枇杷、大紅柿年產值超過2億元,占農戶家庭收入的70%以上,綠水青山成為實現農村致富的金山銀山。”
(3)發展現代林業是促進鄉風文明、實現村容整潔的重要措施。綠化宜林荒山、構筑農田林網、增加村莊的林草覆蓋、發展庭院林業,可以實現農民生活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優美;倡導森林文化、弘揚生態文明,可以幫助農民形成良好的生態道德意識,實現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發展高效林業產業,可以為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提供物質保障。許多地方通過發展現代林業,不僅實現了綠化美化,而且大幅度提高了農民收入和村集體收入,改善了干群關系、村民關系,從而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
(4)發展現代林業是推動農村管理民主的重要實踐。我國集體林地占全國林地面積的一半以上。在占國土面積約90%的廣大山區、沙區和林區,鄉村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集體林地管理。實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建立現代林業產權制度,由農民自己管理和經營好這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農村民主管理的重要內容。福建、江西、遼寧等省集體林權制度的改革,在極大地解放農村生產力的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的民主管理進程。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福建省邵武市水北鎮楊梅嶺村在轉讓一片山場時,就先后召開了11次村民代表大會。當地干部群眾反映,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動了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使村干部懂得了依法行政,群眾懂得了依法維權。
3現代林業的功能分析
現代林業是指全社會廣泛參與,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手段,保護、培育、發展森林資源,并充分挖掘、高效發揮森林的多種功能和多重價值,以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態、經濟和社會需求之林業。林業不再只是一個經濟元素,而是成了保護環境、建設環境的主體,是人類社會健康、和諧發展的基礎產業。
3.1整潔村容,促進鄉風文明
構筑農田林網,增加村莊的林草覆蓋,發展庭院林業,可以推進村莊整治效果,實現農民生活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優美;倡導森林文化、弘揚生態文明,可以幫助農民形成良好的生態道德意識,實現鄉風文明的推進。從2005年開始,浙江省蘭溪市委、市政府決定開展美麗村莊建設行動,擬對所有村莊進行了綠化、美化,其中,村內、村旁的綠化列為重要指標。通過幾年的建設,目前已創建有浙江省綠化示范村7個,金華市綠化示范村19個,蘭溪市級綠化示范村51個,并創建了省、金華市森林城莊1個。美麗鄉村建設不僅實現了村莊綠化美化,而且還改善了干群關系、村民關系,村與村之間的關系,從而,使發展現代林業成為促進鄉風文明、實現村容整潔的重要措施。
3.2改革制度,推動農村民主管理
蘭溪市借鑒毗鄰縣市在以現代林業發展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推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還推動農村民主管理的實踐的經驗,從2008年開始,組織開展了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由農民自己管理和經營好山林這一重要的生產資料,極大地解放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的民主管理進程。筆者在調查中了解到,是年,全市境內所有集體林承包,各村事先均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承包程序的各個環節均依法(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的規定,嚴格按照程序辦理,使村干部懂得了依法行政,群眾懂得了依法維權。從而,在蘭溪市也進行了以發展現代林業來推動農村管理民主的重要實踐。
3.3發展經濟夯實新農村建設根基
發展現代林業是實現農民生活寬裕的有效途徑。發揮林業的生態、經濟和社會等多種功能,特別是大力培育和發展多種林業產業,尤其是桃、李、楊梅、大紅柿、批杷等特色果林產業,以促進農民增收,從而,夯實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基礎。
3.4帶來健康促進新農村建設
森林通過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大量的負氧離子,調節人體生理機能。同時,綠色能消除眼睛和心理的疲勞,使人的精神和心理壓力得到釋放,居民每周進入森林綠地休閑的次數越多,其心理壓力指數越低。同時森林固碳具有投資少、代價低、綜合效益大等優點。加快培育現代林業,在一個村域廣泛種植樹木、花草,不僅增強森林碳匯功能,成為緩解溫室效應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也改善人體呼吸和血液循環,促進身心健康。使村民能夠以強壯的身體建設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