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畜牧養殖行業不斷發展,但是卻逐漸忽略了畜牧養殖對周邊環境造成的影響。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部分養殖人員為了降低養殖成本,缺乏對養殖地周邊環境的保護意識,經常將未處理過得糞便直接排放到周邊環境當中,加重了養殖地周邊環境的大氣、土壤、水質污染。所以,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注意通過綠色的生物養殖方法對動物進行科學化的養殖,并且及時對動物糞便進行處理,加強資源重復利用工作,從而保證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證養殖地周邊環境不受到污染。
關鍵詞:動物養殖,科學管理,環境污染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進步,畜牧養殖業已經成為當前我國農村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并且成為了人們生存與發展的重要行業。但是,隨著畜牧養殖業不斷發展,卻對畜牧養殖地區的周邊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為了保持畜牧養殖行業經濟穩定綠色的發展,就必須加強畜牧養殖行業對環境污染的預防工作以及治理措施。
一、畜牧養殖業對環境的污染
畜牧養殖行業發展的過程中,動物的糞便是對環境污染最為嚴重的因素,動物糞便當中含有大量的氨、氮、磷。如果無法妥善處理動物糞便,會直接對畜牧養殖地周邊的大氣、土壤、水質等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
(一)大氣污染
由于糞便在揮發的過程中,會散發出惡臭的有害氣體,并且其中含有大量的攜病微生物。糞便出現惡臭的情況是由于動物在食用飼料之后飼料消化不良,營養物質排除體外。當含有大量蛋白質的糞便被動物排出體外,經過發酵會產生硫化氫、甲胺、氨等具有惡臭氣味的有害氣體。不但使空氣質量受到了污染,并且會加快蚊蠅的生長,直接影響動物的生長以及人類的生活環境。
(二)土壤污染
糞便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以及脂肪,具有淋容性強的特點,當糞便滲透到土壤之后,會直接被土壤當中的有機物分解為氨與硝鹽酸,雖然這些物質大部分都可以被植物吸收,但是如果融入土壤的糞便過量,會使糞便降解不全,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破壞土壤的基本功能,造成污染。并且,隨著養殖行業不斷發展,養殖人員經常在動物飼料當中添加化學激素,當這些激素無法被完全消化排出動物體外之后,會直接影響到土壤質量。
(三)水質污染
動物糞便如果沒有經過處理直接排放的話,糞便當中含有的大量有機物、微生物等經過雨水的沖刷會直接流入水資源當中,降低水資源的氧溶解度,影響水資源質量。如果糞便排放過于嚴重,會直接造成水體惡化、水資源顏色發黑、魚類死亡,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當人類或者其他動物飲用被污染水資源之后,極易引發疾病。
二、防止畜牧養殖行業對環境造成影響的措施
(一)增強養殖人員的環保意識
為了避免畜牧養殖行業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就必須加強養殖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通過合理的監管方法,對畜牧養殖行業進行管理,使用強制性手段,對嚴重違反《畜牧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的養殖人員進行處罰。將畜牧養殖場以及畜牧養殖小區的動物養殖與管理模式規范化,制定統一的環境保護政策,將畜牧養殖行業環境污染防治工作規范化、法制化。
(二)使用生物工程技術進行動物養殖
在飼養過程中,通過使用生物工程技術可以有效的對動物糞便中的有害物質進行控制。其中,酶制劑是在畜牧養殖過程中效果較好的環保型添加劑,不但可以提高動物食用飼料的消化率,并且可以明顯減少糞便當中的有害物質,避免周邊環境受到污染。通過生物工程技術對動物飼料進行科學的生物添加,可以有效的減少糞便造成的污染。但是,食用生物添加劑之前應當向有專業知識的獸醫或者動物醫療機構進行咨詢,避免濫用。
(三)改善飲水方式,加強糞便收集
首先,在養殖過程中可以通過循環飲水設備,加強水資源的重復使用率,不但可以節約水資源,而且可以避免水資源遭到污染。在對糞便進行處理的過程中,要注意在未經過處理之前不得直接向外排放。由于糞便的資源化利用可以產生較高的經濟利益,所以可以通過治理的方式,將動物糞便轉化為可利用資源。通過高溫堆肥的方式,將糞便密封保存,經過發酵之后,攜病微生物會死亡,成為優質的植物肥料。也可以使用沼氣發酵的方法,對動物糞便進行無氧發酵,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可使用的優質燃料。
結束語:
在畜牧養殖行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動物的糞便對周邊環境造成的影響,環境污染會直接導致畜牧養殖行業的動物出現疫病甚至死亡。所以,在畜牧養殖行業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對周邊環境的治理工作,以及環境污染的預防工作,通過科學化的養殖方法,降低動物糞便當中的有害物質,提高動物糞便利用率,避免由于養殖行業造成環境污染對經濟造成嚴重的損害。
參考文獻:
[1] 張國月,鄭權,柏坤桃等.畜牧養殖業對環境污染的風險及其防制對策[J].畜牧與獸醫.2015(4)
[2] 廖劍偉.淺析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的現狀以及應對措施[J].科學種養2015(z1)
[3] 陶汝憲,查飛,陶鑫等.論畜牧業生產中的環境污染及治理對策[J].云南畜牧獸醫.2011(5)
相關閱讀:飼料與畜牧 怎樣發表論文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