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索一種相對高效可靠的方法制作大鼠酒精性肝損傷模型。 方法 16只雄性SD大鼠隨機分為2組。 對照組飲用生理鹽水;實驗組飲用52%的紅星二鍋頭14天,記錄大鼠情況;處死后對肝組織和血液進行檢查。結果 14天后,實驗組與肝功相關的“前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前白蛋白、視黃醇結合蛋白和總膽汁酸”5個指標均出現明顯異常,肝臟均出現腫大,肝竇變窄,表面可見白色點狀變化。結論 該模型操作簡便,發病過程與臨床類似,為公共衛生領域尋找有效的針對酒精性肝損傷的防治方法以及藥物治提供較好模型。
關鍵詞:急性;酒精性;肝損傷;動物模型;大鼠
酒精濫用與依賴日益嚴重已成為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1]。 長期大量飲酒易導致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早期表現為脂肪肝,可發展為酒精性肝炎、肝纖維化及肝硬化[2]。不同的酒精對肝臟的損傷也有差異[3]。暴食和禁食對肝臟的損傷更為嚴重,嚴重酗酒可造成廣泛肝細胞壞死甚至肝衰竭,選擇與人類 ALD 相似的動物模型對研究其發病機制具有重要意義[4]。急性酒精性肝損傷是因短時間連續大量飲用含乙醇的飲品所導致的肝臟損傷性病變,嚴重時能導致酒精中毒死亡。酒精,這一因素已經成為了在病毒性肝炎之后的,導致肝損傷的第一罪魁禍首[5]。因此,酒精性肝損傷模型對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1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清潔級的SD雄性大鼠16只(均來自于西南醫科大學城北實驗動物中心),空腹體重180-260g。
1.2主要試劑
52%紅星二鍋頭(北京正通榮合商貿有限公司);氯化鈉注射液(四川美文康佳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甲醛溶液(成都金山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緩沖液。
1.3實驗環境
實驗地點為西南醫科大學城北校區動物實驗中心2樓11實驗室,濕度40%~70%,室溫20℃~25℃,大鼠飼養在無毒、耐高溫、耐高壓、耐腐蝕的飼養籠中,每天更換飼料,隔日更換墊料,自由飲用干凈水。
1.4 實驗方法
1.4.1動物分組及處理
使用大鼠16只,任意分成兩個組(每組8只),作為實驗組和空白對照組。實驗組每天禁食不禁水十個小時(早上8時禁食,下午6點灌胃)后給予濃度為52%的紅星二鍋頭,1ml/100g.d, 空白對照組則使用1ml/100g.d的生理鹽水灌胃,兩個小時后恢復進食。
1.4.2觀察記錄
每日上、下午各觀察一次,實驗條件同前,連續觀察14天,記錄動物的外觀、飲食、行為、活動度、空腹體重、有否死亡等情況。
1.4.3標本采集與處理
在第15天的時候,采用頸椎脫臼致死法對大鼠進行處死,取出兩個小組的大鼠的肝,收集血液之后取肝組織放在10%中性福爾馬林中固定,等著做組織病理、免疫組織化學檢測。隨后在兩個小組的大鼠肝左葉同一部位取一大鼠塊肝組織,緩沖溶液和10%甲醛溶液固定。經過常規脫水、石蠟包埋、切片,行HE染色后,在光鏡下觀察。評估肝臟的脂肪變性程度。并將采集的血液進行生化分析。
推薦閱讀:寫運動醫學論文能看哪些文獻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