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肝膽彩色多普勒超聲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應用的效果進行觀察。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間門診及住院的8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其中40例首發精神分裂癥者作為對照組,未服用抗精神病藥物;40例服用抗精神病藥物者作為研究組,對兩組肝膽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對比。結果:檢查結果陽性率方面,研究組(45.00%)明顯高于對照組(2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時間方面,研究組10年以上陽性率高于3-10年(P<0.05),單一典型抗精神病用藥陽性率高于單一非典型抗精神病用藥(P<0.05),60歲以上老人陽性率高于60歲以下患者(P<0.05),聯合用藥陽性率高于單一用藥(P<0.05)。結論:聯合用藥、典型抗精神病用藥、年齡60歲以上及用藥時間10年以上患者,抗精神病藥物對肝膽功能損害加重,需對肝功能及肝膽彩色多普勒超聲定期進行檢查,為及時發現與治療提供依據。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肝膽彩色多普勒超聲;抗精神病藥
《天津護理》雜志是由天津市衛生局主管,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天津護理學會、天津醫科大學護理學院聯合主辦的護理專業學術性期刊。
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而言,多數存在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對患者肝臟可能造成損害,并引起諸多不良反應[1]。本次研究對本院8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研究,采用肝膽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肝膽功能影響因素進行分析,評價不同因素影響下的用藥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間門診及住院的8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其中40例首發精神分裂癥者作為對照組,未服用抗精神病藥物;40例服用抗精神病藥物者作為研究組。研究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最小30歲,最大70歲,平均(47.2±5.1)歲,病程最短2年,最長16年,平均(7.9±1.3)年。其中26例單一用藥、14例聯合用藥;25例用藥時間3-5年、15例用藥時間10年以上;12例單一非典型抗精神病用藥、14例單一典型抗精神病用藥。對照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最小31歲,最大69歲,平均(46.3±4.6)歲。一般資料對比,兩組差異不顯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儀(美國GE公司,LOGIQ C9型)進行檢查,探頭頻率3.5-5.0MHz?;颊邫z查中,由主治醫師完成檢查。檢查前1d,患者晚餐少食清淡食物,禁食1夜,檢查當天,患者空腹接受檢查,采用左側臥位、仰臥位掃查。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肝膽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準確率進行統計對比;對研究組患者用藥年限、用藥類型、用藥方法及年齡、性別等因素對檢查結果陽性率的影響進行統計對比。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彩超檢查結果陽性率對比
對照組中,肝膽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11例呈陽性,陽性率27.50%(11/40),觀察組檢查結果,18例呈陽性,陽性率45.00%(18/4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792,P<0.05)。
2.2 研究組不同條件下彩超檢查結果對比
用藥時間方面,研究組10年以上陽性率高于3-10年(P<0.05),單一典型抗精神病用藥陽性率高于單一非典型抗精神病用藥(P<0.05),60歲以上老人陽性率高于60歲以下患者(P<0.05),聯合用藥陽性率高于單一用藥(P<0.05),性別方面,陽性檢查結果無明顯差異(P>0.05),詳見表1。
3 討論
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而言,受疾病遷延影響,患者往往需要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主要藥物類型包含舒必利、氯丙嗪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及奧氮平、氯氮平及利培酮等典型抗精神病藥物[2,3]。此類藥物主要在肝膽系統代謝與分解,所以長期用藥對肝膽系統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如果發現不及時,導致肝膽系統疾病的發生,治療難度也會增加[4,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肝膽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陽性率方面,觀察組45.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7.50%,差異顯著(P<0.05),提示觀察組患者長期用藥,導致肝膽系統疾病的發生率明顯較高。在典型抗精神病藥物使用中,氯丙嗪在臨床中應用比較廣泛,但該藥物對肝膽系統損傷較大,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則對肝膽系統損傷相對較小,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引起的肝膽系統疾病陽性檢出率達到50.00%,高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的25.00%,差異顯著(P<0.05);其它影響因素中,聯合用藥肝膽彩超陽性率高于單一用藥、服藥10年以上患者肝膽彩超陽性率高于服藥3-10年、60歲以上患者肝膽彩超陽性率高于60歲以下,均表明長時間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對肝膽系統會造成損害,導致肝膽系統疾病的發生。隨著當前我國老年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多,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也增多,因老年患者年齡較大、體質較多、病程較長,且經常伴有其它基礎疾病,在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過程中,更容易出現用藥不良反應,患者肝膽疾病發生率更高[6,7]。所以,針對病程較長、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精神分裂癥患者,肝膽系統功能異常與用藥時間、藥物種類、年齡及是否單一用藥等因素密切相關,為對肝膽疾病的發生積極進行預防,定期對患者進行肝膽功能檢查及肝膽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采用肝膽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方法對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檢查,可及時發現肝膽系統疾病的發生,為及時治療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 1 ]羅連英.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肝膽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異常的發生率及相關因素分析[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18,19(5):457-458.
[ 2 ]羅建平.長期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藥物引發肝膽超聲異常的對照研究[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15):147-148.
[ 3 ]伊慧.精神分裂癥患者肝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臨床價值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19):2701-2702.
[ 4 ]汪旭,王麗,裴敏等.長期服用抗精神藥物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甲狀腺和肝臟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8,45(3):456-458.
[ 5 ]許云輝,鐘秋琴,朱啟輝.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老年精神分裂癥長期臥床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分析[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8,27(2):611-612+619.
[ 6 ]陳曄,王志慶.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肝膽彩超檢查異常的發生率及相關因素分析[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17,27(3):200-202.
[ 7 ]姚菊芳.超聲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肝膽脾的檢查價值[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1(4):111-112.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