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生活中的一種威脅,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產生很多并發癥,胃潰瘍也是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的一種疾病。本文是一篇護理研究雜志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胃潰瘍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治療。
[摘要] 目的 探究胃潰瘍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泮托拉唑的治療方法和療效。方法 選取2014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6例胃潰瘍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隨機分組,實驗組40例患者在基礎治療同時采取泮托拉唑的應用,對照組36例患者選擇常規的基礎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潰瘍的愈合情況。 結果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3.33%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更加顯著(P<0.05)。實驗組幽門螺桿菌根除率為85.71%,對照組根除率為66.67%。實驗組患者幽門螺桿菌根除率也大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胃潰瘍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基礎治療同時采取泮托拉唑的應用,能夠明顯緩解患者的身體癥狀,提高身體舒適度,有助于身體康復。
[關鍵詞] 胃潰瘍合并糖尿病患者,泮托拉唑,治療效果
目前,隨著治療藥物的發展和改善,糖尿病患者出現急性并發癥的發生率有所降低,但是出現慢性并發癥的發生率不斷升高,其中胃潰瘍屬于糖尿病患者較為常見的合并癥,治療難度較多,必須給予合理有效的治療,否則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1]。在該類患者治療的過程中,不僅要選擇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還不能影響血糖情況,良好控制血糖指標,在臨床常用的藥物有泮托拉唑[2]。該研究選取76例胃潰瘍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76例胃潰瘍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實驗組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最小年齡為46歲,最大年齡為78歲,平均年齡為:(68.15±4.32)歲,糖尿病病程為:2.3~14.8年,平均病程為:(5.4±1.9)年。基礎疾病:8例為高血壓,7例為高血脂癥,3例為冠心病。對照組患者36例,男性20例,女性16例,最小年齡為45歲,最大年齡為79歲,平均年齡為:(68.07±4.16)歲,糖尿病病程為:2.5~14.1年,平均病程為:(5.2±1.7)年。基礎疾病:8例為高血壓,8例為高血脂癥,3例為冠心病。無明顯的身體資料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實驗組 首先對患者胃鏡胃粘膜活檢,胃鏡檢查以及快速的尿素酶試驗,若結果為陽性,則為幽門螺桿菌感染,要除去外惡性潰瘍,叮囑患者保持基礎治療,控制體重,少食多餐,禁止使用辛辣食物,必須戒酒。首先服用胃腸動力的藥物,伊托必利片,1次/d,劑量為50 mg/次,因為口服降糖藥會對胃黏膜造成刺激,則采用胰島素患額使用,選擇門冬胰島素諾和銳30筆芯,將患者的空腹血糖保持在5~6 mmol/L,餐后2 h的血糖在7~8 mmol/L。服用泮托拉唑膠囊,生產批號為101008,40 mg/粒,2次/d,1粒/次,若患者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要同時服用阿莫西林膠囊,0.5 g/粒,生產批號為:01105002,2次/d,劑量1 g/次。克拉霉素緩釋片,生產商為:江蘇恒瑞醫藥股份公司,生產批號:101021,0.5 g/d。四周后對患者的未經變化以及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進行觀察,還要注意患者治療期間是否有不良反應,若有需要及時處理。
1.2.2 對照組 首先對患者胃鏡胃粘膜活檢,胃鏡檢查以及快速的尿素酶試驗,若結果為陽性,則為幽門螺桿菌感染,要除去外惡性潰瘍,叮囑患者保持基礎治療,控制體重,少食多餐,禁止使用辛辣食物,必須戒酒。首先服用胃腸動力的藥物,伊托必利片,1次/d,每次劑量為50 mg,因為口服降糖藥會對胃黏膜造成刺激,則采用胰島素,將患者的空腹血糖保持在5~6 mmol/L,餐后2 h的血糖在7~8 mmol/L。四周后對患者的未經變化以及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進行觀察,還要注意患者治療期間是否有不良反應,若有需要及時處理。
1.3 療效標準治愈
患者在治療后,胃痛、惡心等不適癥狀全部消失,胃潰瘍面全部愈合;治療有效:患者在治療后,胃痛、惡心等不適癥狀基本好轉,而且在胃鏡檢查中發現潰瘍面達到50%的縮小;治療無效:患者在治療后,胃痛、惡心等不適癥狀沒有明顯變化,甚至有患者加重身體癥狀。
1.4 統計方法
該文數據均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檢驗,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3.33%。和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更加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措施如下。
2.2 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
實驗組治療前有14例患者為幽門螺桿菌為陽性的患者,治療后僅有2例為陽性,根除率為85.71%。對照組治療前有12例患者為幽門螺桿菌為陽性的患者,治療后依然有4例為陽性,根除率為66.67%。實驗組患者幽門螺桿菌根除率也大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不良反應
實驗組中1例出現惡心,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對照組中1例出現腹痛,1例惡心,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6%,不良反應上無較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胃潰瘍由于胃蛋白酶、胃酸對胃腸黏膜的消化作用,以及幽門螺桿菌感染,服用了損傷消化道黏膜藥物等多種因素導致的,主要因素還是胃酸的消化作用[3]。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指標長期處于較高的狀態,這種葡萄糖毒性會?焐窬?系統,導致腸胃蠕動較慢,且胃酸有所減少,由此表明糖尿病患者胃潰瘍胃酸不是主要致病因素。隨著血糖升高,其黏稠度增高,血流緩慢且淤滯,明顯降低胃粘膜的血流量,有微循環障礙,黏膜出現缺血壞死情況,降低細胞的再生能力,有黏膜慢性炎性改變,減弱胃黏膜的防御機制[4]。而且糖尿病的病程長,微血管的病變會加重胃黏膜的缺血,又因為胃蛋白酶和胃酸的作用,容易形成潰瘍。一般口服格列苯脲、甲苯磺丁脲、格列吡嗪、格列齊特、消渴丸、苯乙雙胍等藥物來控制血糖,這些藥物都會對胃部造成相應的損傷和刺激,有藥物還會對胃酸分泌造成間接刺激,加重胃黏膜損傷,長期服用會也會成為致病因素。實驗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這種藥物進行治療,其屬于第三代質子泵的抑制劑,抑制胃酸分泌,該藥物還可降低胃酸水平,還可改善彩后的胃酸分泌,與奧美拉唑相比,在弱堿性或者中性環境中更加穩定,在酸性環境中能夠很快激活[5]。而且該藥物的安全性高,患者在治療中僅有1例出現不良反應。同時還要將患者的血糖指標控制到正常范圍,隨著身體的好轉,適當增加每天的活動,保持合理飲食,選擇營養、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等刺激食物,可增加新鮮蔬果的食用,促進胃腸蠕動,避免出現便秘等情況[6]。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3.33%。實驗組療效更加顯著(P<0.05)。實驗組幽門螺桿菌根除率為85.71%,對照組根除率為66.67%。實驗組患者幽門螺桿菌根除率也大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前叮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保持充分的睡眠和健康的生活習慣。尤其在飲食方面首先要減少糖分和脂肪的攝入,可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包括玉米、黃瓜、西紅柿、芹菜等,在飲食中搭配些粗糧,降低血糖的升高幅度,還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較強的食物,避免飲酒,保持少食多餐的原則,避免過度疲勞。
綜上所述,胃潰瘍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基礎治療同時采取泮托拉唑的應用,能夠明顯緩解患者的身體癥狀,提高身體舒適度,有助于身體康復。
[參考文獻]
[1] 歐作瑜,陳淑鈿. 糖尿病患者合并胃潰瘍的臨床治療探討[J]. 中國醫藥指南,2014(36):222-223.
[2] 郭英. 泮托拉唑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胃潰瘍臨床觀察[J]. 糖尿病新世界,2015(1):33.
[3] 邢輝. 泮托拉唑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胃潰瘍護理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5(14):141-143.
[4] 李敬,朱保月,李穎,等.卡維地洛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臨床療效與安全性的隨機對照試驗[J].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4(2):152-155.
[5] 王穎,燕樹勛,李桓,等.泮托拉唑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胃潰瘍臨床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32):4086-4087.
相關期刊簡介:《護理研究》雜志以護理學研究為辦刊宗旨,以各級醫院、社區護理人員及護理專業院校為服務對象,特色鮮明,標準化,規范化程度高,開辟有理論探討、綜述、論著、調查研究等十幾個精品欄目,《護理研究》在中國護理界享有較高的學術威望。旬刊,A4幅面,96頁碼。刊號CN14-1272/R,ISSN1009-6493,所載論文被國內外多家知名醫學數據庫收錄,現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華北地區優秀期刊,山西省一級期刊。 主要欄目:1、專題筆談、2、論著、3、綜述、4、調查研究、5、經濟交流、6、護理管理、7、護理教育、8、個案護理。獲獎情況:連續6年獲山西省一級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華北地區優秀期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