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手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stoperative con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指術前無精神異常的患者受圍術期各種因素影響,出現術后大腦功能活動紊亂,導致認識、情感、行為、意識等精神活動不同程度的障礙,下面小編推薦一篇關于小兒麻醉的醫學論文。
【摘要】 目的 研究兒童患者氯胺酮麻醉后是否發生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CD)。方法 對象為20例面部鮮紅斑痣兒童患者,在門診進行激光治療,采用氯胺酮復合小劑量咪達唑侖靜脈維持麻醉。應用韋克斯勒學齡前及初小兒童智力量表(WPPSI)進行評估。結果 比較術前和術后智力量表的評分,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無顯著差異。結論 目前研究沒有證據顯示氯胺酮麻醉后兒童出現術后認知功能障礙。
【關鍵詞】 氯胺酮麻醉;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CD);兒科麻醉;韋克斯勒學齡前及初小兒童智力量表(WPPSI)
1955年,Bedford首次報道老年患者在全麻手術后出現癡呆的病例,至1997年正式定義并成立由8個國家13個醫療中心組成的術后認知功能障礙國際研究(ISPOCD)小組,從此POCD被逐漸引起重視并展開廣泛調查。全身麻醉藥物究竟是如何對認知功能產生作用,其確切機制仍不清楚。一般認為年齡越大,POCD發生率越高。大量調查結果顯示,POCD在年齡分布上以65歲以上老年人為主,好發于心血管等大手術后。目前沒有對于兒童患者發生POCD的系統研究,兒童患者極少發生POCD,這可能與兒童神經系統有較高可塑性有關。Kotiniemi等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發現硫噴妥鈉組59%、氟烷組50%、甲基戊巴比妥組58%出現過行為的異常改變。本文對氯胺酮復合小劑量咪達唑侖麻醉的兒童患者進行調查,觀察研究兒童術后是否出現認知功能障礙。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面部鮮紅斑痣,門診行激光治療的患兒。選擇依據:由于鮮紅斑痣激光治療需間隔6個月多次進行,患兒年齡相近,接受治療一致,治療周期長,易于跟蹤隨訪;麻醉藥物單一,氯胺酮復合小劑量咪達唑侖。選擇20例面部鮮紅斑痣患兒,ASAⅠ級。男11例,女9例,年齡3~9歲(學齡前期和學齡期),生長發育正常的兒童。在術前、術后6個月進行評分。排除干擾因素,將麻醉治療過程中,發生低氧、低血壓、反流誤吸等麻醉意外的患者和由于患兒家長主觀因素無法準確行量表測試者排除。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患兒常規吸氧、監護,肌注阿托品0.15mg/kg和氯胺酮8~10mg/kg后,開放靜脈予咪達唑侖0.05mg/kg和氯胺酮1~2mg/kg靜脈維持麻醉,治療持續10~30min,按需追加氯胺酮1~2mg/kg。
1.2.2 智商測定[1]
采用上海修訂的韋克斯勒學齡前及初小兒童智力量表(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WPPSI)一對一在安靜環境下檢測兒童的智商。檢測項目為:(1)語言分量表,包括知識題、詞匯、算術、類同、理解5個分測驗;(2)操作分量表,包括動物房、圖畫補缺、迷津、幾何圖形、木塊圖案5個分測驗。完成10個分測驗后,計算出言語智商、操作智商和總智商。全部測試由2名人員完成,測試人員經統一理論和實踐培訓。每一名患兒在術前和術后6個月接受測試評分。
1.2.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運用團體t檢驗,χ2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果
2.1 術前、術后總智商均值比較
術前總智商均值105.61±10.32,術后6個月總智商均值105.68±10.53,兩者差異無顯著性。
2.2 術后異常情況
僅觀察到1例幼兒,4歲男童,在麻醉后數日內出現遺尿,以及手部精細活動的發育倒退現象,在1周后恢復正常。
3 討論
[2~6]麻醉手術后引起的精神功能障礙,造成醫學和社會問題,使POCD越來越受關注。目前普遍認為POCD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由于影響因素眾多,使目前對POCD認識仍十分有限。年齡、遺傳背景、麻醉藥物對中樞神經系統的直接作用、手術過程對患者生理機能的干擾,都可以影響POCD發生。本文對氯胺酮復合小劑量咪達唑侖麻醉的兒童患者進行調查,盡可能減少干擾因素。患者方面均為兒童,無系統疾病及遺傳疾病,無麻醉意外情況;麻醉方面采用氯胺酮復合小劑量咪達唑侖麻醉,無麻醉吸入藥物;手術方面為門診激光治療,治療時間短,對患者生理干擾很小。調查結果顯示,氯胺酮麻醉沒有引起兒童POCD的發生,對于兒童精神功能無遠期影響。對于調查中觀察到的1例幼兒出現遺尿,以及手部精細動作的發育倒退情況,僅發生于術后數日,1周后恢復正常。由于兒童智能以及生長發育(如手部精細動作的發育,語言智能等)的考量,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兒童父母的觀察。因此,氯胺酮對兒童術后短期的影響可能仍需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新華兒童醫院.上海 Wechsler學前及初小兒童智能測驗量表.臨床兒科雜志,1986,4(3):171-173.
2 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代麻醉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233-2250.
3 王恩真.神經外科麻醉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4 陶國泰.兒童少年精神醫學.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36-138.
5 De Thorne LS,Schaefer BA.A guide to child nonverbal IQ measures.Am J Speech Lang Pathol,2004,13(4):275-290.
閱讀期刊:《中國臨床藥理學》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的主要任務是:報道我國臨床藥理學專業的學術成果;交流臨床藥理的科學研究、藥物評價、藥物治療和教學培訓等工作中的經驗體會;介紹國內外臨床藥理專業的最新進展、學術動態;促進國內與國際的學術交流;宣傳與藥物評價有關的藥品管理學與藥物治療學的水平。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