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進入老年期,循環系統發生明顯衰退性變化,心血管系統不能適應應激狀態,加之受傷后疼痛刺激,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生,要多巡視病房,嚴密觀察血壓、脈搏、患者神志、表情變化等,傾聽患者主訴,及時了解病情,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骨科老年病人受傷后由于活動受限,臥床時間長,加之老年人各臟器功能減退,抵抗力低下等因素,易出現并發癥、延長老年人下床時間,有時甚至有生命危險。因此,要減少骨科老年病人并發癥發生,早期預防及加強護理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是本人在護理工作中的體會,供大家參考。
1 臨床資料
本人通過對2008年6月到2009年12月我科205例年齡在70歲以上患者的觀察和護理,發現股骨骨折123例占總數的60%,膝關節置換62例占總數的30%,其他骨折20例占總數的10%。其中有一例因合并腦梗塞轉入神經內科,其余均無并發癥發生。
2 護理
2.1心理護理:老年患者有病大多表現情緒低沉,悲觀失望,也有的表現為煩躁、焦慮。首先我們應當與家屬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然后與患者多交談,生活上多關照,加強基礎護理,治療時的多做解釋,改變患者心理狀態,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所認識,使之感到自己被重視、被尊重,從而積極配合治療。
2.2病情觀察:老年患者往往同時合并有其他多種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因此,護士要多加巡視,觀察病情要細致,與患者多交談,一旦發生異常立即報告醫生,及時處理。
2.3預防并發癥的護理
2.3.1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進入老年期,循環系統發生明顯衰退性變化,心血管系統不能適應應激狀態,加之受傷后疼痛刺激,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生,要多巡視病房,嚴密觀察血壓、脈搏、患者神志、表情變化等,傾聽患者主訴,及時了解病情,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3.2預防消化系統疾病:患病后由于長時間臥床,胃腸蠕動慢,排空慢,易引起腹脹,便秘,應鼓勵患者多按摩腹部,增強腸蠕動,從而預防并減輕腹脹、便秘。
另外督促患者多飲水,飲食平衡,多吃時令新鮮蔬菜并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必要時給予緩瀉劑。
2.3.3預防呼吸系統疾病:病房應經常開窗通氣,保持空氣新鮮。協助患者翻身叩背,鼓勵將痰液自行咳出,注意保暖,預防感冒。另外指導患者深呼吸,吹氣球,擴胸運動,以增加肺活量。
2.3.4預防泌尿系統疾病:老年患者因臥床時間長,加之骨折處疼痛,怕多飲水排尿不方便,易發生泌尿系感染。要鼓勵患者多飲水,每日清洗會陰部。對留置尿管患者每日會陰部清洗、消毒,定時更換集尿袋并保持引流通暢。
2.3.5預防壓瘡:老年患者由于耐受性差,皮膚彈性差易受損,加之疼痛,不愿意活動,易造成壓瘡,應指導患者三點支撐式活動,或定時翻身,減輕局部皮膚受壓,指導家屬正確使用便盆,預防壓瘡和擦傷發生。
2.3.6預防靜脈血栓: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彈性降低,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流動緩慢,極易形成靜脈血栓。指導患者對肢體主動或被動活動,患肢抬高,并經常按摩患肢增加血流。嚴密觀察患肢血液、感覺、運動等情況,重視患者的疼痛主訴,及時發現,早期治療。
3 功能鍛煉
3.1首先向患者及家屬說明鍛煉的目的是恢復局部肢體功能和全身健康,預防并發癥發生,使手術達到預期效果,爭取早日下床。
3.2早期可活動健肢和患肢肌肉等長收縮及足趾、 踝關節活動,以不引起疼痛、輕度疲乏為宜,拆線后可利用助行器下床活動,要有專人協助,注意安全,防止跌倒。
3.3指導老年人活動時要有耐心,活動量由少到多,循序漸進。
3.4除指導患肢活動外,還要全身鍛煉。如鍵肢的活動,擴胸運動。
4 總結
本組205例,除一例發生腦梗塞外,其余無并發癥發生。周到而細致的做好老年患者的生活護理,滿足其心理、生理上的需要,才能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早日恢復健康。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