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區域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管理面臨諸多問題,結合區域清單式管理實踐經驗,探索區域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清單式管理模式,有利于簡化流程和提高效率,建立科學、規范的區域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管理范式。
本文源自教育科學論壇2021-01-27《教育科學論壇》(月刊)創刊于1987年,是由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四川省教育學會)和四川省教育出版社聯合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教育理論與教學研究雜志。《教育科學論壇》刊物秉承“堅持理論特色,貼近教育實際”的辦刊宗旨,以“為學校教學實踐服務,為學校教育科研服務,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服務,為教育決策咨詢服務”為辦刊目標。
關鍵詞:教育科研管理;清單式管理;清單設計原則;清單制作流程
2019 年 11 月,教育部印發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個教育科研規范性文件《關于加強新時代教育科學研究工作的意見》,其中明確指出要“適應機構改革和教育改革發展需求,穩步推進教育科研組織形態創新,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效益。 各級各類教育科研機構要圍繞科研主責、遵循科研規律科學合理設置內部機構,明確機構和崗位職責。 加強制度建設,強化主體責任,建立目標明確、權責清晰、管理有序、評價科學的治理體系”[1]。 我們實施清單式課題管理,有助于提高區域教育科研課題管理效率,提升區域教育科研管理的現代化水平, 符合提升教育科研治理水平的時代要求。
清單式管理較早應用于航空、建筑等領域,逐漸廣泛應用于醫療、經濟以及行政治理等領域,教育領域尤其是高等教育也有所滲透[2]。 目前,區域教育科研課題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創新管理機制、 落實檔案管理、優化課題研究過程管理等方面,但對于提高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管理的科學性、規范性,尤其是具體的課題管理方式方法方面的研究還比較少。本文將針對區域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管理現狀,結合區域清單式管理的實踐經驗, 試圖構建區域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清單式管理的原則、設計流程、設計內容以及實踐策略等, 為其他區域的教育科研課題管理提供參考。
一、區域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管理面臨的問題
(一)科研新手持續增多
全面深化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下, 中小學教師越來越重視教育科研,尤其是課題研究。通過統計重慶市渝中區教育科學規劃 2017-2019 年立項課題數據發現,中小學教師(不含學校行政管理人員)作為課題負責人的課題數量分別達 24 項、43 項和 21 項,分別占立項總數的 85.7%、87.8%和 77.8%。
中小學教師壯大了區域科研課題研究隊伍,也給區域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管理工作帶來了新問題。 較多中小學教師職前缺乏系統的教育科研方法論訓練,甚至普遍缺乏基本的教育科研知識;職后又缺少相關的專題培訓,使得他們不了解科研課題管理制度、課題管理辦法和相關管理要求。不斷增多的科研新手增加了區域教育科研管理的難度,區域教育科研管理部門需要不斷優化管理方式。
(二)課題數量逐年增加
隨著時間的推移,區域科研管理部門所管理的各級各類課題數量逐年增加,統計發現,渝中區近五年區域教育科研管理部門所管理的課題數量達到446 項。 在管理人員數量和精力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區域課題管理的效率, 是區域科研管理部門面臨的現實困境。
(三)傳統管理弊端凸顯
傳統的區域教育科研管理, 區域教育科研管理部門主要通過傳統的方法如電話溝通或專題培訓等傳遞課題管理要求,但是“每個人生來就有認知缺陷,如記憶不完整或者注意力不集中”[3]26,因此傳統的管理方式所產生的效果十分有限。 此外,中小學教師缺乏課題研究的實踐經歷,不熟悉課題研究的管理要求和操作規范,需要不斷地向專門的課題管理人員確證,因此傳統的管理方式產生了較多繁瑣無效的溝通,不利于增強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對中小學教師的吸引力。
二、區域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清單式管理的設計
(一)設計原則
一是具體明確。 清單管理是用相對簡單而直接的方法來迫使必要行為發生,即用清單塑造行為。 [3]108 課題管理清單是課題研究人員能夠操作實踐的流程要點,尤其是一些關鍵節點,包括課題立項申報、課題開題、課題實施、課題結題和課題成果推廣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它需要明確告訴研究人員做什么、達到什么要求等,其內容不能指向不明、含糊不清。 因此只有具體明確的清單,課題研究人員才能根據清單推進研究工作。
二是簡潔精要。 清單管理的目的在于讓管理工作更加簡化,在于減少繁瑣無效的溝通,增強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對中小學教師的吸引力, 因此清單須是教育行政部門科研管理制度、 課題管理辦法和相關管理要求的簡化, 但同時又要擇其最主要的事項呈現在課題研究人員面前。 可以對教育行政部門科研管理制度、 課題管理辦法和相關管理要求進行歸納整理,提煉出關鍵要點,用簡潔、精準、科學規范且符合課題研究人員認識水平的專業術語表達出來,切忌冗長、詞義不清。
三是實時更新。 清單編制的依據是教育行政部門出臺的科研管理制度、 課題管理辦法和分管領導提出的管理要求等, 在實踐運用中接受課題主管部門(領導)、課題研究人員的檢驗,并根據實際情況變化、時代發展需要等不斷修訂和完善。
(二)設計流程
第一,科學依據。 依據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課題主管部門出臺的管理文件以及分管科研領導提出的管理要求,尋找各級各類課題的立項申報、開題、實施、結題和成果推廣等各階段管理的依據,確保清單的科學性。
第二,經驗反思。清單是集體智慧和經驗沉淀的結晶,因此在制定清單的過程中,需要廣泛征集科研課題管理人員的建議, 并對區域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管理所積累的經驗進行反思總結與提煉, 確保清單的實用性。
第三,同行咨詢。將課題管理清單分享給課題管理經驗豐富的同行(區科研課題管理員、學校教科室主任等),詢問其意見,并結合意見完善清單內容,確保清單的全面性。
第四,試用完善。將課題管理清單下發給部分課題研究人員, 該部分課題研究人員根據課題管理清單內容推進課題工作,并收集其反饋意見,再進一步完善清單,提高清單的可操作性。
第五,正式使用。 修訂后的管理清單,經課題主管部門(領導)審核后,下發給區科研課題管理員、學校(教科室主任)和課題研究人員,使他們將清單應用于日常的課題管理中。
第六,修訂完善。 一方面,在使用中及時收集反饋信息,優化和調整清單內容;另一方面,隨著課題管理制度、管理辦法及要求的變化,對清單內容進行增加或者刪減,讓清單始終確保正確。
(三)清單類型與內容
清單主要是在課題研究的關鍵階段使用, 我們結合區域管理經驗,主要設計了五種類型的清單:課題立項申報清單、課題開題清單、課題實施清單、課題結題清單和課題成果推廣清單。 每一類清單包括事項、檢查和整改三項。下面以區級課題開題清單為例(見表 1),展示一類清單內容。
三、區域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清單式管理的實施
(一)逐步下放課題管理權限
傳統的區域教育科研管理, 區域教育科研管理部門所管理的課題有關事務零散、繁瑣,課題管理權限較為集中。 在區域各級各類課題逐年增多的背景下, 區域教育科研管理部門應積極調整課題管理方式。實施清單式管理,區域教育科研管理部門逐步下放課題管理權限,充分相信學校(教科室主任)、課題研究人員能夠依據課題管理清單,明確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務及執行規范,扎實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二)逐漸養成清單思維習慣
傳統的區域教育科研管理, 區科研課題管理員竭盡全力向中小學教師傳達課題管理事宜, 往往耗費大量精力卻做了較多重復低效工作, 結果是事倍功半,效率低下。 執行清單式管理,則區科研課題管理員要轉變工作習慣, 充分利用清單開展課題管理工作,逐漸養成清單思維習慣。
(三)充分發揮課題研究人員的能動性
傳統的區域教育科研管理, 中小學教師往往表現得被動接受,不懂就問,且耗費較多的精力忙于瑣碎事務,其能動性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采用清單式管理,則中小學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能夠最大限度地用好課題管理清單,服務于課題推進,并將主要精力用于課題設計、課題實施、課題成果提煉等關鍵工作,高質量地完成課題研究。
清單式管理是區域教育科研課題管理的有效途徑,能夠簡化流程和提高效率,有助于建立科學、規范的區域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管理方式。 區域教育科研管理部門逐步下放管理權限, 區科研課題管理員養成清單思維習慣, 中小學教師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 有利于共同提高區域教育科研課題管理工作效率,構建區域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管理新方式。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