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當前經濟全球化對國際貿易人才的要求,提出了高校雙語教學的必要性。從人才培養目標、教材選擇及教學方式等方面就實施雙語教學進行科學定位,提出了實施雙語教學的具體策略,同時就雙語教學所發揮的學術作用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雙語教學;科學定位;學術作用
一、引言
目前雖然許多高校已經開展了雙語教學及其相應的教學改革,但更多的只是傾向于引進國外一些優秀的教材。我們認為,目前對雙語教學目標的認識仍然不夠明確,許多高校只是將雙語教學的目標定位在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和交流水平上[1,2]。實際上,高校雙語教學應該定位在提高大學生英語語言水平和完成相應學科專業教學的雙重目標上。簡單地將雙語教學等同于強化英語是狹義且有局限性的,我們認為必須將雙語教學和“育人為本”緊密聯系起來,不僅要重視創設語言的環境,也要不斷強化不同技術專業的教學語言。雙語教學的實質是基于教學語言來進一步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清華大學的章曉中教授認為:“用雙語授課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雙語教學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傳授知識。”[3]
雙語教學屬于創新型教學模式,本文主要針對雙語教學適合開展的時間、教材的選擇、教學方式及人才培養的目標等方面,對雙語教學的科學定位進行探索和討論。
二、適合雙語教學開展的時間
通常很多高校的外語教學主要是外語系的語言教師進行單純外語的授課,這種授課只是從教授語言的角度出發,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并沒有將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外語教學有效結合起來,以致于學生的語言水平僅僅局限于公共英語和科普英語。
目前國內絕大多數高校的本科學生只是在入學的前兩年有外語課程,最多的是大學三年級或四年級會有一門專業外語課,很多學生在通過了外語四六級后就逐漸放棄了對外語的繼續學習。由于外語學習沒有能夠得到有效保持以及缺少有效的應用環境,高年級本科學生的外語水平會有很大的下降。同時專業的理論課程對于本科學生來說往往都是比較重要的必修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重點講解基本概念,還要重視技術學科中數學推理的邏輯性和嚴謹性。如果學生英語水平沒有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只是盲目地用雙語來進行授課,這樣無異于拔苗助長。
雙語教學并不適合所有學生,用英語教學必須注意其可接受性、階段性,以在學生完成基礎英語學習之后的三年級和研究生階段開始實施雙語教學為宜。
三、教材定位
雙語教學成功與否,教材選擇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很多高校對雙語教材的選擇主要是由進行雙語教學的院系直接選用英文原版教材或者國內的譯著。多數院校一般只是在進行基礎課教學時采用中文譯著,而在進行專業課教學時則采用英文原版教材。目前關于雙語教材的選擇并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
雖然某些英文原版教材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同時也能夠使學生了解國際前沿專業知識的發展研究現狀,但是英文原版教材往往都比較稀缺而且價格昂貴,同時又由于學生英語水平有限,不加選擇直接采用全英文教材不僅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而且會使其逐漸失去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因此,應當根據高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及學生的英語水平差異,合理選定一本適合本校學生的漢語版教材。同時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和微信公眾號等資源,收集、整理一些比較符合學生專業實際應用的英文素材,再結合相關的專業技術知識點循序漸進地進行融合。這樣既能保證學生掌握國際上的相關專業知識,又能使學生了解和學習到相關知識的英語表達,同時發揮漢語版教材與全英文教材的作用,相互補充,有效培養學生運用漢語和英語進行雙重思維的能力,以達到進行雙語教學的預期目的。
四、教學方式的定位
教學方式的定位決定著學生的積極性。雖然高校專業教師的學歷和外語水平比較高,但要達到具有熟練的英語口語交流能力卻不容易。這樣雙語教學就會受到教師自身的外語應用能力、專業知識、學生知識的儲備以及英語水平差異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使得專業知識的傳授不理想。因此傳統課程的純漢語注入式教學方法是不能適應高校雙語教學發展的,因此需要重新思考、調整和定位教學方式。如果只是將雙語教學課程當作普通的專業英語課程來進行,不僅會耗費教師和學生很多精力,同時也無法顧及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訓練,造成本末倒置的現象。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貫徹“理論夠用為度、注重實踐能力培養”的原則,可采用“雙師同堂”的模式,即以專業教師為主、語言教師為輔的探索模式,同時結合以教師精講為主,學生多練為輔的教學方式。在每次授課時采取漢語和英語并用,傳統教學方法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專業老師先針對相關的技術知識進行精講,然后語言老師可根據專業教師的講述內容進行補充和深入講解,最后要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運用英語進行專項問題的解答,以保證學生能夠直接將所學的知識用于實踐。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完成從知識到技能的轉化。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也可采用“英語為主、漢語為輔”的模式。對于較難理解的理論內容,可以在多媒體中用中英文對照幫助理解。
開展網絡互動,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在學校教師主頁網站設立課程組教師的個人主頁,開設(Interactive Zone)教學互動欄目,這不僅緩解了大課教學互動的困難,還有助于教師隨時了解學生對課程的理解、意見和建議。
五、人才培養目標
通過雙語教學實踐,應使學生不僅掌握專業理論技術知識,而且能應用英語進行專業工作交流、學習和討論。在學位課雙語教學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運用英語論述的能力、研究專業理論知識的能力、理解閱讀專業書籍的能力,有效培養學生利用外語對自身專業知識的聽說讀寫譯的全方面應用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將所學的專業技術理論知識、技能與英語有效結合,靈活運用并達到融會貫通,從而提升自身運用英語交流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增強他們在未來就業中的競爭優勢。
推薦閱讀: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探索與實踐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