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根據高校大學生對傳統文化存在缺失這一問題,提出圖書館作為高校的文化中心,理應成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平臺,并分析討論了應采取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圖書館;中華傳統文化;宣傳途徑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月刊)創刊于1985年,是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辦的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方面的學術性刊物,它集圖書館界、情報界、各種現代技術的應用和情報信息服務工作導向于一身。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如何繼承、創新中華傳統文化,成為擺在我們當前的重要任務。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華傳統文化受到來自西方文化的沖擊,面對這一事實,中國文化必須迅速現代化,以適應世界[1]。圖書館作為信息文化服務中心,對中華傳統文化資源的收藏有獨有的優勢,如果將這些資源有機融入到對大學生的教育中,有利于幫助大學生分析、判斷中西方文化,對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修養有重要意義。
1 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缺失
1.1 學校在大學生中對傳統文化的教育不夠
當前,學校在對大學生文化教育中對傳統文化的教育傳授不夠,學生了解和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渠道主要來自《中國近代史綱要》。造成大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沒有足夠的認知,更不能深刻領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在現實當中,更無法融會貫通地解決實際問題。
1.2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影響了傳統文化的傳承
改革開放以來,在意識形態領域,西方的哲學思想、價值觀大量涌入我國,而學生在青年時期,對外來的新鮮事物及外來思想又非常好奇,缺乏正確的判斷力,極易全盤接受,在文化與思想交融過程中不能批判地吸取,受西方這些思潮的影響,在大學生中有關人生觀、價值觀的討論較少,從而否定傳統文化的價值[3]。
1.3 圖書館對傳統文化的宣傳不夠
圖書館作為高校文化中心,擔負著收集、整理、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重任,但近年圖書館偏重重視專業信息的收集整理,對專業信息的收藏做到廣而深,而忽略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收集和傳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大力倡導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社也緊緊圍繞這一主題,相繼出版了很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書籍,但圖書館在收集的同時忽略了其本身具有的宣傳、傳播功能。
2 圖書館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價值分析
中華傳統文化就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豐富的文化遺產。圖書館不僅匯集了大量的反映中華傳統文化的哲學、人文等的原著,而且對各時代原著的學習討論也大量收藏,比如《論語》、《老子》、《史記》等等。大量占有資源成為圖書館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重要的價值體現。另外,當今社會,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長足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了許多未曾出現過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不僅需要今天的智慧,更加需要歷史文化的積累和儲備。閱讀歷史經典、推薦經典成為圖書館向社會、學校開展教育的又一價值體現。
3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圖書館采取的途徑分析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活動產品的總稱[2]。圖書館作為文化中心,理應成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宣傳的平臺,宣傳、推廣中華傳統文化,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3.1 加強自身的內涵建設,保證傳統文化書籍的質量
圖書采購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對采購人員來講,還需了解各個出版機構的特性、編譯人員的水平等。作為優秀的傳統文化的書籍大都以古籍、善本呈現出來的,這就需要一流的編校專家對古籍進行點校、注釋。當前各種古籍的版本有許多種,圖書的采購時應認準出版機構,保證圖書的質量。比如《古文觀止》就有多個版本,但是,中華書局出版的版本為最佳,原因是在中國古典歷史與文化出版領域,中華書局在古籍的整理與出版方面其它社無可匹敵。
3.2 開設《經典閱讀推廣》選修課
我們知道,對經典圖書的閱讀只是在大學生中提倡閱讀,并沒有成為一門課程。由于《大學語文》課的取消,學生從進入大學就不再接觸傳統文化素養的教育,使得學生對經典的認識有很多局限,沒有對經典圖書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因此,圖書館有必要開設《經典閱讀推廣》選修課,課程可包含:何為經典、為什么要閱讀傳統經典、名著的選擇等。讓學生全面認識經典。通過學習,不僅拓展學生的思想品格和修養,更為悠久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3.3 營造弘揚傳統文化的氛圍
重視利用圖書館的環境,營造宣傳文化的氛圍。以我館為例:借助每年畢業生給學校購買紀念品的契機,購買具有收藏價值且能幫助學生提供藝術修養的文人字畫懸掛圖書館大廳。在圖書館休閑大廳一角,設立經典圖書推薦閱讀書架,不定期的將圖書館采購的經典圖書推薦給學生。另外,結合社會熱點,開展不定期的經典圖書閱讀展。條件許可的圖書館可將本校的博物館、校史館納入圖書館的整體建設中,烘托弘揚傳統文化閱讀的氛圍。
3.4 開展閱讀經典書評征文活動
中華傳統文化包含的內容很廣,而每個人層次、愛好是不同的,對經典的需求也不能一概而論,通過征文活動,采取激勵的手段,鼓勵教師、學生多讀經典、理解經典,品評經典,感悟人生。比如《道德經》里面講到的“上善若水”、“榮辱不驚”的思維和觀點到現在都有現實意義。讀者可以結合當代社會對《道德經》里面的句子進行解讀。因此,征文活動能促進經典的閱讀。
總之,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既是古人對經驗的積累和總結,又是人類對生活的感觸、念想。弘揚傳統文化是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通過引導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閱讀,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從而達到提高思想境界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梁啟超,等.十位國學大師說傳統文化[M].北京:文匯出版社,2018.
[2]孫艷麗,張華.新時代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對策研究[J].英語教師,2019(5):14-15.
[3]朱京鳳,張桂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角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J].2019(8)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