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社會中,一個人的文化課成績已經不再是各行各業選拔人才的基本依據,如何在文化課教學中幫助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與為人處世的方法,才能真正讓學生們成長為新時代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在農村地區,我們也應該主動優化德育工作的教學質量,保證德育教育課程體系與組織方式直接促使農村初中生的健康成長。本文將從促使德育教育回歸生活、促使德育教學個性教學、合理引入現代信息技術三個角度分析優化農村初中德育工作質量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農村初中、德育工作、教學策略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雜志由北京教育音像報刊總社、北京教育網絡和信息中心(北京電教館)聯合打造,是中國教育類核心期刊、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專業委員會指定會刊。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身上存在顯著的獨生子女問題與青少年成長問題,叛逆、嬌氣、自私自我、虛榮等德育問題幾乎是每個學生都會產生的品質問題,需要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下逐步改善。但是,由于農村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育矛盾十分突出的階段,我們既不能像對待兒童一樣教育農村初中生,也不能完全放任學生不管。所以,我們必須要結合農村初中生的成長特點重新規范初中學校德育工作的管理制度與實施對策,始終秉承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德育教育中把握住做人的道理,約束個人行為處事方式,為農村初中生的健康成長做好準備。
一、促使德育教育回歸生活
雖然農村教師一直都在實踐中落實著德育育人的教學要求,但是卻難以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這是因為教師所選擇的德育教學主題忽視了學生的自我接受能力,存在假、大、空的現實問題,影響了學生的品質發展。我們都知道,初中生的生活經歷淺薄,道德認知單一,無法理解過于高深的德育話題,農村初中生尤甚。所以,為了優化農村初中德育工作教學質量,我們應該促使德育教育回歸生活,從生活小事入手,充分開發學生資源與生活問題,讓學生們從生活中接受道德教育。
我們學校的學生雖然生活在農村之中,但是卻從沒有參與過農作物勞動工作,不理解農民喜獲豐收的快樂與艱辛勞作的辛苦之處,存在浪費食物、挑食厭食等不良行為。有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說“如果不好好學習,只能回家種地”。這就讓一部分學生產生了不珍惜勞動、看不起基層勞動工作者的錯誤認識。針對這個現實問題,我校組織了一次農業勞動體驗的德育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與家長一同參與農作物收成活動,希望他們可以對農民產生尊敬、敬佩之情。在本輪德育體驗中,我也會時刻強調勞動的重要性,告訴學生勞動沒有貴賤之分,我們應該珍惜每個人的勞動成果,向辛苦付出的農民致敬。同時,我還會告誡學生要珍惜食物,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二、促使德育教學個性教學
每一個學生的成長之路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不同的成長經歷與生活環境也會讓初中生們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新課改強調人本教育,目的就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德育學習中實現個人成長。對此,我們應該促使德育教學的個性化發展,以實際情況確定教師一對一輔導學生的德育計劃,解決初中生成長路上的各個障礙。
我們班有一個學生十分崇尚兄弟義氣,認為自己應該為朋友兩肋插刀,但是卻不會交朋友,總是與社會上不良分子來往,做事沖動,脾氣暴躁,甚至產生了早早輟學混社會的不良想法。為了幫助這個學生回到正軌,我利用周末時間與這個學生一同參觀了本地的青少年看守所,通過真實的、慘痛的現實案例使其意識到不當的兄弟義氣只會斷送他的個人前途。當看到這些血淋淋的真實例子之后,這個學生感到了后怕,也很慶幸自己沒有做過令自己后悔終生的事情。然后,這個學生開始反思自己的“朋友”,與社會不良分子斷絕了來往。當這個學生重新回到學校生活,享受同學之間親密無間與健康樂觀的學校生活的時候,這個學生向我表達了感謝,而我也認真肯定了這個學生的品質變化,突出了迷途知返的成長意義。
三、合理引入現代信息技術
德育工作始終貫穿于整個初中教育階段,影響著農村初中生三年的學習生涯,涉及學生成長的方方面面。但是,農村初中教師的工作十分繁忙,很難及時解決學生所遇到的成長問題。對此。我們應該合理引入現代信息技術,充分利用現代網絡之便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與道德品質,進一步提升農村初中學校德育工作的組織效率。
我們班部分學生購入了手機,家長會允許學生在休息時間玩手機放松,而每個學生都可以通過手機向我發送聊天請求,便于我根據每個學生說出的成長問題展開德育輔導。有的學生在學校生活中十分內向,不敢與老師談心,但是通過互聯網這條通信線,學生們能暢所欲言,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真實的想法,便于我對癥下藥,及時提升學生的素質水平。在現代通信技術的幫助下,我們班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都十分緊密,每個人都會不計回報的幫助其他同學,大大增強了班集體的向心力與凝聚力。
總而言之,農村初中生的健康成長需要有力的道德教育的支持與幫助,我們也應該根據農村初中生在成長中遇到的客觀問題確定德育教學計劃,保證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德育教育成優化自身的成長發展。
參考文獻
[1]黎青.初中德育管理工作開展的思路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36):82-83.
[2]趙汝環,宋濱.新時期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摭探[J].成才之路,2018(27):14.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