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深圳市某街道為例,從該街道目前企業規模總體分布情況進行分析,指出該街道目前中小型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提出中小型企業在提升安全管理能力方面企業和政府應該如何做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安全生產;中小型企業;安全管理; 對策建議
《現代國企研究》(月刊)創刊于2010年,是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主管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一份國有企業管理評論類刊物。
1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社會各方面的建設取得了矚目的成績,制造業在其中功不可沒。由于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前依托于廉價勞動力和高度資源消耗的一些企業,缺乏危機和發展意識從而衰落,這導致中小企業數量增加。這部分企業在新的經濟形勢下仍舊堅持效益第一的理念,從而導致企業安全管理混亂,主體責任落實走過場等現象普遍,致使安全生產形勢更加嚴峻。本文以深圳市某街道為實例,試著分析中小企業安全管理現狀出現的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
2 該街道中小企業分布現狀及成因
2.1 該街道中小企業現狀
深圳市某街道位于深圳市一個工業大區,該區一般生產經營單位3.6萬多家。該街道作為其下屬轄區,目前有登記企業3100余家,占全區企業近10%,各行業種類幾乎全部涉及,具有見一斑而窺全豹的研究價值[1]。
該街道所有企業中,規模以上企業200余家,占總數的6.5%。具體按人數分布情況如下:10人以下(包括10人)企業1600余家,占總數的51.6%,11~50人企業1100余家,占總數的35.5%,51~100人企業210余家,占總數的6.8%;100人以上(不包括100人)企業190余家,占總數6.2%。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50人以下企業有2700余家,占據總數的87.1%,有著絕對的數量。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研究抓好中小企業的安全管理是該街道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點,是必須要重點研究解決的重心。
2.2 上述現狀成因分析
要分析該街道制造業現狀就不得不談中國的制造業的轉型。我國制造業從1978年至今經歷了四次大的轉型。四次轉型過程中都離不開中小企業,從第一次開始的轉型到現在的工業4.0,我國制造業在不斷地向好向強發展,但是中小型制造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在發展的路上,中小企業的存在是骨骼上的血管,皮膚上的毛發,對于該制造業大區來說,中小企業也是占據著大半江山,中小型制造業是堅實的基礎。但是由于一些傳統制造行業利潤率下滑,在以經濟利益為主導的市場經濟下,一些中小企業并未能改變安全生產管理觀念,未能和產業轉型緊密互動,導致不重視,不投入現象仍然普遍。
結合上述歷史背景,該街道中小企業數量眾多,在實地調研后,該現狀的成因一是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由于產業鏈等原因,存在一部分中小企業進行配套生產;二是由于經濟形勢的改變以及國家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政策的制定,原本一些依托于廉價勞動力和高度資源消耗的規模企業,在未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下紛紛破產倒閉,公司有技術想創業的員工自立門戶獨自或者聯合開廠辦企進行生產,由于資金問題規模受限而失敗;三是在地理方面,由于該市、區中心區域已逐步實現產業更新升級,生產效能低下的中小企業逐漸向非中心區域流動聚集[3]。
3 該街道中小企業安全管理現狀分析
通過上述企業分布情況可以看出,該街道中小企業占據本街道企業的絕大多數,由于企業規模小,且大多數屬于傳統的加工制造業且流動性大,經濟效益嚴重受限,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追求經濟效益成為頭等大事,安全管理很容易被認為是可有可無的存在,且覺得在安全生產上投入不能產生效益。同時,大多數人抱有僥幸心理,認為事故不會發生在自己頭上,從而漠視安全。這就導致中小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問題突出,其特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①企業員工安全素質低。企業員工是中小企業進行安全生產的行為主體,是影響企業生產安全水平最重要的因素,制造業為主的行業特性決定了該街道中小企業員工大部分學歷較低,其中高中以下學歷人員占據各企業人數的80%甚至更高,個人安全知識以及防護意識嚴重不足,從而導致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忽視可見的危險性,為了趕工或圖方便,不按照規章制度作業的情況經常出現,一線員工事故發生率居高不下[4]。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