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成功的為社會培養了大量應用型技術人才。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社會就業環境出現了劇烈變化,導致中職學校在辦學過程中出現了種種問題,譬如教學目標定制的不合理、教材選用不合理、教學理念滯后、教學方式傳統、單一等等,這嚴重影響了中職教育的發展,引發了國家人才緊缺與每年大量中職學校畢業生找不到崗位的矛盾。因此,本文立足于當前中職院校的課堂教學現狀,深入剖析了矛盾的來源與解決方案,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院校;課堂教學現狀;解決策略
引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信息化和工業化高速發展,推動著產業結構的巨大變化,培養大量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術人員成為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但從現實狀況而言,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已陷入難為窘境。為了解決當前課堂教學難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中職教師需深刻認識、把握中等職業學校課堂教學的基本問題,創新教學策略,保障學生就業。
一、中職學校課堂教學現狀
(一)教育界對中職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中職教育雖然經歷了多年發展,但是隨著高等教育的逐漸普及,中職教育越來越受冷落,相對于對高等教育的重視程度而言,教育界對中職教育存在著一定的忽視,認為中職教育可有可無,從而導致教育界對中職教育投入的精力以及師資力量遠遠不到位,許多中職學校紛紛倒閉。
(二)教材選用不合理
選用的教材陳舊、落后,不能滿足當前社會對中職學校學生的要求,可以說,這是當前中職學校育存在的普遍問題。相對于高等素質教育而言,中等學校教育更注重實踐性,其主要目標是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如果教材內容陳舊、落后,會使得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知識結構陳舊,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如果教材更新速度過快,則可能由于學校的硬件設施不完善,造成教材與教學的脫節。
(三)教師滿堂灌,忽略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方法上,中職學校課堂教學其教學模式基本上是教師"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老師成為課堂的主導者,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中職課堂教學注重實踐性,有些理論和技能不是聽聽就能掌握的,必須要學生親自實踐才能掌握其操作程序。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調動不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教學方法完全不顧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使得教學效果打折扣。
(四)教師教學理念滯后
由于當前環境的影響,當前一些中職教育老師對社會發展形勢認識不夠清晰,他們不夠了解市場和社會對中職教育人才的需求,所以,他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大多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不能從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角度來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從而使得培養出來的學生出現理論知識扎實,而實際操作能力差的狀況,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
二、影響中職院校課堂教學的因素
(一)教師課堂組織教學失策
部分教師教育觀和學生觀錯誤、課堂教學行為隨意,課堂教學缺乏藝術性、課堂管理不當、濫用處罰手段、會導致教師威信的降低甚至喪失。
(二)學校教育管理混亂。
校風、班風、學校管理方式等非物化環境對學生具有極大的行為感染作用。經驗證明,如果學校考試紀律過于松散,讓學生有偷懶的機會,那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大打折扣,抱僥幸心理和“混”的態度的學生就會越來越多,本來就缺乏明確學習目標的中職學生尤其如此。
(三)家庭教育方式錯誤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父母是孩子人格發展的第一責任人。家庭的不良影響和教育是學生產生問題行為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在缺損、破裂、關系冷漠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常表現為自制力差,極易沖動、遷怒于人,容易產生對抗性逆反行為。父母不和、經常打鬧的家庭的孩子,在課堂上也經常會表現出孤僻退縮、煩躁不安,甚至挑釁滋事。調查表明,有課堂問題行為的學生群體中單親家庭、暴力家庭甚至犯罪家庭等問題家庭比較多,并且他們中相當普遍地受到不合理、不健康的家庭教育。
三、提升中職學校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提高對中職課堂教學的重視程度
針對上述教育界對中職教育重視程度不夠這一問題,我們應從根本上提高對中職教育的重視程度。態度決定一切。我們應在中職教學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老師也要擔當起自己應有的責任,傳業授道解惑,調動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為中職教育課堂教學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二)轉變教育理念,實施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教育
中等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實用人才。但是中等職業學校在培養人才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譬如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就業難,一流的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能缺乏,職業教育與社會崗位需求不匹配等等,因此,我們必須著手于"以就業為導向"的中等職業學校教育管理改革,更新辦學思想,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中等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在一定的原則下的指導下使中等職業教育教學工作持續、穩定、有序、高效地運轉。
(三)培養具有豐富專業理論和實踐技能的職業教師隊伍
作為職業學校,從事的是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教育,為國家培養合格的、高素質的就業人員。那么負責培養他們職業技能的教師理應由有相當豐富的實踐技能的人員來擔任。國家相關教育部門也規定職業學校從事專業課教學的教師必須是“雙師型”,即既具有教學資格的教師職稱,又具有所教課程相應的職業技能資格、職稱。在國外許多職業學校的專業課教師大多由有相當豐富實踐工作經驗的人員擔任,許多有實踐工作經驗的人員也以能到職業學校從事教師工作為榮,有利于中等職業學校教學改革的推進,切實保證了學生的理論知識的培養,同時提高了學生們的實踐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課堂教學由于其課程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對老師的個人素質、教學方法、教學理念要求也比較高,要求中職老師既要有豐富扎實的理論知識,也要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因此,作為中職老師,要注重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同時,鍛煉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譚鳳蘭淺析中國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7,(02).
[2]薛天祥.中等教育管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李漢淺議中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J].科教文匯(下半月),2006,(09).
[4]周建軍黃玉泉職業道德教育的關鍵在領導[N].中國城鄉金融報,2000,(001).
推薦閱讀:基于中職生心理發展規律的教育觀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