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別業論文投稿發表了長沙動漫人才培養的問題和對策研究,動漫產業是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論文分析了長沙動漫人才存在的問題和動因,并給出了長沙動漫人才培養的發展對策,不僅可以加強長沙動漫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也可以提升長沙動漫的整體形象。
[摘要] 長沙的動漫產業在中國動漫的發展的進程中,留下過輝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是,近年來長沙動漫卻陷入了產量下降、人才流失的困局之中,這其中既有國際國內環境變化的原因,也有長沙動漫企業自身的原因。本文通過回顧長沙動漫產業發展的歷史,分析國內外動漫產業趨勢變化,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幾點對策。
關鍵詞:畢業論文投稿,動漫產業,發展問題對策
中國動漫的歷史幾乎與世界同步,1940 年由萬氏兄弟制作的《鐵扇公主》僅比1939 年美國迪士尼的第一部長篇《白雪公主》晚一年上映。新中國成立之后,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等一批國營動畫制作單位制作的《半夜雞叫》、《草原英雄小姐妹》、《小蝌蚪找媽媽》等優秀動畫片也在國際上享負盛譽。但是由于當時的經濟文化背景,中國動畫沒有形成產業,在隨后的文革中,中國動畫更是遭受毀滅性打擊。雖然在90 年代初中國恢復了動畫片的創作,但是失去的10 年讓中國動漫產業落后于國外一大截。在日本和美國等國外動畫片的沖擊下,中國動漫產業幾近荒蕪。改革開放以后,湖南長沙作為湖湘的核心地區,長沙的文化產業在各方面發展強勁,先后打造了電視湘軍、出版湘軍,產生影響全國的“歌廳文化現象”、“酒吧文化現象”和“演藝文化現象”,并以此作為湖南省的特色優勢文化產業,使動漫人才正日益成為湖南經濟中極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新鮮生命力。
一、長沙動漫的發展現狀及問題動因。
1、長沙動漫的發展現狀。
動漫產業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文化創意產業,擁有高創新性、高附加值、強輻射性等特點,是國家公認的現代朝陽產業。湖南是率先打破體制障礙,發展動漫產業的地區之一①。目前長沙動漫產業已基本形成研發、制作、出版、發行、教育培訓、播出、衍生產品開發等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據2010 年的不完全統計,長沙擁有55 家原創動漫卡通制作企業、300 多家動畫工作室,動漫原創人員3600 多人,相關從業人員3 萬多人。2009 年,相關產值超過30 億元。1993 年,以王宏、賀夢凡為代表的長沙動漫人在困局中找到出路,他們以中小學動畫教材為切入點,“用動畫來教育孩子”,推出了《藍貓淘氣三千問》系列動畫片。1996 年,長沙成立了由王宏等人組建的湖南第一家專業制作動漫的湖南東方卡通公司,1999 年推出藍貓、淘氣等卡通形象。2000 年1 月東方卡通吸引北京投資,合作成立了湖南三辰影庫動漫節目發展有限公司,推出系列動畫片《藍貓淘氣3000 問》。“藍貓”成為當年民族卡通中唯一的中國馳名商標。正是由于《藍貓》的成功,帶動了長沙動漫產業的蓬勃發展。2004 年5 月宏夢卡通集團成立,標志著長沙動漫迎來第二個高峰。2006 年制作的《虹貓藍兔七俠傳》,創造了國內多個動漫紀錄,是當年的收視冠軍,其周邊圖書銷售的產值過億,其他相衍生產品所產生的附加值也獲得巨大收益,這個作品是繼藍貓之后又一個耀眼的明星。有了“藍貓”“虹貓藍兔”的長沙動漫,在2006 年的中國動漫界是一枝獨秀,動畫片生產量占全國的一半以上。之后,長沙的動漫游戲公司如雨后春筍般誕生,著名的有以經營手機動漫為主的拓維信息公司,以經營圖書出版為主的天聞動漫公司,以經營海外市場為主的山貓卡通公司,以新媒體為主要切入的浩豐動漫公司等等,這些公司各具特色,構成了長沙動漫產業的“第一方陣”。2009 年12 月國家公布的全國100 家企業第一批通過認定的動漫企業中,長沙市有10 家,占全國總數的十分之一;2010 年國家認定的18家首批全國重點動漫企業中,長沙有6 家,占總數的三分之一。
目前,長沙擁有動漫游戲從業人員3 萬多人,繼“電視湘軍”之后獲得了“動漫湘軍”的美稱。②長沙動漫游戲產業在經歷一個時期的輝煌之后,曾經獨領風騷的長沙動漫產業,近年來被沿海發達城市趕超,在2011年全國動畫產量排行榜上,長沙動漫首次退出全國前十,最新的2013 年愛奇藝動漫指數報告顯示,廣東、福建和浙江的動畫片產量已經占到了全國的80%,長沙動漫人才的職業生命力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2、長沙動漫人才存在問題的動因分析。
(1)、創作理念滯后,原創力后勁不足。長沙在全國動漫產業發展初期,創造了“藍貓”“虹貓藍兔”等品牌卡通形象,其“用動畫來教育孩子”的創新理念,不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獲得了豐厚的市場回報。然而,在動漫發展理念日新月異、兄弟省市急起直追的態勢下,長沙卻停下了創新的步伐,一些動漫企業依然在地享受著昨日“輝煌”的感覺,成為發展的羈絆。例如,十多年過去了,長沙動漫企業一直在“貓”和“兔”的系列產品上打圈圈,再沒有打造出新的動畫明星。在“喜羊羊灰太狼”、“摩爾莊園”、“巴拉巴拉小魔仙”等大批后起的動漫明星出現之后,“虹貓藍兔”和“藍貓”的形象明顯出現了審美疲勞。且長沙一些動漫作品長期局限于“教育用動畫”的思維中,大量使用成人語氣,缺少生動可愛的兒童語言,創作理念的滯后,原創力的不足,導致了長沙動漫明星的斷層。
(2)、技術應用保守,出現“有平臺、無人用”。三辰、宏夢等公司曾在國內率先將電腦技術運用于動漫制作,開發出了具有領先優勢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無紙動畫技術”,這個軟件的誕生在“重量不重質”的歷史環境下大受歡迎,被大批長沙動漫企業所采用。隨著數字技術、應用軟件的突飛猛進,北京、上海等地卻早已使用更為先進的anime 和TBS③來制作動畫,長沙的動漫企業沒有跟上時發表展的步伐,仍然固守著那套明顯已經落后的動畫軟件,這樣制作出的動畫片在質量上很難與外省的精品抗衡。
在公共技術平臺方面,長沙雖然領先全國由三辰和拓維建立了中國(湖南)動漫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和中國(湖南)手機動漫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這本來是提升長沙動漫應用技術的重大舉措,但由于歸屬于兩家企業管理,缺乏開放性,導致平臺建好后始終無法實現面向所有動漫企業提供服務的目標,出現了“有平臺、無人用”的尷尬局面。
(3)、企業各自為政,產業鏈不完整,導致人才不流通。據市委宣傳部和長沙高新區管委會共同擬就的《2006-2010 年國家動漫游戲產業(湖南長沙)振興基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初步規劃,長沙于2010 年前建成以高新區麓谷園區為中心建立一個3.5 平方公里,由兩園一區組成的即動漫游戲產業園、衍生產品產業園。④可是,長沙的動漫游戲公司并沒有因為動漫游戲產業園的建成而得到有效的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目前長沙的動漫游戲公司和工作室,主要分布在星沙經濟開發區和麓谷的游戲產業園,缺乏引導,各自為政。
在全球合作的大環境下,迫切需要政府打造有公信力的公眾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動漫行業服務協會的作用,積極組織會員技術交流、資源共享,組織外包業務對接,增強動漫企業的競爭能力。長沙有幾十家動漫企業和幾百個動漫工作室,這是順應國際動漫產業分工細化的產物,盡管按分類可分為原創制作企業、外包加工企業,但更多的是同類型、產業結構單一的小型公司。因此,在技術力量薄弱、資金不足、產業鏈又不完整的情況下,沒有企業間的良性互動和分工協作,難以生產高質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動漫游戲產品。
(4)、政府、高校與企業合作育人的互動機制有待加強。
長沙動漫游戲產業從業人員結構呈現“中間大兩頭小”的特點,制作人員多,創意人、營銷人才等高端人才稀缺。尤其是既熟悉生產技術、擅長原創,又善于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是長沙動漫產業集群競爭力提升的“瓶頸”因素。⑤另一方面,長沙市內多所高校動漫專業的學生,具有知識結構上的優勢,卻得不到進入企業實訓的機會。高校與企業,高校與高校,高校與政府合作育人機制的不夠完善,使復合型高端人才產生更加困難。
文化產業發展迅速的今天,各大動漫游戲企業都渴望得到高端的動漫創意人才。高端動漫人才,不僅要有技術,還要擁有判斷市場的眼光和獨立策劃的創意力,是集合了多種能力于一身的應用型人才。但是我國現在的高校培養的畢業生,大部分停留在理論學習和軟件培訓的層面上,原創能力很低。這樣的畢業生進入企業,還需要再次培訓,目前90%的動漫專業畢業生在5 年內轉行,造成了相當多的人才浪費。為了解決這種矛盾的局面,高校需要承擔起培育更適應企業社會需要的人才的重要責任,而政府應鼓勵和支持高校建立人才培訓和教學實踐基地,為企業提供人才支持和技術服務。重點培養創意人才、數字媒體軟件人才、動漫高端人才、產品設計人才、網絡和手機游戲開發人才和管理營銷人才。
二、長沙動漫的發展趨勢。
如今國內外動漫隨著市場化的成熟,其產業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更加注重國際間、企業間分工合作。大批的國外知名動漫游戲企業來中國尋求合作,分工明確,風險共擔是這種合作標志性的特點。這種由各個獨立的專業化公司各自承擔產業鏈的某一個環節,然后形成一條圍繞某一個動漫產品的完整產業鏈,成為了未來的主流趨勢。動漫產業園為這種資源共享與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另一方面,隨著科技進步對產業發展的提升,會更加注重消費體驗、多平臺開發與傳播方式的探索創新。電腦軟件的更新升級,大幅度降低了動畫的制作成本,電腦和互聯網技術的突飛猛進,催生了新媒體動漫的產生,大數據時代使針對個性化定制服務成為可能。云計算機通過互聯網上的大數據分析,可以迅速將觀眾的需求反饋給動漫游戲制作公司,使動漫制作從“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目前,“體驗式動漫”與“微動漫”的傳播方式也正悄然改變著觀眾的消費習慣與動漫格局,動漫產品的開發正在從“自上而下”變成“自下而上”,觀眾對內容的影響力日益明顯,也更要求產品內容的創新性。
三、長沙動漫人才培養的發展對策。
雖然長沙動漫游戲產業面臨著各種問題和嚴峻的挑戰,但是應該看到,長沙動漫產業的基礎良好,應該正確判斷趨勢,積極調整布局規劃,實現長沙動漫產業的轉型和升級。筆者認為可以有針對性地對當前長沙動漫人才培養提出如下解決對策。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資金是動漫游戲企業的命脈所在,政府支持動漫發展,首要的是為企業排解融資之難。政府在加大扶持龍頭企業的同時,應該重視對以創新原創為主的微小動漫企業的資金扶持。可以仿照韓國政府的做法,以政府財政基金為種子基金,吸引社會資本,建立長沙動漫游戲產業創投基金,支持和獎勵本土原創項目,積累原創力量。
2、鼓勵技術研發,加強人才儲備。
發端于“三辰卡通”的無紙化全電腦卡通制作技術,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大大提高了原創卡通的生產能力。正是這一技術創新,使長沙年產原創卡通節目的年產量在多年內領先全國。但是,在全國其他省份的動漫游戲公司積極引進國內外技術人才的時候,長沙動漫卻一直舉步不前,除了宏夢集團的一個三維的專利之外,大部分動漫游戲公司還停留在用flash 制作低成本低畫質的動畫上,游戲公司更是以簡單外包和代理其他公司游戲為主。技術研發是企業的第一生產力,只有技術上去了,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具有競爭優勢的動漫游戲產品。在這方面,政府應該鼓勵和組織企業或高校開展研發技術課題攻關,包括網絡動畫應用等,并與美國、日本、韓國等動漫游戲強國進行了技術交換。
對已經建成的長沙動漫渲染基地和技術平臺,要加強宣傳和利用,可以效仿韓國動漫制作中心,定期對高校和企業免費開放,促進技術交流。在加強對現有兩套平臺的利用監管和考核的同時,也要加強原創和關鍵技術攻關,確保長沙動漫游戲技術的全國領先地位。公眾技術服務平臺具體的利用、監督和考核辦法,可由科技局牽頭制定。
3、建立版權公共交易平臺,推動動漫品牌授權經營,拓寬人才職業渠道。
長沙市動漫游戲產業多為制作外包企業,從事漫畫制作、出版發行、版權代理、衍生產品開發、產品交易中介等方面的企業相對缺乏。政府要積極推進版權公共交易平臺的建設,進一步活躍動漫產業的市場,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動漫品牌授權經營,使長沙動漫產業形成更多國內馳名品牌。在全國加強推廣“長沙動漫游戲節”,使其成為長沙動漫產業的一張名片。
4、加強行業的協調與合作。
長沙動漫產業鏈還沒有完善,迫切需要政府打造有公信力的公眾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動漫行業服務協會的作用,積極組織會員技術交流、資源共享,組織外包業務對接,增強動漫企業的競爭能力,要充分利用長沙得天獨厚的優質電視資源。長沙具有全國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動漫播放平臺———金鷹卡通頻道。2012 年底,金鷹卡通頻道與上海炫動卡通兩家衛視發起的“聯合購片、聯合投資、聯合宣傳”三聯平臺項目提案會取得空前成功,發起成立中國第一個完全由市場自發形成的,覆蓋全動漫產業鏈的三聯聯盟。在這種模式下,各個企業的優勢得到有效發揮和最大效益化,也可以聚集資金打造精品。如果以金鷹卡通頻道作為一個紐帶,聚集長沙本土的動漫企業聯合生產高質量的動漫產品,然后再利用金鷹卡通頻道把作品宣傳和推廣到全國。
5、深化產學研合作教育、使人才培養貼近行業實際需求,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社會適應性動漫產業的核心在于創意能力和制作能力。以往企業注重培養技術的應用,高校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底蘊和創新能力。而現在社會上稀缺的“高端復合型人才”是集合了兩者優勢于一身,單獨靠企業或者高校培養都是不可能的。政府應該鼓勵和組織高校與企業,高校與高校之間聯合,推動教學改革,才有可能實現促進藝術和技術融合,共同探索動漫高端人才培養的新途徑。
以長沙學院動畫專業為例,在教學改革上一直在探索新的“工作室”教學模式,根據企業和文化發展需要設計人才培養方案,除設置專業技能要求的課程以外,還開設了“動漫周邊產品設計”和“市場營銷”的課程,來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在學生創意力培養上,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賽事,近年來獲國家級獎項21 項,省級獎項84 項。其中在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中獲最佳院校組織獎。在教學模式的改革中,學生在工作室學習打破了傳統的以班、年級為單位的界限,實現了跨年級、跨學期、跨空間的有效組織形式。教師將企業的設計任務引入后進行詳細的分析、策劃與設計,切實做到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教學與行業需求的緊密相結合。與湖南經濟電視頻道、金鷹卡通頻道等合作開發的《神奇的策神村》、《除夕節》等原創作品取得較好的社會反響。通過這樣的創新教學方法,學生在大學階段就能與社會接軌,培養了職業能力和原創能力,符合社會對動畫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培養的人才在文化創意上的貢獻,將是未來長沙動漫產業發展的原動力。
動漫產業的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盡管長沙動漫游戲產業,在近年來出現了產量下降和知名度下跌的情況,但湖湘精神仍在,期待長沙動漫游戲產業在蟄伏過后,能醞釀新一輪的崛起。
注釋:
①②⑤引至:賀代貴等。長沙動漫游戲發展報告[R],2011.
③Anime Studio 和ToonBoomStudio 均為美國生產的無紙動畫二維軟件。
④引自: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項規劃[EB/OL].
http://www.hnfgw.gov.cn.湘政發〔2010〕20 號。
推薦期刊:《文化月刊》(上旬)創刊于1993年,是由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主辦的文化刊物,以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為使命,以報道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現狀與發展為宗旨,內容涉及文學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旅游、文化創意、民俗風情、書畫鑒賞、民族品牌、老字號、動漫游戲等,突出建設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辦刊特色,致力于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專業性國家級文化綜合類媒體。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