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告設計中都會融入一些現代藝術的元素,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的藝術也在不斷進步著,廣告設計是廣告的主題、創意、語言文字、形象、襯托等五個要素構成的組合安排。本文是一篇藝術期刊投稿范文,主要論述了當代藝術對廣告設計的啟示。
摘要:具備先鋒性的當代藝術,就其創作特性有了時代性與極端多元化的特點。它們是對當下歷史、文化、社會等諸多人類生活現象的反省與批判。從本院廣告系近年來在金犢獎和靳埭強設計獎獲獎次數和參展作品質量的提升,我們覺察到那些在世界各大美術館展出的當代藝術品,就其創作思路和作品的內涵對廣告設計教學有非常積極的啟示,能夠引導學生拓展創作思路,提升作品本身蘊含的思想性,進而創作出區別于商業性大眾化設計的高質量作品。
關鍵詞:設計教學,當代藝術,靳埭強設計獎,金犢獎
自2009年至2016年以來,湖北經濟學院藝術學院廣告系同學們斬獲金犢獎金獎(最高獎)兩次,入選獎23件,已經成為金犢獎獲獎次數名列前茅的專業設計院校。而在2015年,我院學生作品首次獲得靳埭強設計獎(優勝獎)。由于這兩個設計賽事的定位不同:金犢獎偏重商業性,參賽作品和品評標準都側重商業性的大眾文化,而靳埭強設計獎是由香港著名華裔設計師靳埭強先生主持評選,尤其重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以及考量作品具備的思想深度,相比金犢獎更具學術性色彩,競爭也異常激烈。這次獲獎所反映出的不僅是學生們高水平的創作能力,還反映了本院教師們的教學指導能力有了相當程度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由藝術學院廣告系劉雋老師指導的作品《迷墻》以現成品的形式加以創作,呈現出典型的當代藝術特性。這件作品的成功獲獎也體現了運用當代藝術的創作思路在廣告設計教學中發揮的積極作用。
一、當代藝術的極端多元化
藝術發展的進程經歷了漫長的人類人文歷史發展的歷程,從人類文明初期的摹仿論,到表現論,到形式論,再到文化論。①當今一件藝術作品的價值,早已不再僅限于是否能客觀表現對象的外在形象,而是藝術品要表達怎樣的一個觀念,對當下社會和各種人文現象的一種深度思索和反思。引發大眾的關注。以現成品為藝術品最成功的案例可以推演到1927年的杜尚,在一次達達主義展覽上把一座小便器直接擺放到藝術展廳,稱其為藝術品,引起社會嘩然。繼而開始思索,這種現成品與藝術品之間的邊界是怎樣劃分。其后這種裝置性的作品開始不斷涌現,有德國的包裹藝術,大地藝術、觀念藝術等。60年代早期的前衛藝術家們要克服的兩個界限:(1)高級藝術與低俗圖像之間的界線;(2)藝術品與作為日常文化一部分的普通物品之間的界線。這個根源可以追溯到一戰時期的達達運動,波普藝術給這些日常圖像賦予了藝術價值,如1964年的《布里洛盒子》。“什么才能是藝術品?”,一種新的方式提出了關于藝術品本質的問題,這種作為藝術品的盒子和作為普通商品的盒子之間的差異性不是人的視力所能發現的,而是需要對其進行精神層面的解讀。這種差異性的作品在紐約的藝術世界到處都是,比如制作藝術品的材料有普通的熒光燈,有耐火磚,也發生在前衛舞蹈上,開始表演一種在外表上與簡單的身體動作無法分辨的舞蹈動作,行走與表演一段只有行走動作的舞蹈之間到底有什么不同呢,這些真實的例子,發生在美術,音樂,舞蹈和文學的世界里。他們有時被看作為玩笑,或者也像藝術家希望的那樣被認真看待。這都是用極端的方式提出藝術本質的基本問題,某物成為一件藝術品的幾個條件,其中之一是:一個對象應當是關于某物的,另一個必要條件是它表達了什么意義。多數情況下,藝術對人的重要體現在藝術品可以凝聚人類的情感,可以使人哭,笑,這些特性非常重要,但20世紀六十年代的藝術品似乎與這些毫無相干。20世紀上半葉藝術史的發展經歷了數百個運動:立體派、表現主義、抽象藝術、構成主義、至上主義、未來主義、達達運動、超現實主義等,每一個運動都有自己的宣言。構成波普藝術的作品很像大眾文化中的一個圖像,構成極少主義的作品就是某個工業產品,地上的一個洞可以是一件觀念作品。如德國藝術家博伊斯用肥肉,毛氈,廢舊的印刷機,浴缸等現成品直接擺放就可以成為藝術品。藝術品可以是由任何事物構成,藝術不再有任何既定的規律可以定義。1984年丹托發表了《藝術的終結》,指出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任何物品都可以成為藝術品。藝術真正進入了多元化的時代,既定的藝術標準已經不復存在。審美必修由感官經驗轉向思想,簡言之,必須轉向哲學。②
二、當代藝術創作的轉折點與哲學之間的聯系
德國藝術史學家漢斯•貝而廷認為,在羅馬后期到1400年的西方基督教藝術中,并不是說這些圣像畫不是藝術品,而是藝術的概念還沒有作為一種意識出現,在這一時期的藝術創作甚至并不是作為藝術而存在,而是被視為具有宗教的一部分。到了20世紀80年代,某些激進的理論家開始宣揚繪畫已經死亡。他們是以羅伯特•萊曼的全白色繪畫,或者法國藝術家丹尼爾•布冉的單色條狀繪畫為依據,傳統繪畫的敘事性已經走到終結,但是不管怎樣的藝術,終結的可能是藝術的敘事形式,而不是敘事主題。所以貝爾廷認為:當代藝術顯示了藝術觀念中創作意識的的價值,但是并不能夠把藝術形式向前推進?,F代藝術與當代藝術交界的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它們之間具有同時代性,當代藝術并沒有聲稱要反對過去藝術的綱領,也不覺得作為藝術形式的一個階段一定要與現代藝術顯示出明顯的區別。能夠構成當代藝術的是,只要藝術家愿意,他們可以利用過去的藝術來創作當代藝術,這或許是因為當代藝術的基本感知是建立在時代精神層面的產物,沒有任何先驗的標準決定藝術品必須是怎樣的形式呈現在大眾面前。藝術家們的創作領域變得更為自由和寬泛,在馬里蘭歷史博物館中可以看到弗雷德•威爾森的裝置,以及布魯克林博物館中約瑟夫•克蘇斯的裝置《不值一提的游戲》,耐火磚,翠西的裝置作品《床》也是如此。當代藝術創作的轉折點,可以追溯到哲學領域,現代哲學一般公認是從笛卡爾開始,笛卡爾采取的向內轉向———“我思”,核心問題是:不管實際事物怎樣,而是一個人怎樣去思考它們。這讓人們意識到思想對客觀事物產生的主觀作用,而在這之前的古人僅僅努力去描述世界。不是所在笛卡爾之前沒有“自我”的概念和行為,而是“自我”的觀念還沒有定義整個哲學運動,直到笛卡爾對之進行了革命性的思考之后,才奠定了它在哲學中的地位。由此類比藝術史的發展,藝術中現代主義具備標志性的一個里程碑就是“自身”的視角。在這之前,藝術家用客觀再現的方式反映世界原本的外在。視覺能夠觀察到的,就是藝術畫面所呈現的。只有當現代藝術出現以后,藝術才成為藝術家自身情感和主觀意識的表現。這個觀點早在格林伯格1960年的一篇名為《現代主義繪畫》中表述的:繪畫不是去再現事物的表象,而是回答繪畫何以可能的問題,把再現的手段變成再現的對象。并不是繪畫自身必須成為非客觀表現或者抽象,而是繪畫的再現特征在現代主義中已經不再是核心問題。梵高和高更是第一批現代主義畫家,他們的作品與藝術史中以前的作品拉開相當的距離。③
三、當代藝術創作對廣告設計教學的啟示和作用
以往時期的藝術,似乎都有一種衡量它是否具備價值的標準,也可以稱之為歷史的正確性。然后在某個特定的歷史階段延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比如美國的抽象主義,原本以為它持續發揮影響的時間會和文藝復興藝術持續的時間一樣長,但是到了1962年,它結束了。在同一個時間段,色域繪畫、波普藝術、極少主義、觀念藝術同時在藝術界嶄露頭角,而且藝術品的創作似乎沒有一個必然的創作動機和內在意義的需要,它的存在就是以藝術形式的存在,至于怎樣解讀,答案留給了評論家和觀眾。這讓我們面對一個極端多元主義的時期,藝術品的邊界和定義被最大限度的擴展了。這種當代藝術的多元化,對設計教學實踐的指導意義在于: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教師們積極將當代藝術創作思路融會貫通到設計教學中,適當鼓勵學生們運用多元化的創作方法進行設計實踐活動。可以使得學生最大程度的擴展眼界和創作思路,了解藝術史發展的前沿問題和重要作品,重新審視我們的時代與社會,創作出一種區別于平常商業設計(或者說庸俗藝術)具備思想力度的設計作品。靳埭強設計獎對參賽作品的人文內涵要求很高。一幅優秀的作品能夠從數千幅預選作品里脫穎而出,是需要作品呈現出作者對社會、歷史、人文的深度思考,殊為不易。這次我院的學生作品能從中獲獎,完全可以從一個側面說明教師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探索出了有效的創作思路。從金犢獎走向靳埭強設計獎,不僅是兩個獎項名稱的差別,更是創作水平層次的提升,它會鼓舞我們院系的全體老師和學生,積極參加更高級別的設計競賽,還有戛納廣告節,德國紅點設計獎等一系列國際專業設計賽事等著我們去挑戰。
優秀藝術期刊推薦:《藝術世界》創刊于1979年,由上海文藝出版集團主管,上海文藝出版社和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聯合主辦,是中國權威當代藝術雜志,也是卡塞爾文獻展(Documenta)、威尼斯雙年展(BiennaledeVenice)中國館合作期刊。30余年來,《藝術世界》堅持站在時代的高度,以“藝術知世界”為宗旨,以當代藝術為視角,記錄時代,消除藝術與生活的藩籬,探索藝術的多種可能性。欄目包括專題、人物、幕后、新媒體、閱讀、紙上展覽、專欄、松鼠看藝術、1噸半音樂、讀圖等。每季特刊《零食》以“藝術是零食,生活是正餐”為口號,帶你進入新生藝術的世界中。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