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近年來,我國旅游業呈現出一片大好景象,飛速發展,社會需要專業知識過硬、了解國內外旅游業發展近況、能與外國旅客良好溝通的優秀旅游人才。目前,高職旅游英語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忽視了旅游英語課程相關職業技能的培養?,F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重視知識傳授,重應試教育,忽略了“實際操作”,仍是以課堂為中心,學生只能被動灌輸知識,缺乏語言實踐機會。這種陳舊的教學模式致使教學效果收益甚微。本文從高職旅游英語課程設置和職業能力培養的現狀出發,運用多種理論對高職旅游英語教學進行分析與理解。
【關鍵詞】職業能力導向; 旅游英語; 教學改革
吳孟星, 產業與科技論壇 發表時間:2021-10-31
20 世紀 70 年代我國現代旅游業開始發展、形成于 80 年代,90 年代進入飛速發展過程。但旅游業人才十分短缺。為了緩解這一問題,許多高校紛紛成立旅游專業人才培養基地,以重視和加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為特色,培養學生獲得旅游業所需職業技能[1]。而旅游英語則作為高等旅游教育的專業必修課。旅游專業畢業的學生大多會選擇和本職業相關的工作如酒店、旅行社。他們的工作與外國有關。除了書面處理外,他們還會用英語口語與客戶溝通。流利的英語是涉外服務的基礎[2]。高職旅游英語課程,作為旅游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它的基礎和取向不同于一般的英語教育課程。除了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萌發民族英語素質外,最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能夠直接幫助他們從事本專業工作的相關知識、價值觀、職業技能和專業態度的有機結合,也就是其專業能力。因此,在英語交際能力上,也是畢業生在工作中及其重要的一項職業技能。但目前,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采用重應試輕素質培養,在課堂上機械的操作重點語言,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灌輸知識,陳舊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缺乏實踐體驗缺乏個性,使得學生很難甚至無法運用到不同場合下,未達到高職英語教育的目的?;诖?,以高職旅游英語能力培養為背景,對旅游英語教學改革進行探討顯得尤為重要。
一、高職旅游英語教學培養現狀
( 一) 現狀調查。目前,就在校學生和應屆畢業生而言,大部分學生對旅游英語課程感到很有興趣,他們認為這門課很有實用價值。僅有小部分學生討厭此課程; 但是就大部分學生而言,他們認為自己完全不能在實習或者工作崗位上準確流利的使用英語,因此可以看出高等職業院校旅游英語教學在學生職業生涯中并沒有起到應起的作用,這也就間接導致社會提出質疑: 高等職業教育能否培養優秀的人才,同時也表明,旅游英語課程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
( 二) 原因。教師在教學內容上,重知識,輕實踐。重點放在語法詞匯的講解,但是忽略了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學生只能被動地聽教師灌輸知識,并且許多教師用考試來評價學生,對于學生的平時表現以及語言表達并未有所考核,這也致使學生只應對教師給的書面考核,忽略了考核后真正的含義。目前,高職學校學生不僅是英語教學,整體素質都相對有所下降,學生忽略了主動學習才是培養職業能力的關鍵,更多的是比較習慣于被動接受教師教授知識。對自己學習負責,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二、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教學是高職旅游英語教學的理論基礎,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3]。學習者利用學習材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以學習者為中心,讓學生去發現探索,學會多角度思考。教師不是單純灌輸學生知識,而是幫助促進學生意義構建。學生是主體是積極建構者,發揮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學會多角度思考。
三、具體內容
( 一)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媒體是結合音樂、錄像、動畫、聲音、視頻、圖像、圖形、文字等傳統表現媒體的優點,他具有容易儲存、復制資料、編修、轉移等特點。能夠在教學中增加互動性,提高教學的邏輯性,促進在教學環境中的統一、完整等特點。旅游英語和其它專業英語不同,具有交流內容廣,語言活動場景多的特點。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加課堂信息量的輸入、教學容量,促進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知識面。
( 二) 運用交際教學法?,F代英語教學不僅是學習語言技能和知識,更重要的是注重交際能力。掌握一門語言知識只是知識的途徑和手段,而不是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最終要求學生必須深刻學會如何正確運用這些新的知識,用這些新的語言來進行人際交流。交際法教學又稱交外思想法或交際功能法,是目前全世界影響較大的一種教學學術流派。培養學生使用一種目的語言來進行語言交際是他們普遍認為現代語言交際教學的目的。運用真實地道的外國語言教學材料,結合現實情境和英語句式用法進行語言學習,鼓勵高中職業學生多樣地使用和廣泛接觸中學外語,注重教育培養高中職業學生的綜合語言表達能力。目前我國的基本語言教學方法主要還是以方言語法、生理反應教學為主。就是基本教學材料以課本內容為主,對具體課本內容進行詳細的語法分析,讓學生反復配合寫和讀練習,讓學生養成正確的語法語言和語言習慣,這種語言教學方法客觀地可以說,非常有利于幫助學生盡快有效地打好語言知識基礎。但長期實踐經驗表明,這種語言教學方法過于注重學生語言基礎知識或口語能力的基礎學習而完全忽視語言交際應用能力的基本培養,只將其適用于各種文本語言翻譯和書面語言閱讀,不易做到充分發揮高職旅游學生的語言創造性,獨立性和學習主動性[4]。而這在當前的移動信息時代越來越不容易適應。語言交際綜合教學法的最初目的也是最終目標,是在培養學生書面上的語言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培養學生實際的口語表達能力,是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綜合能力。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廣大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鼓勵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學校課堂教學活動,引導廣大學生積極自主參與學習,激發廣大學生的積極學習動機和求學興趣。
( 三) 運用多種材料素材。一方面根據特點選取合適的英語教材是教學內容; 另一方面,教師還應將旅游英語的教學內容進行豐富,拓展。運用合適的英語影視資料。影視資料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開拓視野、學習到地道的英語有很大的幫助,可以直接把學生帶入真實的語言文化中去。在選擇影視資源上應當注意影視資源的內容以及它的思考性,注意應與旅游專業相貼近、語言藝術欣賞相結合。好的影視作品能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內容,陶冶情操。在語言方面,選取的影視作品語言盡可能與課本結合,文字規范、語速適合,應盡量包含生活中實際使用的詞匯?,F在網絡越來越發達,正確引導學生吸取網絡資源中的精華也是很有必要的,正確給予學生學習動力和興趣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還可以在網絡資源中吸取精華。
( 四) 過程與結果并重的考核方式。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學校以及家長,最直觀能感受到學生學習反饋的手段就是考評,通過考評檢測學生學習能力。若教學設計和內容都進行了優化,但考評方式不變,那么整個教學改革的效果將會差強人意,甚至沒有效果。因此不僅需要改革教學內容,也需要在各個環節得到優化。
現在的考核,不僅注重對學習結果的檢測,也要對學習過程進行評價,而過程與結果并重的考核標準更有利于現代學生的發展。與傳統的考核方式相比,傳統的考核方式太過于單一,注重結果,忽略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檢測。而結果與過程并重的考核方法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思想和對對象個性的尊重的產物。有利于增強學生內心的意志和情感,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并且良好的學習態度有利于課堂教學,檢測過程也是檢測學生的學習態度。職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當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足時,過程與結果并重的考核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監督并引導學生完成學習。
( 五) 培養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教師,是學生學習期間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一個高素質的教師能在課堂教學中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教師的業務水平以及文化素養會直接影響到教學結果,為了達到旅游英語的預期教學效果,培養一支既有扎實英語基本功同時也擁有豐富的旅游從業經驗和旅游知識的復合型能力的師資隊伍是非常有必要的。旅游英語是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課程,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有了這樣的師資團隊,就具備了培養優秀技術型人才的前提。因此需要培養高素質的旅游英語師資隊伍。
四、結論
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改革任務。我國目前的職業教育是職業能力型,和綜合素質型相結合快速發展的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需要不斷優化專業課程教學結構,強化職業能力的培養。旅游服務英語專業作為我國旅游類高職專業教育的一門必修課,是由我國旅游職業英語較強的理論實踐性功能決定,應當十分注重旅游職業英語能力的綜合培養。通過對全國高職院校旅游專業英語課程現狀的調查分析,可以明顯發現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旅游專業英語課程處于無意識發展、低素質水平階段,學生們在其職業知識能力上的培養學習僅限于書面上的知識,實際運用效果不佳。由于教師在教學認識和理論實踐中不十分重視學生職業管理能力的判斷培養,教材對培養學生自身職業管理能力的判斷培養指導作用較弱,因此目前我國的旅游英語教學應用能力與實際要求差距甚大。
隨著世界化經濟不斷發展,全球競爭日益激烈,旅游產業競爭愈演越烈。然而,歸根至底是對旅游人才競爭與專業能力競爭的[5]。中國高職學校是否能夠贏得社會支持與認可,能夠順利地完成她的職責,能否建立起應有的社會形象,是否能夠成為中國高職學校的代表。關鍵在于她培養了什么人才,以及培養出的人才[6]。旅游英語課程是一門很有實踐意義的課程。為了讓學生能夠適應未來市場的需求,我們在教學上必須側重于培養他們的專業能力,即英語交際才能和學生實踐才能。因此,在教學上必須遵循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學生占主導地位的教育原則,使學生主動認知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經過在高職院校的學習,學生能夠不僅掌握旅游專業知識,并具有良好的英語基礎以及英語交際能力,獲得終身學習能力。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