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專業預防醫學試卷探析
我國醫學教育日趨整體化、綜合化和多元化,而臨床醫學生的公共衛生教育卻相對薄弱,加強臨床等非預防醫學專業的公共衛生教育,促進醫學模式轉變是應對我國居民健康問題和疾病譜結構變化的關鍵。開設預防醫學課程的目的即幫助醫學生樹立大衛生觀、掌握基本預防知識和技能。目前,考試是教育測量的具體形式,科學的考試管理可以檢測學生的真實成績,檢查教學效果是否達到教學目標,評定學生學習效果,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工作,因此考試工作成為教學管理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而試題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考試質量,運用教育測量學理論進行考試結果及試卷分析對于教學具有重要的反饋評價作用。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對某高校臨床醫學專業856名在校本科生的預防醫學考試成績進行研究分析,并評價試卷質量。
1.2試卷結構
該專業所選用的教材為人民衛生出版社、朱啟星主編的第7版《衛生學》以及科學出版社、羅家洪主編的案例版《流行病學》,內容主要包括環境衛生、食品衛生、職業衛生、醫學統計學以及流行病學等。試卷由任課老師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編制,題目選自預防醫學教研室題庫,分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計算分析題6個題型,對應分值分別為20分、5分、20分、15分、20分、20分,滿分100分。閱卷為教研室所有專職教師參與,根據統一的標準答案進行流水式批閱。
1.3研究內容
分析所有參考學生最終成績和各項得分的分布情況,計算試卷的信度、難度和區分度。
1.3.1試卷信度:信度是反映試題得分一致性程度的統計量,通常采用信度系數作為評價試卷可靠性的指標,其取值范圍為0~1,其值越大,信度越高。選用克倫巴赫(Cron-bach)α系數來計算一致性信度系數:α>0.8極好;0.6≤α≤0.8較好;α<0.6較差。
1.3.2試卷難度:難度系數(P)代表了試題的難易程度,P=M/W(M:該題平均得分;W:該題滿分)。由于學生在答選擇題時可能會隨機猜測,該行為會影響最終結果,因此采用矯正難度系數cP,公式為cP=(kP-1)/(k-1)(k為選項個數)。難度系數與試題真實難度相反,值越大則試題越簡單。P<0.6為難題、0.6≤P<0.7為較難題,0.7≤P<0.8為中等題、0.8≤P<0.9為較易題,0.9≤P<1為易題。
1.3.3試卷區分度:區分度是指通過考試將不同學習程度和能力的學生區別開來,是衡量試題鑒別學生水平差異功能的重要指標,用D表示。某題型的區分度用該題的得分與總分之間的相關系數來表示。客觀題的分析采用Spearman等級相關計算其與總分相關系數;主觀題的分析使用Pear-son相關。整張試卷的總體區分度為各題型區分度與該題滿分的乘積之和,除以100。D≥0.4為優;0.3≤D<0.4為良好;0.2≤D<0.3為一般;D≤0.2為差題。
1.4統計分析
將所有參加考試學生的各項得分和總得分輸入計算機,使用Excel2010和SPSS20.0完成分數的錄入和相關統計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成績分布
共856份試卷得分參與本次分析,其中最高分98分,最低分14.5分,平均成績為(78.04±12.06)分,及格率達到91.59%。學生成績呈負偏態分布。試卷題型分為主觀題和客觀題兩大類,
2.2試卷信度、難度和區分度
信度分析輸出結果為Cron-bach’sα=0.776。難度分析顯示試卷總體難度系數為0.78,難度最大的題型為多選題,難度系數為0.27;難度最小的題型為名詞解釋,難度系數為0.84。區分度分析顯示試卷總體區分度為0.73,其中簡答題區分度最優秀,D值為0.83;多選題則相對稍差,D值為0.48。試卷各題型難度與區分度的分析結果
3討論
該次考試成績平均分為78.04,及格率達到90%以上,48%的學生成績分布在80分以上,呈負偏態分布。說明絕大多數同學能夠較好的掌握該門課程的主要內容,基本反映教學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極差較大,反映了學生個體之間差異較大。差異原因之一可能是由學生課堂專注能力、知識接受能力、課后復習程度以及學習態度之間的差異決定;此外不同班級授課教師資歷不同,講授方式各有特點,導致學生理解接受程度各異。針對學習能力、課堂專注能力、知識接受能力等有所欠缺的學生,需要專門的教學方式方法,盡量提高教學的生動性,降低講解的晦澀程度,由淺入深的進行授課;教師在加強現有工作的基礎上,要研究新方式新方法,結合課堂教學外的實踐教育方式,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和主觀能動性,理論聯系實際,從而使得學生更好的掌握該門課程。從該試卷的學科構成來看,五大科目知識點在卷面的分布及其分值配置比較合理,能夠滿足教學考查要求。試題類型涵蓋客觀和主觀兩大類,分值分配平均,既能夠考查學生對預防醫學基本理論內容的理解、記憶和掌握,又能夠考查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分析實際案例的能力。且試題題量適中,考生有充分的時間考慮分析問題;試卷格式規范、統一;文字、圖表工整、清楚、準確。通過對試卷信度、難度、區分度的分析顯示:該次考試信度系數α=0.776,信度較好,能夠達到標準化考試的要求。對于考試難度,多數試題應分布在0.3~0.7之間,選拔性測試題一般0.5左右為宜,通常期末考試為目標參照性考試,難度系數可適當偏高,全卷平均難度以0.7左右為宜,0.6~0.8為正常。該次試卷總體難度系數為0.78,符合期末考試難度要求。個別題型難度稍大,多項選擇題的平均得分只有2.26(滿分5分),為幾種題型中最低,難度系數P=0.27,顯著高于其他各題型,這一題型答案數目不固定,多答、少答、答錯均不得分,且選項相互干擾,頗具迷惑性。多選題命題規律非常明顯,應在平時授課時引導學生抓住規律,強調知識點掌握的全面性,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和復習。試卷總體區分度以及所有題型的區分度均大于0.4,反映了該試卷題型的區分度優,能將不同能力的學生有效的區分開,多項選擇題的區分度D=0.48,于所有題型中最低,區分度與難度直接相關,今后應注意題庫的適當調整。作為非預防專業預防醫學課程的主要承擔者,需要不斷的通過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效來進行教學效果的評估,并開展課程的教學改革:強調預防醫學的戰略地位,調動學生積極性;加強“三級預防”原則的宣傳;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強化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科研動手能力等。培養學生將預防醫學的原理與方法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提高解決公共衛生問題的能力。
作者:丁蕾 姚應水 袁慧 文育鋒 李杰 單位:皖南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62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