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
臨床醫學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往往會受到各種因素直接影響,以至于其檢測結果發生誤差,而診斷結果也隨之受到影響。為了總結臨床醫學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措施,將我院檢驗科自愿獻血的志愿者135名作為研究對象,均予以血液細胞檢驗,重點探討提升臨床醫學血液細胞檢驗整體質量的重要對策,以期可以成為臨床研究活動中的參考對象,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檢驗科自愿獻血的志愿者135名作為研究對象,男100名,女62名。年齡17~56歲,平均年齡(33±3.23)歲。其中A型51名,B型53名,AB型20名,O型11名。
1.2方法
給予所有志愿者血液細胞檢驗,其具體操作程序如下。
(1)本次血液細胞檢驗程序在不同溫度以及不同濃度條件下進行。
(2)給予所有志愿者抽取靜脈血液,針對血型相同的對象,以不同稀釋比例開展靜脈采血操作,再把稀釋比例相同的標本混在一起,將其均分成135份,對135份標本進行逐一檢測。
(3)本次檢驗抗凝試劑是乙二胺四乙酸二鈉,試管為2mL。通過嚴格把握儀器選擇程序以及試劑選擇程序,再對其進行仔細校對以及核查,結合具體測定結果開展各項校準工作。
(4)設置不同溫度,稀釋比例控制為1:10000,同時把135份標本細分成為兩個小組,A組81份,其檢驗溫度控制在22℃,三個時段予以分別檢驗。其中,半小時內給予27份標本檢測,3h內給予27份標本檢測,6h內給予27份標本檢測。B組54份,其檢驗溫度控制在6℃。其中,半小時內給予27份標本檢測,2h內給予27份標本檢測。
(5)設置不同濃度,稀釋比例控制為1:10000,同時把135份標本混合在一起,分成27份;稀釋比例為1:50000,把135份標本混合在一起,分成27份,其檢驗溫度控制在22℃,半小時內給予27份標本檢測。
1.3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以及處理本組研究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結果表明,當溫度為6℃時,半小時的機體血小板是(189.25±34.57)×109/L,紅細胞分布寬度是(13.20±4.18)%,血小板分布寬度是(15.06±4.29)%;2h時機體血小板是(131.01±52.78)×109/L,紅細胞分布寬度是(13.16±4.07)%,血小板分布寬度是(15.11±4.18)%。溫度是22℃,半小時的時候機體紅細胞是(4.07±0.32)×1012/L,白細胞是(6.19±6.00)×109/L,血紅蛋白是(118.91±18.42)g/L,紅細胞分布寬度是(12.47±3.30)%;3h時機體紅細胞是(4.55±0.61)×1012/L,白細胞是(35.56±5.01)×109/L,血紅蛋白是(116.26±17.11)g/L,紅細胞分布寬度是(20.41±4.30)%;6h時機體紅細胞是(4.29±0.50)×1012/L,白細胞是(6.21±5.22)×109/L,血紅蛋白是(116.42±17.02)g/L,紅細胞分布寬度是(17.27±2.33)%。與此同時,濃度不同時,樣本中各項指標都有直接區別,因此當檢測溫度、檢測濃度比例均存在著差異時,血液中的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以及血紅蛋白等各項指標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就臨床醫學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措施來說,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第一,嚴格把握檢驗之前各項準備工作。檢驗程序開始以前,檢驗科要安排經驗豐富、操作能力佳的專業醫師承擔本項任務,在報告中也要全面管理相關信息,給予各項儀器、試劑準確核對。第二,嚴格把握檢驗程序。
(1)標本采集操作中,為保證檢驗的質量,以靜脈血為唯一采集對象,且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給予標本抗凝處理,以免血小板以及細胞形態等受到抗凝劑直接影響。
(2)檢驗程序當中,嚴格把握各項操作程序,并進行質量控制,最大限度提升檢測結果整體準確性。
(3)執行各項操作時,檢驗人員要以相關規章制度為指標,對檢驗溫度控制在17℃~22℃。第三,嚴把把握各項善后工作。檢測完成以后,檢驗人員要清理所有儀器,同時進行保養,以免后期使用時分析儀被堵塞。除此之外,數據分析專業人員要對檢測結果開展統一、定期評定工作,在征求相關醫務人員專業意見的基礎上,可提升結果合理性,再通過優化各項檢驗程序,即可使檢驗效率得以提升。
作者:劉金朋 孫院紅 羅沖 單位: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醫院檢驗科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6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