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經濟相關
1鄉村冬季取暖研究的背景
和順縣位于山西省東部,太行山中段,地理坐標為東經113°05′~113°56′,北緯37°03′~37°36′。東臨河北省邢臺縣,西連晉中市榆次區、榆社縣,南毗晉中市左權縣,北接晉中市昔陽縣、壽陽縣。全縣東西長75km,南北寬30km,國土總面積2250km2。全縣轄5鎮5鄉,294個行政村。總人口13.98萬人,其中,鄉村人口11.12萬人。海拔1070~2058.5m。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氣候特點是季風強,無霜期短,春寒如冬,夏無盛暑,方秋隕霜,入冬菲雪。全縣年平均氣溫6.3℃。取暖季節從10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中旬,歷時近半年。近年來,隨著煤炭資源的整合重組,出現了買煤貴、買煤難的現象。和順地處高寒山區,吃的問題解決后,冬季取暖就成了農村生活的頭等大事。
2鄉村冬季取暖取得的成績
2.1吊炕,讓農民在寒冷的冬天有個溫暖的家
吊炕,也叫架空炕,全稱節能高效組合式架空炕,是在傳統土炕的基礎上,經反復試驗、改進而成的高效、節能、環保的新炕,最早發明于遼寧。2007年9月,和順縣從北京市昌平區成功引入此項技術。在示范推廣的過程中,委員會根據該縣氣候特點和農民要求,又進行了大量的改進和提高,形成了更為完美的和順搭建模式。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2.4萬余鋪,基本實現普及,并于2009年4月20日由山西省技術質量監督局發布山西省地方標準(DB14/T520—2009)。
2.1.1吊炕的高效性能
與老式火炕比較其高效性表現在:
(1)節能:吊炕每年的柴草用量僅為老式火炕的2/3~1/2,每鋪每年可節約柴草1400~1700kg,折合標準煤約830kg。
(2)環保:吊炕的煙塵和CO2的排放量較老式火炕大為減少,有效保護了大氣環境。同時,吊炕主要以秋季農民收獲的農作物秸稈為燃料,既可取得很好的取暖效果,又減少了對硬柴的消耗,有效保護了生態資源。
(3)高效:熱效率由14%~18%提高到25%~35%,提高近1倍。能使10~15m2的室內溫度保持在15℃以上。
(4)保溫:吊炕延長了散熱時間,燒一次炕能保溫16~24h。
2.1.2吊炕的結構特色
(1)底部架空,雙層、多面散熱。
(2)冷墻保溫,減少炕體熱損失。
(3)增設灶門和煙插板,調節煙囪抽力,減緩熱氣流速、流量,延長炕熱時間。
(4)炕內設“人”字形煙墻,熱氣能迅速擴散到整個炕體內部,并與炕體進行熱交換。
2.2農戶地暖,基本滿足鄉村農戶冬季取暖
農戶地暖是為解決該縣吊炕供熱面積小、不能滿足鄉村冬季取暖,而在總結當地農村地暖技術的基礎上,經過多次考察、廣泛吸收、研究論證、改進設計、創新規范、試點示范,形成的具有合理的構造組成、科學的煙道走向和嚴密的風門控制的一種廉價、實用、環保的取暖方式。每戶農戶地暖的供熱面積為30~50m2。現已編寫了《和順縣農戶地暖建設技術規程》《和順縣農戶地暖安全施工規則》和《和順縣農戶地暖安全使用規范》,建成1000余戶,從使用效果看,真好、真管用,群眾真需要、真歡迎。
農戶地暖構造由地下料坑(根據居室大小容量4~7m3)、煙道(根據居室布局彎繞并帶坡度3%~5%)、進料通道和室外進料口及其密封門、進氣管及其控制風門、戶外煙囪及其下垂滲水管組成。主要燃料是松針、沙棘枝、鋸末面、橡殼和其他枯枝落葉等林木廢棄物和秸稈、玉米芯、根茬等農業廢棄物,及雜草、干牛糞和適燃生活垃圾等;燃燒方式是地下陰燃、暗火料。取暖途徑是地板散熱。基本原理是通過地暖構造和技術,將農村諸多可再生物轉化為過冬取暖的燃料,成為煤炭、柴木的替代能源,實現農村就地循環利用可再生能源。
農戶地暖使農民擺脫了對煤炭的依賴,減少了煙塵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對低碳發展的實踐探索,契合時代主流,對于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2.2.1農戶地暖的主要特點
(1)基本解決農戶冬季取暖。農戶地暖能使室溫保持在18℃以上,農戶再也不用為過冬而發愁。農戶地暖每30天左右填裝一次燃料,整個冬天填料若干次即可,一個冬季掏灰一次,群眾非常滿意,稱之為懶人辦法。
(2)有效改善農戶居室環境。農戶地暖的進料口、煙囪等均在戶外設置,只有熱量通過地板散發到室內。有了農戶地暖,免除了室內生爐、燒炕帶來的煙熏火燎、吸塵嗆氣和安全隱患,群眾居家溫暖舒適、清潔干凈、安全健康。
(3)大幅降低農戶過冬成本。農戶地暖建設成本(料錢和工錢)為2500~3000元,一次施工、一次麻煩,無需后期投入,可持續使用,終身受益乃至幾代人受益。農戶地暖以松針、沙棘枝、橡殼、蒿草、鋸末面、枯枝落葉等林木廢棄物和秸稈、玉米芯、根茬等農業廢棄物,還有干牛糞和適燃生活垃圾為燃料,用群眾的話講,燃料“遍地都是”。
2.2.2農戶地暖的重要價值
(1)能源綜合利用的有效途徑。從轉型發展看,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減少煤炭等石化能源消費,是大方向、大趨勢。辦好地暖,即符合這個大方向、大趨勢。
(2)保護生態的務實舉措。近幾年來,隨著買煤貴、買煤難現象的出現,包括產煤鄉鎮在內的群眾重新“靠山燒山”,砍樹取暖。有了地暖,用農林廢棄物等取暖,可有效抑制農村燒柴取暖的蔓延態勢,是保護生態的務實舉措。和順縣環保局工程技術員對地暖排放物現場科學規范取樣,監測分析報告顯示,地暖排放煙(粉)塵、SO2濃度很低。據環保部門論證,如不經處理,1t燃煤大約排放煙塵27kg、SO216kg。以每戶地暖替代燃煤2t計算,若和順發展1萬戶,每年約可減排煙塵540t、SO2320t。對和順這樣一個工業企業較少的縣來講,減排效益十分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