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圖書館專業管理論文
本文作者:安楊 單位:東北財經大學圖書館
圖書館館管理創新的重要意義
管理創新是圖書館發展的循環推動力圖書館工作的核心即圖書館的管理,圖書館的每一次發展都是建立在其管理的改革基礎之上的,不斷的改革和創新正是推動圖書館發展的不竭動力之源泉。在不斷的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圖書館管理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但是,這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在知識經濟的大潮中顯得既破舊又落后,已經難以抵抗知識經濟大潮的沖擊,嚴重威脅到了圖書館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因此,當今的圖書館必須從改革傳統的管理模式入手,獲得在新時發表展的源泉。管理創新是深化圖書館管理改革的重要途徑圖書館管理的改革是全方位的、多層次的、全員性的,但是管理的改革必須依靠創新來完成,沒有創新的改革形同于新瓶裝老酒,對于圖書館的發展毫無意義,反而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因此,在人類進入知識時代后,知識在社會經濟各方面的運用更為廣泛和普及,圖書館作為知識的儲存載體,已經不能僅僅滿足于對知識的簡單采集、整理和加工了,必須借助于知識經濟和現代計算機信息技術進行全面的改革。
管理創新是提高圖書館人力資源效率的有效手段圖書館管理的目標是最大化地實現圖書館的社會效益,而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在于人,人才是實現管理目標和推動管理的主體。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地實現圖書館的管理目標,就必須最大限度地提高圖書館人力資源的效率,而提高人力資源效率的根本途徑就是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這是圖書館管理創新的重要內容。通過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以達到激發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其工作的數量和質量,實現創新目標。管理創新是塑造圖書館良好形象和積極館風的重要方法圖書館作為讀者獲取信息的重要場所,良好的形象是其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圖書館通過向讀者展示和提供有價值的、有針對性的、適用的文獻信息的方式實現為讀者服務的,如果沒有“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的服務理念,就不可能實現服務的高效率、高質量和高滿意度。而要做到“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就必須全面開展圖書館管理創新工作,圍繞“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進行全方位的改革,要求全館人員必須隨時隨地地為目標讀者提供咨詢、查閱、借還等服務,展現圖書館“以讀者為本”的良好形象,從而促進圖書館的發展。但是,良好的圖書館形象雖然是來自讀者的評價,但卻是圖書館內在館風的外在表現,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內在館風,是無法在讀者心目中塑造良好形象的。
圖書館管理創新的途徑
圖書館管理創新是一個全面的、全方位的過程,所涉及的不但是對圖書文獻信息的管理,還涉及對圖書館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等多方面的內容。以科學的發展觀引領圖書館的發展。科學發展觀是建立在對圖書館管理的現狀及圖書館未來發展的趨勢的基礎上作出的對圖書館發展的科學認識。以科學發展為引領就是要科學評價自身在社會信息系統和信息產業中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充分發揮自身在文獻信息采集、處理等方面的特長和優勢;科學認識圖書館未來發展的趨勢,以計算機信息系統為主要方法建立現代化的圖書館管理系統;科學評價自身在圖書館界的位置,明確自身的發展目標,從特色和品牌的理念出發,建立符合自身特點的圖書館管理模式,開發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文獻信息和服務項目,滿足讀者日益多元化和特性化的文獻信息需求,以增加自身在圖書館界的核心競爭力。以“以人為本”的理念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社會經濟的發展最終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圖書館的發展同樣也不例外,它的最終目標也是為了滿足人的文獻信息需求,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服務。因此,在圖書館管理創新中離不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離不開對圖書館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以整體觀念促進圖書館的館際合作。每一個圖書館是社會文獻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整個圖書館界的組成單位。圖書館界是一個統一的大家庭,而且只有在統一的范疇內才能促進全社會圖書館的發展。首先,這一統一范疇是以圖書館的館際合作為基礎的,離開合作,各個圖書館猶如散兵游勇,一盤散沙,難以實現長期的發展壯大。因此,必須加強圖書館的館際合作,互相切磋交流、協作互助,才能實現全社會圖書館的興盛繁榮;其次,這一統一的范疇并不排斥競爭。
圖書館管理的創新,說到底是以人為中心的創新活動,如果缺乏人才的支撐,一切創新都將是紙上談兵,因此,圖書館的管理創新最終還必須回到人才建設這一中心。①重視人才引進的質量,克服為數量而引進和為完成任務而引進的做法。圖書館必須有針對性的、有限制地引進適合自身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內所需的高質量人才,如果為了數量或完成任務而不顧人才質量,盲目引進,一來會導致圖書館人浮于事,降低工作效率;二來是對人才的浪費。②重視人才的培養,即是加強對現有人員的教育和培養,不斷提高圖書館服務的專業化和信息化的水平。高校圖書館應該建立長期的、固定的人才培養方案,對現有的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訓和教育,以提高圖書館的人才質量。
服務內容的創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圖書館的數字化、網絡化程度在不斷提高。目前,各種存儲介質的信息資源不斷增加,圖書館不僅向用戶提供館藏信息,還要開發利用網上資源,加強深度加工和組織,將廣泛、無序、分散的信息轉變為有序的、可以直接利用的資料,以方便用戶的查閱與利用。在對各類文獻資源進行基礎性服務的同時,還可以建設一批專業性較強的專題數據庫,以隨時跟蹤并掌握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動態發展;還可設置名著新作的推薦與導讀服務,擴大文獻資料的服務內容。服務方式的創新。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圖書館的服務方式也必須進行重大變革。首先,要改變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來的“以我為中心”的“賣方市場”觀念,正確樹立起以讀者、用戶為中心,一切為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益的觀念,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其次,在形式上應適應讀者需求的變化,如建立咨詢部,開展文獻咨詢服務;延長開放時間等;再次,圖書館應實行開放化服務,并能提供多元化服務,使讀者能方便地、自由地使用圖書館的信息。在服務方式上,還應向讀者提供信息的整理、分析、綜合等深加工服務。
任何的組織結構包括圖書館在內,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變化,組織結構必然要盡心適時的創新和改革,以提高組織的效率和效益,這就是組織的創新。從目前的情況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不管是企業組織、政府組織還是社會組織都在經歷著創新和變革,以適應改變了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在知識經濟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的情況下,圖書館的發展必然要求改變傳統的“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建立“扁平化”的新組織結構。圖書館必須在組織結構的劃分和設置方面進行改革,以網絡技術為支撐,重新調整劃分圖書館的業務體系,盡可能地減少管理的中間環節,將管理任務直接委托給低層,提高低層的管理權限,從而提高工作的效率,這就是扁平化的組織制度。這種組織結構既減少了圖書館管理過程中資源消耗,同時更大的作用是提高了圖書館服務的速度和效率,加強了上下層之間的直接溝通,能快速地將讀者的信息返回管理層,在得到及時處理后迅速返回到讀者,使讀者和圖書館之間、圖書館上下層之間的信息溝通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