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計算機網絡管理論文
作者:楊曉敏 單位:運城學院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無論是企業或事業單位的內部網絡,還是IT業的運營公司,都迫切需要能夠從事網絡管理和網絡安全技術應用的人才,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開設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在這個領域掌握新的技能以拓展自己的發展空間。《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課,計算機網絡管理既是軟件與硬件的結合,又是計算機技術與通訊技術的結合,而且還涉及網絡安全的相關知識,所以知識面比較寬泛。另外,計算機網絡管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必需要通過SNMP相關理論的講述,使學生能夠把這些相關理論應用到實際中,使網絡能夠正常、安全的運行。
1.計算機網絡管理教材選用和教學內容
首先要做好選取教材的工作,教材的選取要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而選取。目前市面上提供的計算機網絡管理的教材都不是很理想,所以我們參考了五本計算機網絡管理方面的教材[2-6],教材[2]以SNMP協議為基礎詳細討論了網絡管理系統的體系結構、管理功能域、協議規范、管理信息庫組成、遠程網絡監視功能和安全機制;教材[3]從狹義網絡管理的角度組織內容,比較詳細地介紹了網絡管理協議CMIP和SNMP,對網絡管理軟件的開發也有一定程度地介紹;教材[4]是一本詳細介紹了最為流行的網絡管理協議SNMP的教材;教材[5]選擇了許多網絡管理工具,并對這些網絡管理工具進行分門別類。教材[6]介紹了網絡安全相關的知識,可以看出,任何一本教材都不能直接滿足課程目標,因此,在課程教學中綜合采用了以上五本教材:(1)在教學內容的組織方式和計算機網絡管理的常識性介紹方面,選擇了教材[2];(2)在網絡管理工具的講授上,選擇了教材[5];(3)在網絡管理協議和網絡管理軟件開發方面,采用了教材[3]和教材[4],并自己補充了一些內容,如SNMP4J的分析等;(4)對網絡安全技術的介紹選擇教材[6]。
通過對五本教材的內容進行篩選,并補充一些教材上沒有涉及到的內容,圍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組織為以下幾個部分:(1)網絡管理概述:主要內容包括網絡管理的基本概念、網絡管理的基本功能、網絡管理的發展以及網絡管理的基礎理論與技術;(2)網絡管理的體系結構:主要內容包括網絡管理的基本模型、網絡管理的基本模式以及網絡管理協議等;(3)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該部分是網絡管理課程的重點講解的內容,主要內容包括SNMP基礎知識、SNMPv1、SNMPv2以及SNMPv3;在SNMP基礎知識中,主要講解SNMP概述、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搭建SNMP的學習環境、抽象標記語言ASN.1、基本編碼規則BER以及SNMP4J中ASN.1和BER的實現;在SNMPv1中,主要講解管理信息結構SMI、管理信息庫MIB、SNMP的基本操作以及SNMP4J對SNMPv1的支持分析;在SNMPv2中,主要講解SNMPv2概述、SNMPv2SMI、SNMPv2MIB、SNMPv2協議以及SNMP4J對SNMPv2的支持分析;在SNMPv3中,主要講解SNMPv3概述、SNMPv3體系框架、用戶安全管理以及SNMP4J對SNMPv3的支持分析。(4)網絡管理工具SNMPc:重點介紹如何利用網絡管理工具SNMPc對網絡進行管理。(5)網絡安全技術:主要介紹網絡加密技術、防火墻技術以及在Win-dowsServer2000和RedHatLinux9.0操作系統下的網絡管理操作。
2.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2.1多媒體技術教學隨著教學條件的不斷提高,大部分高校都能實現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但是事實上,并沒有科學的利用多媒體技術,上課變成了機械的翻幻燈片,變成一串串的公式和圖片。實際使用多媒體技術,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如何輔助合理的講解,并且使整個課堂不缺乏系統性。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教師應注重多媒體課件的精心設計,盡可能使內容的講解充滿動感和新意,避免冗長枯燥的文字性敘述和大段公式的羅列,根據計算機網強管理課程專業性強,圖表結構多的特點,在講解時,用形象直觀的圖示和動畫來表達網絡管理的相關技術和原理,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可以將枯燥的理論形象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同時也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教學過程中。集多種教學媒體為一體,包括文字教材、錄像教材、模擬軟件和網絡教學資源等,將其穿插在相關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中,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概念、熟悉協議和掌握各種技能。
2.2互動式教學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把學生放在被動的位置,這種教學方法激發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的設置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教師起引導作用,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敢于質疑,這樣在質疑與討論中更好地理解相關的知識。
2.3研究式教學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教師在教學中,適時提出相關領域的知識,促使學生去查閱相關領域的資料,通過分析不同的觀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提供的問題應更多的取材于學科的實際,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與問題的解決聯系在一起,讓學生感受到問題的存在,并學會利用所學過的知識去進行分析、思考、展開探索、提出假設,進而檢驗假設,得出結論。計算機網絡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已得到廣泛的應用,在教學中,我們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了與之相關的實際問題作為學習研究的中心主題內容,讓學生在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去感受和體驗該知識所反映事物的性質。例如,“如何管理我院的校園網”,圍繞這一教學內容擬定了“我院校園網安全環境的特點”、“校園網內各結點流量控制”“、校同網安全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網絡安全的檢測與防治”等問題,要求學生結合我院校園網絡的實際,展開分析和研究,寫出主題報告。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主動思考和主動建構意義的認知主體位置,通過教師的引導,達到事先設定的教學目的,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指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結合。引導學生對實踐的重視。既提高其實際操作能力。同時又有助于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實驗教學
實驗在計算機網絡管理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網絡管理的理論知識必須通過實踐環節進行驗證,不進行實驗就等于紙上談兵;另一方面在實踐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創新設計能力,但目前關于該課程的實驗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實驗項目編排不合理,缺乏規劃性。實驗內容單一,要么實驗內容偏應用,比較簡單,要么偏理論,都是對理論的驗證實驗,沒有一個整體全面的教學規劃,使學生很難獲得對網絡管理整體思維的訓練。網絡實驗管理欠規范,實驗教學管理松散,考核不嚴格,使學生對實驗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關注度不高。下面以我校計算機專業的實踐經驗為例,提出計算機網絡管理實驗教學中的幾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