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項目管理論文
本文作者:張德才 單位:皋蘭縣水務局
項目建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縱觀兩年來皋蘭縣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由于項目分類多,涉及點多面廣,建設方案采用典型設計,但是典型設計不能全面反映所有分項工程的實際情況,特別是泵站和塘壩部分,地形和地質條件千差萬別,沒有具體的施工圖,增加了施工難度。盡管為了實施好該項目,縣水務局成立了項目部,但受縣區技術人員少,項目多,每個項目實施期限短等原因,個別項目部工作人員仍由水務局干部兼職。項目辦工作人員多項工作集于一身,所以好多工作交叉進行,導致人少活多。加之,各類項目建設管理程序逐步規范,且項目要求工期緊張,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非常大。
雖然皋蘭縣對重點縣項目各標段施工單位的選擇,都嚴格進行了公開、公平、公正的招投標過程。但在實施中我們發現,各標段技術能力參差不齊,尤其表現在個別標段項目部參與建設的水利工程經驗不多,技術力量參差不齊,對水利工程建設的施工方法、質量評定、報建程序執行得不夠規范。本項目除塘壩建設屬新建項目外,其他項目全部為改建工程。因此,除氣候因素外,在施工期內還要受灌溉期影響,致使工程的有效期非常短,使得施工單位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投入大量的人力及設備,工地全面鋪開,導致施工管理和建設管理工作難度加大。重點縣項目3年共需受益區群眾自籌100萬元,自籌資金數額特別大。雖然我們通過宣傳和培訓學習等形式,加強了重點縣項目的有關政策和各種信息的宣傳力度,把精神傳達到每一位受益群眾,營造群眾氛圍,組織和引導農民參與工程籌資、投勞,但是全縣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317元,加之其他小型水利工程項目的自籌,實施時間較集中等原因,導致3年時間要完成群眾自籌100萬元難度非常大,項目區部分村社投工投勞不平衡。
項目建設采取的主要措施
為了確保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建設的順利實施,縣上適時成立了以政府副縣長為組長,財政、水利、相關鄉鎮及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下設由管理、技術、財務、協調、宣傳等人員組成的重點縣項目部。具體負責項目區域選擇、方案審查、監督檢查、績效考核和驗收等工作。制定了《皋蘭縣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嚴格執行國家及水利行業的有關法規和技術標準,按照已批復的建設方案組織實施。在整個重點縣項目實施過程中,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四制,做到了程序規范,工序標準,資料齊全,質量保證。使重點縣項目在嚴格的制度和規范的程序下進行,確保了項目按進度保質保量的完成。
針對全縣重點縣項目分類多(末級渠系襯砌、高效節水灌溉、小型提灌改建和塘壩建設),涉及面廣,施工有效期短(受冬季、雨季、灌溉期的影響)等的特點。為每一類建設項目配備了建設單位的現場代表進行管理。對用量大、嚴重影響工程質量的“三材”和關鍵工序,由項目部安排2名工程師專職負責,以確保工程質量。在建設期實行動態管理,在建設內容不變的原則下,項目區的村社、鄉鎮、灌區以及各標段之間實行動態管理。重點縣項目的建設,涉及到各個單位和部門,我們形成了以項目部為核心,承包單位為主體,各參建協調單位為支撐的項目實施體系,按照各自的分工職責,制定出科學、高效、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協調、施工等方案。建立快速高效的信息聯絡機制,形成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利用部門聯系會議、監理例會和現場會的形式,通報各單位和各標段的進度和存在的問題,集中解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報紙、電視、標語、標牌、宣傳單和培訓學習等形式,加強重點縣項目的有關政策和各種信息的宣傳力度,把精神傳達到每一位參建人員,甚至每一位受益群眾,營造群眾氛圍。組織和引導農民參與工程籌資、投勞、建設、運行和管護全過程,使農民真正成為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和受益的主體。根據國家有關部委和省廳有關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補助專項資金管理的文件精神要求,建立健全資金監管體系,加強小農水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監督檢查,確保專款專用。一是建立資金專戶;二是嚴格按照項目批復款項按進度支付;三是嚴格按照工程款支付和審批程序結算;四是對于項目批復中群眾投勞折資部分,按照標段、分鄉鎮村進行核算落實,確保到位。完工后進行工程造價審計和財務審計,做到了程序規范,賬目清楚,支付合理。按照“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制定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護運行機制,形成了由縣級水行政部門為監督,所屬灌區管理單位和鄉鎮為指導,鄉鎮水管站、農民用水戶協會和村級水管隊為管護主體的管理體系。對已完工的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及時移交,達到運行規范,責任主體明確,制度健全,機制完善,工程效益得到充分發揮。
建議
編制項目實施方案,必須進行詳細的現場勘查,掌握現場第一手資料,做到科學編制項目實施方案。盡管編制時間很緊迫,但仍要把握好以下幾點:一是要堅持“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的原則;二是要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和“建一片,成一片,發揮效益一片”的原則;三是要把握先易后難和以點帶面的原則;四是要科學設計,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同時,合理分配年度任務,避免資金浪費現象。為了真正體現領導重視,在成立項目部的基礎上,有必要做到“三專”才能做好項目的管理,即專門的辦公場所,專用的工作設備,專職的工作人員,要把每一項責任都落到實處,堅決避免工作人員兼任現象。
作為建設管理工作,關鍵在于計劃安排,要切實抓好施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要科學組織,分工合理,責任到位,獎罰分明,制定項目整體和年度實施方案。要采取兩手抓的策略,一手抓招投標工作,保障招投標工作按期完成;一手抓項目實施前期的任務分解、宣傳、協調等工作,及時召集有關鄉鎮村和各灌區及管護單位參加的動員協調會議。為項目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特別是要及時做好項目區群眾的投勞折資工作,保障項目順利實施。在繼續加強招投標工作的同時,編制科學規范的招投標文件,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嚴格把關,依法精挑細選,真正讓信譽好,施工能力強的施工隊伍參與項目建設。重點縣項目部要及時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尤其是要制定針對工程建設質量、進度、安全生產等方面的獎罰措施,建立應有的激勵機制,并切實執行好、運行好。比如,在搶抓工程進度的同時,特別注重工程質量的問題,堅決做到讓優秀的施工單位得到獎勵,實施差的單位就受到處罰,堅決避免有制度不執行的情況或者不能一視同仁的情況發生,堅決克服施工單位私自變更設計、自作主張、隱瞞安全隱患問題等。項目部要突出抓好項目監理管理工作,首先是要根據項目建設需要,監督監理公司安排足量且富有經驗的監理人員進駐現場;其次要建立與監理公司的溝通機制,及時反饋監理部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和監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三是要求監理部切實履行監理工作職責,落實監理旁站制,堅決避免監理人員工作乏力或缺位的現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