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旅游管理
休閑觀光農業是以三農為背景,為滿足城鄉居民休閑和消費的需要,利用農業景觀資源,農業生態環境、農事生產活動、鄉村民俗風情及鄉村文化等條件,提供觀賞、種植、采摘、垂釣、游樂、餐飲、度假、教育等體驗性的休閑活動。從目前全國的發展形勢來看,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以呈良好態勢。休閑觀光農業的經營地點可在農村也可在都市,最大的特點是重在體驗農事,休閑觀光農業是可以提供休憩和體驗農村生活樂趣的平臺,對于經濟發展和歷史傳承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石家莊市發展休閑觀光農業的現實意義
1.是發展農村經濟工作的需要。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是當地實現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可以對當地經濟起到明顯的帶動作用。農村經濟工作是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戰略任務,休閑觀光農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手段,受到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在2010年制定的《石家莊市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指導意見》中指出,要按照城鄉互動、產業融合的要求建設休閑觀光農業,規劃建設一批集度假、餐飲、觀賞、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特色休閑農莊,融現代農業、鄉土風情、娛樂休閑、文化教育和農事體驗為一體,實現農業與旅游業的緊密結合。
2.是滿足市民多層次需求的需要。石家莊的常住人口加上大量的流動人口,構成了石家莊休閑觀光農業的消費群體。每個群體都有各自的體驗需求。第一,中小學生成長教育的需要。觀光農業具有教育實踐的作用,園區借助夏令營、春游和中華傳統節日的契機,為中小學生提供形式多樣的農業生產服務,使其得到切身體驗。第二,地道的城市人群體驗“農家樂”的樂趣。休閑觀光農業為長期居住在城市、沒有參加過農業勞作的人們提供參與農業勞動的機會和空間,向其傳授相關農業知識,通過親身體驗農業勞作得到樂趣。第三,滿足后來搬到城里的人們的懷舊情懷。很多石家莊人出生于農村、在農村長大,后來搬到城市生活,他們對農村、農民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希望有機會回到闊別已久的農村重新體驗生活,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對農村有所了解。第四,向往大自然的“銀發族”。針對銀發老人渴望心靈安寧,體驗春耕秋收的特點,休閑觀光農業面向高齡化人群通過土地劃片租種,為其提供適當的耕種的場地。第五,滿足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根據城市特殊人群的需要開設一些對于他們有意思的項目,例如,針對正在熱戀的年輕人為他們開辟種植“愛情樹”場地;針對準婚族開辦見證“同甘苦”的場所;針對已婚人士為他們準備“結婚紀念”的各種活動;針對喜愛運動的中青年群體開辟狩獵場、捕魚場等;針對下崗工人為其提供承包經營的土地等。
3.是傳承石家莊歷史文化的需要。石家莊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它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傳承、民族古老生命記憶的延續、民間鮮活人性的傳遞、民族文化的根脈等方面,昭示著石家莊大都市背后所擁有和依托的博大而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最近幾年,石家莊正大力推進休閑農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文化產業為休閑觀光農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支撐,休閑觀光農業的健康發展也對促進石家莊農耕文化和民間文化的傳承和延續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石家莊市發展休閑觀光農業的可行性分析
石家莊市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據統計,2010年,石家莊農村從業人員達到368.5萬,其中從事農業124.3萬。石家莊院校云集,每年可以為省會提供大量的技術研發和管理人才。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石家莊市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29萬人,占全市總人口12.71%,強大的人力資源優勢,使得石家莊發展休閑農業動力十足。與此同時,作為農業大市的石家莊,農業景觀資源豐富,科研育種水平、農業信息化水平、設施農業等處于全國領先的地位。另外,石家莊市政府為農業旅游市場和農業技術市場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這些,對促進休閑觀光農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都是有幫助的。具體地說:
1.優越的自然資源是基礎。豐富的農業資源和旅游資源基礎是休閑觀光農業多元化開發的重要前提。石家莊市具備開發觀光休閑農業的良好資源基礎條件:石家莊地跨太行山地和華北平原,自西向東依次呈現出山區、丘陵、盆地、平原的地貌特征,為觀光休閑提供了良好的資源基礎,而且石家莊具有豐富的耕地資源,截至2010年底,石家莊有耕地579035公頃,為體驗農事的休閑者提供了充足的耕地。其次,石家莊市區周邊旅游資源豐富,其中僅4A級旅游景區就有15處。這些景區類型組合較好,為觀光休閑農業成功開發創造了條件。石家莊市政府可將本市的觀光休閑農業開發劃分為4個圈層和8個重點旅游區:4個圈層是指主城區周邊觀光休閑農業帶、東部平原觀光休閑農業帶、中部丘陵觀光休閑農業帶和西部山區觀光休閑農業帶。8個重點旅游區是指市區周邊、平山周邊、趙州橋周邊、梨園周邊、嶂石巖周邊、五岳寨—橫山湖周邊、蒼巖山周邊和抱犢寨周邊旅游區。
2.悠久的歷史文化是積淀。石家莊文化瑰寶異彩紛呈:既有聞名世界的趙州橋、千年古剎隆興寺、革命圣地西柏坡等文化遺產,又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例如以藁城耿村故事為代表的民間口頭文學、以石家莊絲弦為代表的傳統戲劇、以井陘拉花為代表的民間舞蹈、以常山戰鼓為代表的民間音樂、以趙縣范莊龍牌會為代表的民俗文化等。豐厚的文化積淀,為休閑觀光農業的創新提供了優良土壤。休閑觀光農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創新,在此本文稱之為“創意休閑觀光農業”。創意休閑觀光農業,可以有效地克服以往休閑觀光農業的采摘形式單一、游客滯留時間短和消費力弱等問題,為休閑觀光農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創意休閑觀光農業借助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休閑娛樂活動,提供不拘一格的服務內容,提升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水平。例如,利用休閑農業場地實現演出的常態化,著重突出演出主題差異化和內容特色化,不僅能夠將無極的剪紙和正定的常山戰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效傳承,而且能夠提高休閑觀光農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另外,歷史文化名城可以重點發展古鎮建筑游。石家莊具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正定和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趙縣,可以利用這些發展優勢,針對不同地區的不同特色開展古鎮休閑觀光類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