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音樂
一、實驗的指導思想理論與實踐意義
實驗以鄧小平同志“從娃娃抓起”的戰略構想和國務院關于“重視學前教育”的重要決定為指導,貫徹落實新頒布的《幼兒教育綱要(試行)》內容與要求: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以轉變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為先導,以育人為根本,以教育方法改革為途徑,全面深人推動素質教育為目的,面向全體兒童的思想品德、非智力因素、藝術審美等素質,促進兒童德、智、體、美全面協調發展。
二、問題的提出
音樂欣賞能力是在音樂欣賞活動中產生,是多種音樂體驗的綜合貫通,是保證音樂欣賞活動順利進行并取得成就的心理特征。我參考南師大和南師大附幼張蔚和薛薔華二位老師的《“活動類型對幼兒堅持性行為的影響”研究詳綱》,試圖對兩類作品內容是否影響)L童音樂欣賞能力進行實驗,以提供更為具體的材料,獲得較確切的結果。
我主要對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討:(l)作品類型對兒童音樂欣賞能力是否有影響?(2)在各類音樂作品中,大、中、小班兒童音樂欣賞能力是否有差異?(3)在各類活動中是否都存在音樂欣賞能力的性別差異?
三、實驗方法及步驟
1.確定被試:在本幼兒園定時抽出大、中、小班兒童各10名,共30名兒童為實驗對象。
2.實驗的準備:事先了解每個被試的興趣。根據這種興趣,可提供較好的音響設備,以便在實驗中找到自己的最感興趣。
3.操作定義:(1)兒童音樂欣賞水平以欣賞作品的全部時間為水平指標。并按測定平均時間的相對長短將兒童音樂欣賞能力(不指當時的發展水平)分為好、中、差三類。(2)聲樂作品欣賞,則由教師提供,對智力要求較低檔,要求兒童說出歌曲名稱和歌曲內容,并能按歌曲內容進行動作表演。(3)器樂作品欣賞,則由教師提供,對智力要求較高,要求兒童說出樂曲的樂段、節奏、速度、音樂性質,并能按規定的節奏型進行舞蹈表演或樂器演奏。
4.實驗方法: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聲樂作品和器樂作品分別進行的。(1)采用個別交談方式;(2)采用集體活動方式(問題引發、作品表演)。能力強者占多數或一半或少數,實驗者記錄欣賞情況。
5.實驗指導語:(l)聲樂作品指導語:“今天讓小朋友聽一首歌曲,聽一聽,歌曲里的小青蛙有哪些本領,小朋友要做個什么樣的孩子?”大、中、小班分別進行。(2)器樂作品指導語:“今天讓小朋友聽一首樂器演奏的樂曲,聽一聽,這首樂曲的樂段、節奏、速度是怎樣的?是活潑歡快呢,還是優美安靜?”大、中、小班分別進行。
四、結果和分析
1.兒童音樂欣賞能力在兩類作品中的情況
從統計結果中可以看出,聲樂作品和器樂作品在兒童音樂欣賞活動中存在著差異。學前心理學指出,音樂作品的感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引導著主體的意識活動,聲樂作品對兒童來講容易理解,兒童的心理能得到滿足感,相對欣賞時間長些。器樂作品對兒童來講有一定的難度,理解有困難,相對欣賞時間短些。
2.聲樂作品在大、中、小班兒童中欣賞能力的情況上表說明,在聲樂作品中,大、中、小班兒童音樂欣賞水平沒有顯著差異。
3.器樂作品在大、中、小班兒童中欣賞能力的情況統計結果表明,器樂作品在大、中、小班兒童音樂欣賞中有顯著差異。幼兒心理學指出:人的心理的個體發展受某種條件影響,在不同的教材、教法的影響下,兒童在年齡上有顯著差異。學前心理學還指出:兒童的能力在形成過程中表現出個別差異。從觀察中發現,同一類音樂作品中,有的兒童曲調感(區分聲音旋律和表現情緒色彩的能力)強,有的則是節奏感(感受和再現音樂節秦能力)強,有的兒童理解能力差,對音樂作品的內容不能很快理解,有的兒童動手能力強,表達準確,這些都說明了兒童在能力發展方面的個別差異性。
4.男女兒童在兩類作品活動中音樂欣賞能力情況統計結果說明,在聲樂作品欣賞活動中,性別差異不顯著;在器樂作品欣賞活動中,卻存在著性別上的顯著差異。從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女孩子在音樂欣賞活動中要比男孩子強。五、結論與建議通過對“作品類型影響學前兒童音樂欣賞能力的實驗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聲樂作品和器樂作品在兒童音樂欣賞活動中存在著顯著差異
第二,聲樂作品欣賞活動中,大、中、小班兒童在能力上沒有顯著差異。
第三,器樂作品欣賞活動中,大、中、小班兒童在能力上存在著顯著差異。
第四.在聲樂作品欣賞活動中性別差異不顯著;但在器樂作品欣賞活動中,存在著性別上的顯著差異。鑒于上述結論,我認為在兒童音樂欣賞教‘育活動中,要切合兒童生理、心理發展水平的實際情況‘對九琶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要進行針對性地教育。
(一)音樂欣賞作為個性特征的能力,特別是在有計劃、有目的幼兒園音樂欣賞教育影響下,還將獲得進一步發展。因此,從兒童培養開始,就需要我們引導、培養兒童有良好的音樂欣賞能力。在不同類型的作品欣賞中。還要住意器樂作品的時間和難度。教師可在兒童欣賞活動中,設法激發兒童欣賞活動的積極性,讓他們保持偷快的情緒以促使他們的音樂欣賞能力逐步得到發展。在作品的難度上,必須注意作品的內容應該是適合兒童的接受能力和本年齡班教學目標要求的作品,即有助于發展兒童音樂領會力的作品。
(二)教師要有的放矢,做好各種年齡班作品的選擇工作,有意識地注意對兒童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如:同樣的作品內容,對大班兒童的要求要高于中、小班;另外,大班兒童要進人小學學習,教師可以多增加些智力較高、難度較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