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藝術理論
《藝術美之謎》(徐書城著)與《服飾藝術與美》(張雪揚著),屬于王朝聞同志主編的“藝術美叢書”,己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藝術美在哪里?這是古今中外爭論不休的一個謎。徐書城的《藝術頭之謎》立足于審美實踐,把中國傳統的美學思想與西方美學思想加以比較,闡述了許多獨具特色的見解。首先,作者從哲學的角度探討了作為人類的一種精神活動的藝術現象,重新闡釋了“藝術是現實的反映”的命題的正確涵義,指出藝術的“反映”是同科學的認識活動有別的,“認識本質”不應是藝術活動的最終目的。
循此,又進一步分析了被稱為“形象思維”的藝術創作活動。作者認為,“形象思維”(藝術創作)和“邏輯思維”(科學研究)是有密切聯系的,但這不等于說形象思維之中摻有邏輯思維的因素、邏輯思維只能在形象思維的“外部”間接地約制它和控制它。這樣,作者認為形象思維(藝術活動)的“內容”應是一種“審關情感氣但它不能離開邏輯思維的堅實“底座”。
這就為合理地解釋藝術創作中的“潛意識”的存在提供了充分的條件。在人們的藝術創作活動中,理性的思維(邏輯思維)可以成為一種“潛意識”而對藝術創作進行有效的“遙控”,同時又合理地解釋了“世界觀”與“創作方法”的矛盾統一的美學關系。
在最后一章中,作者從歷史唯物主義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討了藝術活動與現實生活的關系,強調了唯物主義反映論對美學研究的指導作用,合理地指出藝術的“社會功能”間題應是“能功”地反映生活的主要核心。“功能”間題理應是藝術美學探討中的一個舉足輕重的關鍵問題。這部著作的一個最大特色是務去陳言,提出了一些過去常為人忽視的問題。雖然作者自謙地認為并未能解決什么間題,但對藝術關的本質提出了不少發人深思的解釋。
張雪揚的《服飾藝術與美》,是一本具有開創性的著作。正如作者在此書第一章開頭所說:“我們的藝術理論和美學研究似乎有種不成文的定見—從不把服飾劃入藝術研究的范圍,更談不到把它作為藝術學科來加以認真對待。”由于這個原因,多年來除了對中國服飾史的研究取得了卓越成就外,其余大多處于介紹制作技術或套用一般美術理論來普及服飾選用常識的層次上。
《服飾藝術與美》突破了這一水平,作者首先著眼于服飾藝術的本質屬性,通過和其它藝術門類的比較,既論證了服飾具有的藝術的一般屬性,又分析了服飾不同于其它藝術門類的特殊屬性,從而得出了“服飾是借助物質手段直接美化人自身的藝術”這一不能被其它藝術門類取代的本質特征。
作者還特別著重論及了服飾藝術在當代的地位,根據當前日常生活全面藝術化的發展趨勢,指出了“在由人創造的諸種藝術因素構成的整體中,人本身的存在是最重要的、最富變化的一個因素”,因而“美化人自身的服飾藝術必然會越來越占據重要地位”。作者在服飾藝術原理的闡述上,通過對人體、裝飾、整體、變化、實用、觀賞等六大范疇間關系的分析,構成了自己的服飾理論框架。
但作者并沒有停留在抽象的論述上,書中關于服飾的款式與情趣、各有所好與各有所宜、了解自己和設計自己的論述,使理論與實際生活貼近起來,并對其它藝術門類的理論研究也有啟發意義。